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为什么要为梁思成立像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奈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6 10:25
日本奈良古称平城京,是日本的古都,今年将是日本迁都平城京1300年纪念。日本奈良县副知事寝田修告诉本刊记者,在庆典活动走向高潮的10月,会在县文化会馆外正式为中国人梁思成的塑像揭幕。
“文化会馆是县民们最经常去的地方,我们特意选择了这里为梁先生立像,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窿田修说。
奈良为什么要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立像?这缘于二战期间的一段令人感慨的往事。
1944—1945年,在美军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要全面摧毁日本的时候,梁思成先生曾力劝美国不要轰炸保有大量日本古代建筑及艺术国宝的奈良和京都。于是,在二战将要结束之时,美军在日本110多座城市狂丢炸弹和燃烧弹,但奈良和京都却得以幸存。
梁思成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日本古典文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和复仇心理,这样的襟怀,让奈良人至今感念。就像他们没有忘记鉴真东渡给他们带来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文化一样,对于保护了奈良城的梁思成先生,奈良特意选择在迁都1300周年的时候,为梁先生立像。
梁思成是带着地图去见美军指挥官的
为中日友好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在奈良圆寂之后一千多年的1910年前后,一个中国男孩随父亲梁启超来到了奈良,徜徉在各个寺院之间。他就是梁思成。
梁思成在1963年的《唐招提寺会堂和中国唐代建筑》中写道:“在我执笔凝思的时候,一个童年的回忆又突现在我眼前,那可能是明治末年或大正初年的事了,我随同父母到奈良游览,正遇上某佛寺重建大殿。父母曾以一圆的香资,让我在那次修建中的一块瓦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童年的绵绵心意还同那瓦片一样留在日本。我不知道当年是否到过唐招提寺,但是今天当我纪念鉴真而执笔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奈良去了。”
后来,梁思成还在1964年6月号日文刊物《人民中国》中写道:“我不由得沉浸在返回日本的心情中,对日本的怀恋之情就像那瓦片一样,无法飘离诞生处日本‘故乡’的土地。”
童年在日本的记忆,一直留存在梁思成脑海中。长大后的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来回国从事古建筑调查保护,这更加深了他对古建筑和古代文化的珍爱。
谈到梁思成与日本的渊源,梁思成的学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告诉本刊记者:“梁先生从美国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一员。中国营造学社很早就和一批日本学者有着很深的联系。听先生常提起的学者就有荒木清二、松崎鹤雄、桥川时雄等人。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与营造学社发起成立了古瓦研究会,学者中有关野贞、伊东忠太、富田晋二等人。”
罗哲文先生是在1940年进入营造学社的,他还记得,尽管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铺开,但梁思成还是让罗哲文学习日本古建筑的保护知识。“那些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会刊》上的文章,是我经常学习和研究的资料。”罗哲文先生回忆说。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残酷的二次大战中,梁思成本人及全家几乎丧生于日军之手。梁思成在逃出北平的路上险遭日本轰炸机炸死,他的亲弟弟梁思忠是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战死在与日军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内弟林恒则作为飞行员死于保卫成都的空战中。但尽管如此,到了1944年盟军准备开始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的时候,在重庆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从保护世界文化的角度,不计私仇,提出了希望不要轰炸奈总及京都的要求。
据罗哲文先生回忆,梁思成是带着地图去见美军指挥官的。“在日本地图上清楚地标明了奈良及京都的位置。”罗哲文回忆说。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古谷浩一也曾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并发表在2010年7月2日的报纸上。
古谷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后者回忆说,1947年或1948年自己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听梁先生讲课,“课间休息聊天时,梁思成提及过此事。”古谷也采访了梁的第二任夫人林洙。林洙也表示直接从梁思成那里听说过此事。
古谷在文章中写道,虽然很难断定奈良及京都未遭遇地毯式轰炸的原因就在于梁思成的建议,但他的建议对于中日之间意义重大。他引用罗哲文的话说:“梁思成为保护文物免受战争破坏而付出了努力,保护对象不仅限于本国文物,而且包括敌国文物,这一点对中日友好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力主立像
继承了导师梁思成保护文物工作的罗哲文,2007年11月访问日本,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其间,平山会长谈到梁先生在保护古建筑方面的功绩,并主张该为他在奈良树立一尊铜像。
“我听到后非常的感激。我们在中国还没有为梁先生立铜像,反而是日本方面主动提出了这个想法,而且平山先生特别积极地推进了此事。”罗哲文说。
“2009年我们去奈良药师寺开讨论会纪念梁思成。开始时平山先生是准备出席的,后来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在病榻上亲笔为讨论会写了致辞。”罗哲文说。
