东风“和文化”的新内涵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企业,东风
  • 发布时间:2015-09-17 11:56

  运筹帷幄不是喊口号、搞论坛、出风头。承认差距,脚踏实地地学习、追赶,就是耐住寂寞。

  对于离开吉林省省委副书记的岗位转战东风,东风汽车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竺延风感慨:这两天在国资委开会,重新回到一个企业的身份,我有一种归队的感觉,尤其到东风,我更有一个汽车人的归队感。

  竺延风说,作为一个汽车人,我来到东风,没有陌生感。但是依然抱着一种重新学习的心态,了解和融入东风。

  “东风的企业文化让我印象深刻。”竺延风真诚地说,“我特别欣赏东风的‘和文化’,‘和文化’体现的不但是企业内部要和谐,要团结,对所有合作方也要坦诚地交流与学习。”竺延风对笔者说,“不过我想如果再加一个‘合’字,合作的‘合’,这个文化会更有生命力。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对‘和合二仙’,第一个‘和’是和平的和,第二个‘合’是合作的合。‘和合二仙’给人一种畅悦的感觉,大家看了以后会很开心、会笑。实际上,我们成功的实践,就是‘和’与‘合’。不仅内部要目标统一协同配合,对外也要加强与全球强手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方相互理解与沟通。把东风‘和文化’提升到新高度。”

  东风一直提出要打造一个“百年东风”战略目标,这是一个重要理念,有一个既定目标,立足长远,埋头苦干,全世界任何一个成功品牌都是经过百年坚实锤炼树立起来的。

  2003年,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自主品牌成为香饽饽。在一片浮躁中,一汽掌门人竺延风冷静提出: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品牌“要耐住寂寞20年。”这一思考受到一些思想僵化的人的冷嘲热讽。时隔12年,竺延风对他的提法给出了解释。他说,当时,中国轿车与国际水平的轿车相差了六代,一代研发需要3年,就是18年;此外还要作出一个可行的规划和人才的培训与储备,这都需要走一段艰苦的,漫长的路。运筹帷幄不是喊口号、搞论坛、出风头。承认差距,脚踏实地地学习、追赶,就是耐住寂寞。另外,“当时我强调集团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形成效益规模,零部件才能同步开发,一起降低成本。”

  竺延风说,当前摆在东风面前的有三大任务:新能源车、自主品牌、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汽车业的应用。就说自主品牌,和十多年前相比,与国际差距大大缩短。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背靠中国2000多万的市场,“中国市场是我们的分母,是我摊销成本的基础,包括合资品牌也为东风摊销成本。你打进来同台竞争,我也打到国外去。”

  轴距在2.5米到2.8米之间的国产车,性价比肯定比国外的车好。现在是如何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认知度,竞争力还有改进的空间。现在消费者买一辆10万元的国产车,性价比也是合算的。但是存在一个信心的问题,质量如何?可靠性怎么样?服务怎么样?这些都是品质力、信任度的问题。另外就是打造品牌,东风的“风神”来自希腊神话,原文和中文翻译都很贴切,非常利于国内和国际传播。

  现在的问题是品牌力不够,如何提升?正如李瑞环同志当年说的,“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才能改变落后;要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东风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如何做好“四个W”,即:我是谁?我的用户在哪里?我为用户做了什么?我还能为我的用户做什么?

  李安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