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为何30年还不能普及?

  • 来源:楼市
  • 关键字:智能家居
  • 发布时间:2015-09-23 11:46

  早在1984年,世界上第一栋“智慧型建筑”就已出现,然而30多年过去了,智能家居在普通消费者印象中仍然只是概念,并未真正走入普通家庭生活中。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智能家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致命问题。

  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智慧型建筑”30多年前就出现了。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对位于康涅迪格州哈特佛市的City Place Building进行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由此打造了全球首栋“智慧型建筑”,它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30年过去了,智能家居在普通消费者印象中仍然只是概念而已,绝大多数人仅止步于听说。为何会出现此种现象,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智能家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致命问题。

  昂贵的费用导致普及困难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下的物联化体现。也就是说智能家居需要将家中的物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当无线网络还未大面积普及的时候,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则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撑。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比尔·盖茨的私人智能型豪宅。从1990年开始,比尔·盖茨就把当时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都运用到了他位于华盛顿湖的私人豪宅中。

  历经7年,耗费6300万美元,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终于在1997年建成。有报道称,盖茨整座豪宅内铺设了长达80公里的电缆,相当于天安门到首都机场的距离。浩大的工程让这座房子的数字神经绵密完整,家中所有的设备都变得十分听话。

  如此长的时间,如此高昂的造价,让智能家居在那个年代只能成为顶级富豪的玩具。

  当然,现在无线网络发达,智能家居已经可以通过Wi-Fi和蓝牙进行连接。智能家居的连接费用已不成为问题。但如何将昂贵的智能家居产品变得让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普通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核心定义是:给生活带来便捷。然而,现在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似乎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当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全面普及,大部分的智能家居都被设定成通过手机App实现连接。

  也许不用担心需要安装很多App的问题,毕竟京东已经推出了超级App,可以同时控制很多智能家居。但是当你睡觉时随手就能按掉的灯具开关,现在却需要打开手机App,找到指定功能才能关闭;当你上完厕所随手可以按下的冲水按钮,现在不仅需要带着手机去厕所,还得在完成后通过手机完成冲水。

  此外,当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手机来控制,岂不是一天24小时都得带着手机,而且还得时刻关注手机是否有电。

  这样的智能家居,究竟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是麻烦呢?

  除此之外,生产商似乎并没有想好如何做好全套智能家居产品。毕竟,一个家庭并不是只有窗帘,还有灯光、厨房、安防等等。如果消费者接纳智能家居进入家庭,必然是希望家里所有的物品都是可以操控的,而不是说某两件或者某一些智能操控,而另一些手动控制。

  生产商应该打造的是基于一个家庭所需的全套产品,同时保持开放性。因为强制消费也是令人厌恶的事情。消费者喜欢有多种选择,可以购买一个品牌的全套,也可以购买多种品牌进行混搭。而这就是下一个要说的问题。

  智能家居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

  从智能家居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智能家居需要互联网与家电产业等多个行业共同协作。但因为智能家居目前这块市场太过新鲜可口,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家电都想一家独大。

  例如海尔不断研发各种智能产品:可进行空气监测和空调控制的海尔空气盒子、对家电及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管控的海尔路由器、智能家电控制系统海尔智慧管家等等,还同时推出了海尔U+智能家居平台。

  海尔的U+,立志打造的是一个开放式跨品牌的智能家居平台。基于这一平台,用户家庭里的各类家电、灯光、窗帘以及安防等全系列家居设备均可实现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较之前更加便捷的智能操作应用体验。

  但是海尔毕竟不是互联网出身,面对同样打造智能家居综合控制平台的苹果HomeKit、谷歌Brillo,海尔聪明地选择了与之合作,将海尔的智能产品向它们开放。

  同样,不管苹果HomeKit来头多么牛逼,苹果始终知晓它只能作为平台,需要向第三方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第三方硬件产品只要符合MFI(Made for iPhone)认证即可接入。谷歌同样如此。

  所以无论是做平台还是做产品,只有开放,拓展更多渠道,拥抱更多消费者才是正经之途。做产品的研发多种连接渠道,既可以连接苹果HomeKit,也可以连接谷歌Brillo、海尔U+;做平台的既向自家产品开放,也应该向海尔、康佳、美的开放。

  剩下的就需要平台和产品各自修炼内功,毕竟平台与平台、产品与产品之间都需要竞争才能成长。

  智能家居时代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虽然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可谓战火纷飞、一片混乱。阿里、京东、小米、海尔、谷歌、苹果、LG、三星、联想、美的等参战者众多,还不乏一些不知名小企业。但巨头的出现势必会促使分散的平台向大平台靠拢。

  当这个平台的基础框架搭建完毕,剩下需要解决的就是更精细化地处理用户体验问题。如何购买、上门安装、售后维修等都不可忽视,毕竟所有产品最终的审判者都是消费者。

  例如能否脱离单一的手机App控制,实现自动化,比如晚上起来喝杯水,房间和走廊的灯光自动打开,回到房间后他们自动关闭。这才应该是智能家居应有的模样。

  可以说,凭借如今的互联网技术水平与智能家电生产水平,智能家居走进普通家庭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毕竟华远地产不是已经和360合作打造了智能家居样板间了吗?万科也已经研发出了智能照明硬件vLight。也许他们还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这始终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本刊记者 高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