平山的亲笔致辞写得较长,其中有一段写道:“古都奈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其经历的最大危机莫过于战争。据说奈良和京都曾经是美军轰炸的对象。危机中奈良得以保护,正是拜梁思成先生超越国境、保护珍贵文物古迹的高尚情操和义举所赐。梁思成是伟大的建筑家,正是他所坚守的奈良文物古迹是全人类共同遗产的信念,才让我们的古都在战火中得以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告诉记者,在奈良为梁思成立像的消息传来后,“由清华大学牵头成立了一个铜像设计组,罗哲文先生和(梁思成的另一位弟子)张锦秋先生担任顾问,我任组长,与侯建群先生、王辉先生,特别是雕塑家李象群先生及王青春先生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梁思成铜像的设计工作。”
2010年4月24日,梁思成铜像正式在全国政协礼堂揭幕,为东渡奈良做好了准备。
而在今年10月底梁思成胸像在奈良揭幕前,“鉴真坐像也将在上海展出后,于11月26日到12月7日回归扬州故里,在鉴真图书馆展出”,扬州市副市长王玉新告诉记者。
不过这次回国省亲的鉴真坐像并不是位于奈良唐招提寺中的那座最著名的雕像。扬州宗教局方面透露,这回来扬州的是奈良东大寺戒坛院千手堂中的木质鉴真和尚坐像,该坐像成于1733年(日本享保18年),也是日本的国家级重要文物。
“让鉴真大师回故乡看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化,也让扬州市民通过重温鉴真6次东渡的事迹,开阔眼界,多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王玉新说。
北京、西安、大同都将为梁思成立像
在得知日本准备为梁思成立像后,6月1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宣布,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正式决定收藏梁思成雕像。除国家博物馆外,西安、大同、扬州等与梁思成渊源很深的地方,也准备在重要地点为他立像。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回忆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梁先生就带领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远赴西安,为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碑林设计了第一座博物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梁先生在这里设计的建筑已经成为碑林建筑群保护的重要的有机组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在准备维修西安小雁塔的时候,梁思成也提出了“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原则。“这项原则和后来的《中国文物保护法》及世界遗产保护文献《威尼斯宪章》不谋而合。”张锦秋说。因此在西安小雁塔也将有一座梁思成的铜像。
大同同样决定树立起梁思成铜像。建国初期,大同经济凋敝,材料匮乏,一些官员在建造小学时拆除了文物华严寺海会殿。过了半个世纪,当地人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后,又找出了1933年9月梁思成来这里考察时留下的测绘图,依此重新修建了钟楼、鼓楼、宝塔和海会殿。
“是梁思成先生对华严寺、善化寺等9座建筑的调查测绘,开启了大同辽金古建筑重建的奠基性工程。”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说。
梁思成在清华组建建筑系时第一个聘请的教师吴良镛曾感慨说:“梁先生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党,献给了新中国,希望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能重视建筑艺术,保护民族文化,包括不拆城墙等等。但是他这些近乎单纯的愿望,换来的却是对复古主义的批判。”
所幸,梁思成终于在数十年后回到了中国人心中。
……
“文化会馆是县民们最经常去的地方,我们特意选择了这里为梁先生立像,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窿田修说。
奈良为什么要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立像?这缘于二战期间的一段令人感慨的往事。
1944—1945年,在美军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要全面摧毁日本的时候,梁思成先生曾力劝美国不要轰炸保有大量日本古代建筑及艺术国宝的奈良和京都。于是,在二战将要结束之时,美军在日本110多座城市狂丢炸弹和燃烧弹,但奈良和京都却得以幸存。
梁思成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日本古典文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和复仇心理,这样的襟怀,让奈良人至今感念。就像他们没有忘记鉴真东渡给他们带来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文化一样,对于保护了奈良城的梁思成先生,奈良特意选择在迁都1300周年的时候,为梁先生立像。
梁思成是带着地图去见美军指挥官的
为中日友好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在奈良圆寂之后一千多年的1910年前后,一个中国男孩随父亲梁启超来到了奈良,徜徉在各个寺院之间。他就是梁思成。
梁思成在1963年的《唐招提寺会堂和中国唐代建筑》中写道:“在我执笔凝思的时候,一个童年的回忆又突现在我眼前,那可能是明治末年或大正初年的事了,我随同父母到奈良游览,正遇上某佛寺重建大殿。父母曾以一圆的香资,让我在那次修建中的一块瓦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童年的绵绵心意还同那瓦片一样留在日本。我不知道当年是否到过唐招提寺,但是今天当我纪念鉴真而执笔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奈良去了。”
后来,梁思成还在1964年6月号日文刊物《人民中国》中写道:“我不由得沉浸在返回日本的心情中,对日本的怀恋之情就像那瓦片一样,无法飘离诞生处日本‘故乡’的土地。”
童年在日本的记忆,一直留存在梁思成脑海中。长大后的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来回国从事古建筑调查保护,这更加深了他对古建筑和古代文化的珍爱。
谈到梁思成与日本的渊源,梁思成的学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告诉本刊记者:“梁先生从美国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一员。中国营造学社很早就和一批日本学者有着很深的联系。听先生常提起的学者就有荒木清二、松崎鹤雄、桥川时雄等人。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与营造学社发起成立了古瓦研究会,学者中有关野贞、伊东忠太、富田晋二等人。”
