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缘灭——法拉利V6发动机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法拉利,发动机
  • 发布时间:2015-09-17 15:15

  今天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使用一套非常复杂的混能动力单元,其中传统的内燃机规定使用1.6升的V6发动机,加配涡轮增压系统。

  对于参战一级方程式历史最悠久的法拉利车队,V6发动机本来就是一段起起伏伏的曲折故事,这里且让我们重温这段前后长达30年的传奇。

  如果你是资深的法拉利车迷,应该知道恩佐·法拉利从1947年推出第一台正式以自己姓氏作为品牌名的125S跑车开始,V型12汽缸发动机一直被视为车厂的正宗嫡传,而法拉利也是少数由创办第一天起就从未中止过产制V12发动机的车厂,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有配备V12发动机的法拉利,才算是最正式的法拉利。

  如果你是新晋的法拉利支持者,应该熟悉法拉利近期的名作,如F50、ENZO乃至最新的F12和LaFerrari等旗舰。它们虽然配置了不同的V12发动机,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发动机的V型夹角都是65度。这在汽车界中可说相当罕见,而其实65度的V型发动机,对法拉利来说是一个令人无限追忆的故事。

  65度V6的诞生

  法拉利建立之初的发动机设计师是和恩佐在阿尔法·罗密欧时代就已合作的Gioacchino Colombo,他设计的V12发动机采用传统的60度夹角,而自166开始,V12发动机都使用短冲程的58.8mm(包括著名的250GTO),因此凡是这种设计的发动机,又名为Colombo发动机。Colombo的继任人是Aurelio Lampredi,他把Colombo V12发动机加以改良,同时又开发了一系列法拉利史上唯一曾服役的直列4汽缸发动机,全数用于赛车。

  1955年意大利著名车手Alberto Ascari在蒙扎赛道意外毙命,直接导致了蓝旗亚车厂退出赛车运动,蓝旗亚把其D50赛车及其设计师Vittorio Jano一并转让予法拉利,令法拉利得到第一台V8发动机,而Jano的加盟,更令法拉利进入一个新纪元。

  当时法拉利赛车使用Lampredi 4汽缸发动机的发展已接近极限,恩佐开始考虑下一步怎样走,他虽然对V8比较有兴趣,却不想沿用蓝旗亚的设计,当Vittorio Jano来到摩德纳,他开始和恩佐的儿子Dino讨论应该发展哪种发动机——是V6、V8还是V12?

  法拉利内部其实已有使用120度夹角的V6设计技术,而Dino尤其力主发展V6,因为V6在动力、重量和体积上的配搭恰到好处,而且在容积上具有更多弹性,使用法拉利一贯口径大于冲程的汽缸设计,只要增长冲程,便可以有1.5升提供给F2,也可以开发2.5升作为一级方程式的动力。V6设计更可用于原型赛车或GT,造价也低于V8或V12。

  Dino因此说服了恩佐,开始一项名为Type 134的计划,设计一台1.5升的V6,可是Dino未几便因病未能亲自参与工作,Jano遂负责全部任务,并每天和病床上的Dino沟通。可惜设计还未完成,Dino在1956年6月30日逝世。11月,Type 134的F2发动机在机房启动,恩佐决定把这台发动机命名为Dino。其后陆续开发了不同容积的V6,而配备Dino的F1和F2法拉利赛车也开始投入作战。由于这种发动机采用独特的65度夹角,和原有的120度设计有异,所以虽然法拉利曾经有多款V6发动机,但一般来说只有使用65度的才可称为Dino发动机,而除了V6,日后法拉利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65度夹角的V12,也就是今天LaFerrari的根源。

  V6的其它发展

  除了Vittorio Jano全力打造的65度的V6,法拉利在上世纪60年代也同时尝试传统的60度和广角型的120度V6发动机,比较著名的是1961年的156F1赛车。源自使用Dino V6的156F2,但换上由Carlo Chiti设计的Type 178发动机,采用120度夹角的1.5V6,主要是由于120度夹角令发动机运转更稳定,而且也有更低的重心。而156F1不负所托,在1961年协助Phil Hill夺得世界冠军。Type 178发动机沿用至1964年,可惜的是,156F1竟然一台也没有被保留,是少数没有留传的法拉利世界冠军赛车,原因众说纷纭,总之今天所能见到的156F1,皆属后来的仿制品。

  直到80年代初一级方程式再度改制,引进1.5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法拉利在1981年推出126CK,发动机编号021,也是车厂第一次设计这种规格的动力系统。这款发动机继续采用120度的夹角,但由于使用了大型的双涡轮增压(每排汽缸一个),功率暴升至500hp以上,此后以021为基础不断改良,功率亦逐年递增,到1986年达到850hp,更惊人的是于排位赛用的发动机提升到疯狂的1200hp。

