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研究

  • 来源:中国摄影家
  • 关键字:摄影,漫画,艺术
  • 发布时间:2015-10-10 14:24

  2006年5月16日,我发现了数码相机在传统照相功能之外的第二功能——“作画”功能。利用数码相机的作画功能,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实践和探索,我研究创立了一种以“非写实”为主要特征的新艺术形式: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

  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尚未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此,2012年5月,经过申报评审,“摄影漫画新艺术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开启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于2014年12月23日通过了国家文化部的验收。

  最初,我将该艺术定名为“摄影漫画”,研究过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先生建议将其更名为“光漫艺术”,我认为“光漫艺术”更能反映该艺术的特点,非常好,并得到了文化部的认可,因此决定于2014年12月23日正式将“摄影漫画新艺术”更名为“光漫艺术”。为前后衔接将其书写为“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也可单写为“摄影漫画”或“光漫艺术”。文中统一使用“光漫艺术”。

  简单说,光漫艺术”就是利用相机作画功能,借助光影色彩,采用特殊的创作手法,一次成画创作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鲜明艺术特征的非写实性的新艺术。

  一、关于光漫艺术的五个主要特征的研究

  通过对几万幅光漫艺术作品的比较研究,我发现光漫艺术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在构图和造型上具有显著的抽象性和写意性。光漫艺术就像泼彩画,很多构图和造型都似像非像,在像与不像之间传情达意,所以一般都很抽象和写意。其抽象性和写意性特征使得光漫艺术少了许多“真实的规定性”,多了许多“不确定的多元解读性”,形式之美强于内容之美。同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和不同的解读,留给鉴赏者极为宽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引起不同的审美共鸣,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魅力无穷的效果。

  2.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光漫艺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特征使得其艺术作品特别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不仅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探索空间,也留给了人们广阔的选择空间。从现在已有的作品看,其题材内容包括了人物、动物、山水、花草、场景等众多物象画面,其表现形式涵盖了类似国画、油画、卡通画、漫画、立体画等众多艺术形式。

  3.色彩效果的神秘性和前卫性。光漫艺术的色彩是靠相机传感器对光源色彩的随机处理而实现的,并不是对肉眼看到的色彩的简单复制,因此其色彩效果非常神秘和前卫。它的这种色彩效果的神秘性和前卫性使得它具有一种引领时代审美的新导向,让人随时保持视觉审美上的新鲜感。

  4.强烈的现代装饰性和观赏性。光漫艺术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现代装饰性和观赏性。换句话说就是很漂亮,装饰效果很突出。其强烈的现代装饰性和观赏性为她成为人们居家、办公装饰的新选择点亮了绿灯。

  5.每幅作品的唯一不可重复性。大量实践证明,我们用来创作光漫艺术的同一光源,无论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在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用同一手法或不同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完全相同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每一幅光漫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唯一的。它的这种唯一不可重复性特征使得其作品特别是其中之精品显得弥足珍贵,为其成为收藏市场中的新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相机作画功能的研究

  相机作画功能的发现是光漫艺术诞生的前提条件,对相机作画功能认真进行研究是该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相机作画功能并不在传统的“摄影状态”上,而是在调出来的“组合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功能。我对2006年5月16日的第一幅光漫艺术作品《一号光漫》的“拍摄状态”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相机作画的功能并不在传统的“摄影状态”上,而是在“组合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组合状态”是有规律可循的、可控的、可重复使用的。在传统的摄影状态上即使拍摄速度很慢,也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偶尔拍到几张线条式的作品,往往成不了精品。现在有些人在模仿我创作,但是我一看他们的作品就知道他们是在传统“摄影状态”上拍摄的。也有个别传统摄影人在传统摄影状态下晃动相机进行创作后,很不理想,便对摄影漫画新艺术产生了动摇、怀疑甚至否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进一步对多款相机进行研究后,还发现不是所有相机都可以调出这种理想的作画功能来,而且能调出这种功能来的相机也不都是同一个“组合模式”。这并不是说寻找这种状态非常玄乎,因为现在我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找到任何一台可以调出作画功能来的相机的组合模式。为便于表达,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摄影漫画状态”或“光漫艺术状态”。

  当我们把相机调到“光漫艺术状态”,并把镜头对准一定的光源时,即使手中的相机并没有故意抖动,也可以看到相机显示屏上的光色在不停的跳动;如果轻轻转动相机就可以看到不断变化和变形的光影。这就为相机作画做好了设备上的准备。