罗哲文先生是在1940年进入营造学社的,他还记得,尽管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铺开,但梁思成还是让罗哲文学习日本古建筑的保护知识。“那些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会刊》上的文章,是我经常学习和研究的资料。”罗哲文先生回忆说。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残酷的二次大战中,梁思成本人及全家几乎丧生于日军之手。梁思成在逃出北平的路上险遭日本轰炸机炸死,他的亲弟弟梁思忠是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战死在与日军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内弟林恒则作为飞行员死于保卫成都的空战中。但尽管如此,到了1944年盟军准备开始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的时候,在重庆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从保护世界文化的角度,不计私仇,提出了希望不要轰炸奈总及京都的要求。
据罗哲文先生回忆,梁思成是带着地图去见美军指挥官的。“在日本地图上清楚地标明了奈良及京都的位置。”罗哲文回忆说。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古谷浩一也曾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并发表在2010年7月2日的报纸上。
古谷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后者回忆说,1947年或1948年自己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听梁先生讲课,“课间休息聊天时,梁思成提及过此事。”古谷也采访了梁的第二任夫人林洙。林洙也表示直接从梁思成那里听说过此事。
古谷在文章中写道,虽然很难断定奈良及京都未遭遇地毯式轰炸的原因就在于梁思成的建议,但他的建议对于中日之间意义重大。他引用罗哲文的话说:“梁思成为保护文物免受战争破坏而付出了努力,保护对象不仅限于本国文物,而且包括敌国文物,这一点对中日友好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力主立像
继承了导师梁思成保护文物工作的罗哲文,2007年11月访问日本,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其间,平山会长谈到梁先生在保护古建筑方面的功绩,并主张该为他在奈良树立一尊铜像。
“我听到后非常的感激。我们在中国还没有为梁先生立铜像,反而是日本方面主动提出了这个想法,而且平山先生特别积极地推进了此事。”罗哲文说。
“2009年我们去奈良药师寺开讨论会纪念梁思成。开始时平山先生是准备出席的,后来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在病榻上亲笔为讨论会写了致辞。”罗哲文说。
平山的亲笔致辞写得较长,其中有一段写道:“古都奈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其经历的最大危机莫过于战争。据说奈良和京都曾经是美军轰炸的对象。危机中奈良得以保护,正是拜梁思成先生超越国境、保护珍贵文物古迹的高尚情操和义举所赐。梁思成是伟大的建筑家,正是他所坚守的奈良文物古迹是全人类共同遗产的信念,才让我们的古都在战火中得以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告诉记者,在奈良为梁思成立像的消息传来后,“由清华大学牵头成立了一个铜像设计组,罗哲文先生和(梁思成的另一位弟子)张锦秋先生担任顾问,我任组长,与侯建群先生、王辉先生,特别是雕塑家李象群先生及王青春先生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梁思成铜像的设计工作。”
2010年4月24日,梁思成铜像正式在全国政协礼堂揭幕,为东渡奈良做好了准备。
而在今年10月底梁思成胸像在奈良揭幕前,“鉴真坐像也将在上海展出后,于11月26日到12月7日回归扬州故里,在鉴真图书馆展出”,扬州市副市长王玉新告诉记者。
不过这次回国省亲的鉴真坐像并不是位于奈良唐招提寺中的那座最著名的雕像。扬州宗教局方面透露,这回来扬州的是奈良东大寺戒坛院千手堂中的木质鉴真和尚坐像,该坐像成于1733年(日本享保18年),也是日本的国家级重要文物。
“让鉴真大师回故乡看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化,也让扬州市民通过重温鉴真6次东渡的事迹,开阔眼界,多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王玉新说。
北京、西安、大同都将为梁思成立像
在得知日本准备为梁思成立像后,6月1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宣布,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正式决定收藏梁思成雕像。除国家博物馆外,西安、大同、扬州等与梁思成渊源很深的地方,也准备在重要地点为他立像。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回忆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梁先生就带领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远赴西安,为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碑林设计了第一座博物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梁先生在这里设计的建筑已经成为碑林建筑群保护的重要的有机组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在准备维修西安小雁塔的时候,梁思成也提出了“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原则。“这项原则和后来的《中国文物保护法》及世界遗产保护文献《威尼斯宪章》不谋而合。”张锦秋说。因此在西安小雁塔也将有一座梁思成的铜像。
大同同样决定树立起梁思成铜像。建国初期,大同经济凋敝,材料匮乏,一些官员在建造小学时拆除了文物华严寺海会殿。过了半个世纪,当地人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后,又找出了1933年9月梁思成来这里考察时留下的测绘图,依此重新修建了钟楼、鼓楼、宝塔和海会殿。
“是梁思成先生对华严寺、善化寺等9座建筑的调查测绘,开启了大同辽金古建筑重建的奠基性工程。”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说。
梁思成在清华组建建筑系时第一个聘请的教师吴良镛曾感慨说:“梁先生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党,献给了新中国,希望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能重视建筑艺术,保护民族文化,包括不拆城墙等等。但是他这些近乎单纯的愿望,换来的却是对复古主义的批判。”
所幸,梁思成终于在数十年后回到了中国人心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