  1988年新例把赛车可携带的燃油减至150升,发动机也因此重新设计。新的033改用90度夹角V6,功率也调低以减低耗油量。到1988年是最后一年的V6 Turbo制式,法拉利只能胜出一站,也宣告三十多年来断断续续在赛车和量产车上生产的V6发动机年代结束,此后十多年,再没有法拉利V6发动机面世。

  直到2014年正是风水轮流转,一级方程式再度采用V6 Turbo的规格(虽然还加入了混能),这次的容积规定是1.6升,法拉利也顺应设计出新发动机,V6再度成为赛车的主角,时光易转间,唤起我们重新面对这个近半世纪的风云故事。

  量产民用V6跑车Dino 206/246GT

  60年代初开始,Dino V6发动机在法拉利赛车的多条战线服役,中置发动机布局大行其道,但在民用车方面,仍然只有前置V12发动机的车型,如250、275、365等,都是以少量生产并交由独立车身制造厂负责外壳,宾尼法瑞纳是其中一间,它可说是法拉利的长期合作单位。到1965年,宾尼法瑞纳提出并说服法拉利,使用原型赛车Dino 206P的底盘去开发一款概念车,研究中置发动机民用跑车的可行性,法拉利于是提供了一台206P的车架予宾尼法瑞纳。由于该车属赛车身份,因此按法拉利传统的赛车专用偶数底盘号码0840,而宾尼法瑞纳则设计出一个充满曲线美的外形,以Dino Pininfarina Berlinetta Speciale的名称作为概念车于1965年巴黎车展展出,由于底盘和机械都来自206P,所以此概念车也和赛车一样采用右驾设计(当时赛车使用右驾,主要为方便在勒芒进站时,车手可以在靠近车库的一面换人)。而在法拉利的要求下,这款车挂上的既非法拉利的跃马厂徽,也没有用宾尼法瑞纳的字样,而是用一个新的标志Dino,源自恩佐已故长子Dino的手写字样。

  另一方面,恩佐于同年和菲亚特签署了协议,向菲亚特提供Dino V6发动机,装配在菲亚特品牌的跑车上。恩佐同意这样做之目的,是为了配合赛车的新例,该例规定用在检定为F2赛车的V6发动机主体,必须在连续12个月内生产达到500台,并用于量产街车。这样苛刻的要求,对法拉利这样规模和产量的车厂来说,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恩佐唯有使出一招草船借箭,利用菲亚特的生产线来满足新例的要求,如此也开启了V6发动机量产的前奏。

  菲亚特接收的Dino V6发动机开发出Dino跑车,有硬顶和开篷两个版本。不过菲亚特Dino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传统布局,最初使用的是两升的Dino V6,其后于1969年和法拉利同步升级为2.4升,由于发动机用于量产车,功率也分别调低为158hp和178hp。

  其实在这时候,法拉利对推出Dino量产型跑车的计划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一台Dino Berlinetta GT原型车在1966年都灵车展公开面世,同年三台Dino 206S赛车出战勒芒。

  宾尼法瑞纳受到启发,向法拉利再要了一台206S的底盘,重新设计外形,成为另一款概念车Dino Berlinetta Prototype Competition,在196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车头同样有Dino的标志。

  对Dino GT外形的设计,宾尼法瑞纳观察了概念车展出的反应并吸收了330P的特征,造就出一个紧凑而又富曲线的车身。至于机械方面,应量产车不同于赛车的需要,法拉利把历来Dino赛车的设计作出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赛车发动机是纵置式连接变速箱,而Dino民用版本使用的是横置发动机和变速箱。1967年底的都灵车展上,已近乎量产的Dino 206GT原型车公开展出。

  经过一连串的原型车测试,法拉利在1968年终于推出量产的Dino 206GT,这款车对法拉利车厂有莫大的意义,其一是历来第一款使用V6发动机的法拉利街车,其二是第一款中置发动机的法拉利街车。时至今天,所有中置发动机的法拉利,基本设计都源自Dino 206GT。同时这款车在马拉内罗生产,是法拉利由个别手工产制车款向半工业化生产线的第一步。此外由于恩佐希望这款“小法拉利”完全有别于传统使用12汽缸的法拉利跑车,所以特别用一个新的品牌Dino,有自己的独立车身序号,令206GT成为一款没有法拉利跃马标志的法拉利。