  显然,以上发现就是相机作画功能的最核心的发现。相机的作画功能也许是过去相机制造商们并不知道的一个功能,甚至是在制造理念上强烈要求避免的一个功能。

  2.“特殊的分色配色功能”是相机作画功能的又一核心发现。在自然界可见光源的周边存在着一些肉眼看不到的“隐色彩”,数码相机在“光漫艺术状态”下可以捕捉到这些“隐色彩”,将肉眼看到的一个或者几个色彩变为更多的色彩,这就是数码相机的特殊的“分色功能”。在几个、几种光源色彩的交混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混合色彩,有的混合色彩的效果还大大超过了原光源色彩的效果,这就是数码相机特殊的“配色功能”。数码相机的特殊的分色配色功能是传统摄影艺术几乎完全不使用的一种功能,但正是这个功能奠定了相机作画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美术中“色就是光”,而在光漫艺术中“光就是色”。中国百姓摄影家协会主席郭建设先生曾说:“光漫艺术是上帝的色彩”。

  三、关于光源和作画原理的研究

  光漫艺术的创作需要借助光源来实现,但是要想取得很好的作画效果,涉及许多方面的原理,需要不断探索和掌握。

  1.“光色”是相机作画的“色彩”源泉。如前所述,传统的绘画大都是用原料色彩画出来的,但光漫艺术所用色彩是从“光色”中获取的。如今的世界,光源极其丰富,光色非常漂亮而缤纷,为光漫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清洁环保的“色彩”源泉。光分冷暖,光有好坏,不是所有的光源都可以用来作画。冷光源是创作光漫艺术最主要的光源,但热光源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距离外也可转化为冷光源,用于作画。水的折射光色也是光漫艺术创作的重要光源。

  2.相机传感器是一张精美奇妙的可以反复使用的“宣纸”和“画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用相机作画其实就是用光色做“笔”,在相机的传感器上“作画”。要么涂抹勾勒,要么泼彩造型。借助相机显示屏,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宣纸”和“画布”上的成像效果。这不仅为我们分析和研究相机作画基本原理提供了直观的条件,而且为我们选择相机提供了依据。

  3.相机“成画”的过程,并不是全部在一个“平面”上完成的,信号转换的流程也参与了造型和构图,因此很多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其效果出乎预料。让光色变形,这是用相机作画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光色的变形,创作出来的图画只能是对光的“真实复制”——即传统的摄影作品,那样就无法创作出光漫艺术来。当“变型的光色”在传感器上“画出”精彩瞬间图案时,快速按下相机快门,把虚幻的精彩瞬间图画固定储存下来即可。这就是我们对相机“成画”过程的一般解释。但是,进一步研究后,我还发现,相机“成画”的过程,并不是全部在一个“平面”上完成的,信号转换的流程也参与了造型和构图,因此很多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其效果出乎预料。也就是说光色变形后呈现在显示屏上的图画未必是按下快门后所记录到的画作。因为这些画在你按下快门的瞬间仍然还在变化,直到光能信号转化为电子数字信号时才最终完成造型、构图和定型。

  4.空气的状况直接影响相机作画的质量和效果。同一个光源,今天去创作效果很好,而明天去创作效果却很差;清晨去创作效果很差,可能晚上去创作效果却很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与空气的状况有关。一是清洁而湿润的空气可以使光色造型效果更加理想;二是干燥污浊的空气不利于光色造型。为什么彩虹总在雨过后?这就不难理解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下雨之后宜作画,空气湿润清洁的地方宜作画。

  5.成像效果与拍摄距离以及光源大小有关。成像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光漫艺术创作的成败。大家都知道在传统的摄影创作中要想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使相机保持稳定和对准焦距至关重要;但是在创作光漫艺术的过程中相机是晃动的,其焦距是无法用传统的方法“对准”的,但这并不是说没有规律可循。当我们把相机调到“光漫艺术状态”后,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拉近或推远来调整相机,进而找到最佳的成像距离;但是有时却无法找到最佳的成像距离,这样就需要端起相机前后挪动来寻找最佳的成像距离。因为这种最佳成像距离既取决于相机的焦距,还取决于光源色彩的转化距离,也取决于光源本身的大小。

  6.一般情况下光漫艺术作品的清晰度都高于相机像素设置指标。在进行传统摄影时,相机都有像素标识,如果相机档次太低,像素太小,就很难于获得理想的清晰度效果。但是,在创作摄影漫画时,一般都能获得比相机在创作传统摄影作品时更高的像素效果,甚至一些比较低端的家用相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放得很大。是何原理?还有待研究。

