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缸刚好——浅谈V6发动机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发动机,6缸,马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7 13:09
“4缸太少,8缸太多,6缸正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真理,尤其在如今小排量发动机流行的时代,6缸或许真的是未来代表性能和平衡的终极答案。
汽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发动机技术发展出五花八门的流派。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从8缸、12缸流行的上世纪初,还是发动机小型化后诞生众多4缸名机的现在,6缸发动机永远都是各个时代中永不失色的主流之一。
为什么是6缸
当然,如果需要更多的马力,8缸和12缸是更好的方案,但我们先不纳入讨论。
为什么在任何时代,6缸都会成为流行的发动机形式呢?
先把复杂的物理公式和力学模型放一边,通俗地讲缸数的话,发动机缸数越多,曲轴在同样转数中参与做功的汽缸就越多,如果从曲轴向平面来看,曲柄臂外端,也就是主轴颈,就会以曲轴中心为圆心作圆周运动。6缸发动机正好把这个平面投影分成两个重合的“Y”字,曲柄之间正好相差120°,而4缸发动机的投影,则是一个穿过曲轴中心的“I”字。这就是为什么6缸发动机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两个概念:一阶震动,震动源的震动频率和发动机的输出转速一致;二阶震动,震动源的震动频率是发动机输出转速的两倍。这两种震动都是发动机振动、工作不完全平顺的原因所在。前者可以靠力学平衡抵消(此处不展开了),而怎么抵消后者才是大学问。
我们先看4缸发动机的投影,“I”字夹角180°,正好是一圈的一半,一级振动可以通过相反方向工作的两组活塞抵消,但二级振动却是破坏其平顺性的不起眼元凶:像强调低转扭力的4缸发动机,势必会用更长行程的汽缸,不可避免地增加连杆和活塞的强度,进而增加重量,随着转速的提升,排量的增大进而带动活塞质量的上升,几何级提升的二阶震动会导致这个二阶震动更加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超过3L的直列4缸的发动机的原因。
当然,直列4缸发动机几乎都配备了双平衡轴,用来制造震动而消除震动(和钟表业的陀飞轮相似),但这两条轴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再精密的加工也不可能完全抵消二级振动。那我们看看,少一个汽缸呢?对3缸,也就是6缸的一半,也能出现“Y”投影,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怎么转,三个曲柄臂都没有产生侧向的一、二阶震动,因为三角形的稳定特性三者互相抵消了。当然,对大多数车辆来说,3缸的动力是不够的,换成直列6缸发动机能内部抵消端到端的震动,这就是为什么,直列6缸是完全的震动内部平衡,特别平顺,而且这是完全的自我平衡,无需不可靠的平衡轴。从多缸汽车被发明以来,几乎直列6缸都是伴随汽车历史走到今天的。
是V是直?
6缸发动机的好处已经很明显了,那到底是V形布置还是直列布置更好呢?
留心如今的车市,只要是6缸发动机,几乎清一色V6出品,只有一个把6缸玩得出神入化的“直6巨匠”宝马在坚持直列6缸结构。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我们不妨看看两种结构的优劣性。直6发动机机体较高,而且较长,不易进行布置,在车头会提高风阻。而V6发动机虽然较宽,占的体积也较大,但胜在重心低,长度小,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尤其是现在提倡平台灵活共用的年代,一台发动机要是能多塞进几个型号的车中,是件很值得厂商高兴的事。
由于直列6缸长度远远大于V6,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轴的长度也增加了,所以强度上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V6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轴的强度更好实现,更容易提高转速。
在震动表现方面,V6发动机与垂直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在产生振动时水平方向的分力可以相互抵消,向下的因为是分力,这要比直6向下产生的力小得多。所以,V6在平衡发动机带来的振动方面要比直6具有先天的优势。振动的减小同样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转速,增大功率。
6缸将成潮流
毫无疑问,现在的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技术的日益完善,6缸发动机已经有了替代8缸甚至V12发动机的本钱。而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介入后,就算有再多的动力需求,一般民用汽车使用“6缸混动”也将成为大多数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型的答案。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赛车场,这个民用汽车技术的试验场。
从2014赛季开始,F1全面采用“1.6L涡轮增压发动机+ERS能量回收系统”的动力单元。F1的发动机经过十多年的演化,从V12开始一路降到如今的V6。虽然这些采用V6结构的1.6L“外星发动机”短期内对民用发动机研发没什么参考意义,但发动机小型化涡轮化的潮流还是不可逆转的。而尽管圈速相比V8时代下降了,这些发动机的输出其实并不比过去差太多,假以时日这些备受吐槽的V6机器必将再度带动F1的科技发展。
另一片终极赛车国度——原型车耐力赛场,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霸主奥迪已经用“V6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的方案连续夺得了三届全场冠军(2012至2014年),而算上2011年采用常规柴油动力的V6发动机夺冠,奥迪R18赛车的3.7LV6发动机已经四次称霸世界了,而且击败的是采用V8发动机的对手(今年被采用2.0L直列4缸+强混合动力系统的保时捷打败)。而今年表现不佳的日产车队,也是采用了与其旗舰跑车GT-R一样的V6涡轮增压发动机方案,当然,也配备了混合动力。
在混合动力的帮助下,F1和LMP1这两种地球上最快的速度机器都采用了V6发动机,这多少预示着V6在未来的高性能领域将逐渐取代V8甚至V12的可能。
或许宝马已经有所察觉了,上一代使用V8的M3,在性能更强悍的新一代中也用回了直6。对,不是V6,但连直6都能比上代V8强,这不就增加了更多的想象的可能性吗?
宝马的6缸情结
几乎在所有方面,V6发动机都是要胜过直6发动机的,这种由于结构优势导致的差异非常明显,有些甚至靠其他技术都是无法弥补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宝马还要一直采用直6发动机呢?难道是宝马没有能力做出好的V6发动机?这显然说不过去,要知道宝马在V8、V12、甚至M系列的V8、V10上都做得很出色,这足以证明宝马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出很棒的V6发动机,甚至是全球最好的V6发动机。
德国人讲究传统,而宝马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家族性很强的品牌,更是强调传统的延续。宝马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发动机只能是最先进的车企”,因此它不遗余力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其直6发动机的性能:如镁铝合金汽缸盖、汽缸体,电子气门技术,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等等。可以说,宝马的直6已经匹配得很完美了,堪称全世界最完美的直6发动机,连宝马的公路摩托也出了直6概念版。
其它厂家大量推出的V6,仍然不能与宝马的直6相抗衡,直到现在,也依然罕见能与宝马的直6匹敌的V6发动机。明明可以做出更牛的V6机器,但宝马对直6发动机就是不舍得放弃,这就是他们骨子里的骄傲,因此哪怕开发更多技术去减少直6结构的先天不足,宝马也会继续坚持。
撰文>飘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