  在推出之初,Dino 206GT的销售有点缓慢,外界对其没有法拉利的称号颇有疑虑,而且只有2.0V6的发动机,功率也远逊于V12的法拉利,因此206GT的产量开展比较迟缓,至1969年只有154台,全数属左驾,至1969年2月停产。车厂把动力升级为2.4升的Dino V6发动机,型号也改为246GT,直到1970年10月才有第一台原装右驾出厂并销往英国,并于1972年起,追加了可拆卸车顶的246GTS版本。而最后一台246GTS编号08518/E,在1974年6月销售到美国后,Dino V6宣布停产,也是至今为止最后一台量产的法拉利V6发动机跑车。

  根据纪录,使用V6发动机的法拉利Dino(包括206系列和246系列)共生产了4067台,是当时总销量最高的法拉利车厂产品。V6发动机的Dino跑车虽然在设计和操控上得到高度赞扬,但到80年代初,停产后带来高昂的维修费用令Dino的身价到达低点,甚至乏人问津。然而恩佐在1988年逝世后,所有经他在世时亲自钦定的法拉利车款车价都大幅飙升,而Dino基于独特性,特别是206GT产量稀少,价格亦同样上升,进入90年代,Dino已有足够年份加入经典车的行列,便成为收藏家的目标,现在要买一台状态良好的Dino,一点都不便宜了。

  天妒英才Dino Ferrari

  1932年1月19日恩佐·法拉利和妻子罗拉的第一个儿子出生,给起了Alfredo Ferrari的名字,这个孩子自幼便有个乳名Alfredino(简单称为Dino)。恩佐对这儿子期望甚殷,希望他长大后继承自己的汽车和赛车事业。不过,Dino似乎并没有成为赛车手的天分,却对汽车机械工程有浓厚的兴趣,这显示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工程师。恩佐给Dino最好的教育,Dino在摩德纳得到科学工程的学位后,被送往瑞士深造,并开始参与法拉利车辆的设计,并致力于全新65度夹角V6发动机的开发。可惜Dino并没有健康的身体,一直患有肌肉营养不良症,在1956年6月30日因肾衰竭逝世,年仅24岁。恩佐为Dino的早逝非常伤心,自始长时间只配戴黑色领带以示悼念。

  后来,由主任工程师Vittorio Jano研发的小容积V6发动机终告成功,首先配备在156F2赛车。恩佐把发动机命名为Dino作为纪念,当V6发动机进入量产车领域,恩佐更把全新车系称为Dino,品牌的徽号就源自Alfredo Ferrari手书Dino的签名样式。

  60年代的V6名驹

  60年代的法拉利车厂,可说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赛车场上大举出击,无论是一级方程式、原型车耐力赛、长途公路赛、GT赛事以至爬山赛都一一染指,因此法拉利亦按照不同比赛的规例,开发了各式各样的赛车。

  时值方程式赛车经历两大巨变,一是由前置发动机走向中置发动机,二是单体式车架取代钢管式车架,因此那的确是变化多端的年代。直到1965年,一级方程式规定使用1.5升容积的发动机,法拉利的Dino V6亦大行其道,由最后的前置发动机车型246F1到沿用多年的中置发动机型号156F1,都是1.5升V6制式。由于1966年起改制为3.0升,法拉利乃取V12弃V6,使V6暂时退出了F1的舞台。另一方面,60年代也是法拉利原型赛车和GT赛车的黄金时代,鼎鼎大名的250GTO和330P至今仍是最著名的法拉利赛车,不过厂方同时开发容积较少的V6发动机赛车,作用一是在大赛中支持V12的厂队;二是提供给客户车队使用;三是适用于一些地区性赛车规格要求较低的赛事。

  在50年代末法拉利已经尝试把刚开发的Dino V6发动机应用于非方程式的参赛用跑车上,推出Dino 196S和稍后扩大了发动机容积的Dino 246S。随着中置发动机布局的大势所趋,1960年法拉利研制了第一款中置版本的原型赛车Dino 246SP(SP即S Prototype)。不过更为重要的,要算1966年的Dino 206S,按照当时国际汽联第四组2.0升级原型赛车而设计,原定生产50台,后来因为发生工潮影响进度,最终只有18台完成。车身配上和330P非常接近的半开顶式,因此206S也被称为330P的姊妹车型。另外也有全开顶的Spyder款式,由于有些206S落入私人车队手上,被改用容积更大的Dino 2.5V6发动机,所以个别后来成为246S,然而60年代后期开始,原型赛车和GT赛车的动力越来越大,V6发动机再无用武之地,206S也成为法拉利最后使用V6的原型赛车。

  撰文>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