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怪诞万圣节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万圣节,灾害,物业
  • 发布时间:2015-10-08 17:22

  在西方,孩子们最爱过的节日莫过于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了。所谓万圣节,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也叫鬼怪夜。这一夜,孩子们或戴着滑稽逗人的假面具,或化装成各种各样的怪物模样,唱着歌到各家各户索要糖果。所有的家庭都提前准备了足够的糖果和小礼品,等孩子们到来时主动分发。

  1810年,“万圣节”作为一个节日首先从欧洲传到美国。此后,每年一进入10月,美国各商场就开始推出五花八门的万圣节化装用品,通常是妖、魔、鬼、怪的狰狞面具,也有化装成西部牛仔、印第安人、警察、强盗、米老鼠等形象的用具,任由孩子们挑选,大人出钱购买。

  鬼节不只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成年人、老年人的节日。美国人童心很重,赶上孩子的节日,大人比孩子玩得欢。鬼节活动几乎全是大人的主意、大人的玩闹。活动中虽然有孩子,但那不过是点缀,孩子的数目甚至少于白发老人,谁的点子恐怖,谁就会获得满堂喝彩。

  中国人不喜欢鬼,棺材、墓碑、遗体……这些在中国人眼里都很秽气,但在美国人眼里却觉得很好玩。在鬼节到来之前,他们就将这些东西搬到院子里,把一个好端端的院子搞得像荒凉的坟场,真是令人不解。

  据说鬼节这一晚,死人的灵魂会从坟墓里出来,享用亲人给他们的祭品。因此这天晚上要准备许多佳肴,让回来造访的鬼亲吃。家里人特别是孩子们带上滑稽逗人的假面具,化妆成鬼的模样,唱歌跳舞,还要到住处周边要糖果。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招徕善鬼,驱赶恶魔,谁扮演得越真、越恐怖,谁就会越受到赞赏。美国人不怕恶心,越丑陋越吓人就越惹人喜爱。

  每到鬼节,大街小巷就闹起了鬼。不少家庭门前还摆上刻着鬼脸的南瓜,这是巫婆的象征。据说,巫婆每年有两个晚上可以出来尽情欢乐,即4月30日和10月31日。在历史上,巫婆不光指女人,也指男人。中世纪时,人们对庄稼歉收、死亡、疾病流行、自然灾害等现象无法作出解释,便认为是“巫婆作祟”。于是,就把不顺眼的人视为“巫婆”处死。其实,当时的“巫婆”是愚昧无知和黑暗的宗教势力的牺牲品。

  临近鬼节的前两天,我们居住的社区物业中心就组织了鬼节游行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不少大人小孩画成鬼脸,带上面具,装扮成魔怪在室外疯耍。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个“鬼神”手举菜刀,冲进屋里,制造出恐怖的场景,吓得人们跪地求饶。

  当你随着游行的队伍在黑暗的小胡同里穿行,突然窜出一个鬼影,伸出一只血淋淋的手,在你眼前摇晃,不信你不吓一跳。虽然谁都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有时还真让人心惊胆颤,这就是鬼文化的魅力。

  所有的鬼神都很投入,奇装异服,戴着鬼脸,拿着道具,尽情取乐。鬼节游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与观众交流。游行者全是化妆的,这些鬼神极尽招摇之能事,以其扮相新奇、丑恶或别出心裁博得群众的喜爱。正是黑漆漆的恐怖空间,才让男女老少特别是孩子感到由衷的快乐。鬼节时,不仅社区组织活动,而且许多公司也放假半天,组织员工各自带着家属来单位过节。大街上,所到之处都备有糖果和小礼物。在宽阔地段,拉着蜘蛛网,挂着骷髅,鬼节的气氛很浓。家长带着穿戴鬼装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过节。单位老板也借此机会,和员工沟通交流,联络感情,增进友谊,释放一下工作的压力。

  鬼节当天,白天大人上班,小区一片安静。到了晚上,小孩子穿上鬼装,打扮成各式各样的小鬼,一家一户挨着要糖果,家长就在较远处看护。小鬼们挨家挨户敲门讨糖,嘴里威胁着“trick or treat!”(不给好吃的就捣乱)。我们的家里备了30斤糖果,有备无患,就等着“小鬼”来要糖呢,结果到了晚上,除了本社区的美国、印度、中国小孩纷纷到家里要糖外,还有别的小区的儿童也来家里要糖。

  孩子们此来彼往地讨糖活动把热热闹闹的鬼节活动推向高潮,家里准备的糖果也所剩无几,但我们心中却是格外欣喜的。

  撰文/李春华 摄影/姜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