  7.光漫艺术开辟了夜间光的巨大资源,但并不是夜间艺术的专利。夜间光源对于光漫艺术来说确实超乎想象的丰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但是光漫艺术并不是夜间艺术的专利;因为我们不仅可以在夜间去寻找光源创作光漫艺术,也可以在白天去寻找光源创作光漫艺术。只不过白天的有效光源要少于夜间的有效光源。

  四、关于创作光漫艺术作品的七种基本方法的研究

  创作光漫艺术作品,首先要把相机调到“光漫艺术状态”上,再找到好的光源,然后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来进行创作。经过长时间大量的创作实践,现在我总结出了七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前后滚动相机法,即双手持相机以手为轴前后滚动,并按下快门。二是上下移动相机法,即双手持相机以手为轴上下移动相机,并按下快门。三是左右摆动相机法,即双手持相机以手为轴左右摇动相机,并按下快门。四是前后垂直推拉相机法,即双手持相机以手为轴前后垂直拉动相机,并按下快门。五是轻轻拖动相机法,即双手持相机以手为轴向任一方向轻轻拖动相机,并按下快门。六是旋转相机法,即手持相机以两手为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相机,并按下快门。七是混合法,即手持相机以手为轴同时采用前面六种手法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手法进行创作。

  五、关于光漫艺术选择与鉴赏的基本标准研究

  光漫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拿什么样的作品去发表、去展览、去珍藏?什么样的作品该撕掉?这就需要选择和鉴赏,这是一个必须的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与光漫艺术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基本标准,否则,完全照搬传统的摄影艺术标准或者绘画艺术标准来对这种新艺术进行评价、选择和鉴赏,就会出现寻表涉江的错误。经过对大量光漫艺术作品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后,我初步制定了以下5条标准,供选择和鉴赏使用。

  1.构图优先标准。用相机无题一作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利用光的色彩绘制出崭新的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图像”来。无论这种图像最终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必须相对完整,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否则她就不应当看作是一件成功的光漫艺术作品。因此光漫艺术作品的选择和鉴赏首先就要看她构图是否完整,是否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判断构图是否完整,世界各国和不同艺术流派的标准大体一致;而判断构图是否优美,是否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中西各国差异很大,不同艺术流派,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判断也各不相同。光漫艺术作品的样式涵盖了众多艺术样式,既给人们创造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又给人们增加了选择与鉴赏的难度。所以,在选择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具有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多种类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和素养。切莫先入为主,以我们原已习以为常的某种艺术形式的“标准”和观念去进行选择和鉴赏。

  2.色彩决定标准。按照构图优先的标准选出来的具有完整优美构图的光漫艺术作品,再用色彩来进行一次选择和鉴赏判断。一是看她的光源成像色彩效果的优劣。如有的光源自身色彩很好,成像色彩也很好;有的光源自身色彩未必好,但成像色彩却很好;而有的光源自身色彩很好,但成像色彩却不好。这里说的好与不好,主要是看色彩是否达到了一幅好画所需要传递给审美者的色感直觉印象,主要包括色彩的种类和色彩的有机搭配两个方面。如图《水之韵》。

  二是看她的色质。这里说的色质主要包括:色的饱和度和曝光的准确度两个方面。色饱和度可以后期适当调整,但曝光不准确尤其是曝光过度和严重不足,一般就要被遗憾的淘汰掉。当然也有个别作品高光更有视觉冲击效果,这是特例。

  3.主题创意与命名提升标准。构图和色彩都很好的作品,再看她的主题创意和命名是否得当、是否有艺术感染力。当然光漫艺术中有许多作品是很难给她一个确定的主题和命题的,你看她像这样,他看又像那样;说不出她是什么,像什么,叫什么,但是她就是美,就是能够给你一种美的感受,美的冲击,美的震撼,美的感悟。这依然是非常好的作品,魅力无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就不需要进行命名。如图《无题一》。

  4.综合视觉效果评价标准。这里说的综合视觉评价主要看作品的整体感,看她所传递给人们的气韵,看她带给人们的想象、思考和感受。我认为能让较多鉴赏者“一看就喜欢、过目难忘、百看不厌”者就是真正的好作品,就是上品、精品。此外,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我认为“艺术之妙不在繁杂,简而妙者为上”。光漫艺术的综合视觉效果评价也适用这条标准。因此,有位艺术家曾点评光漫艺术“既是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法,也是一种新的艺术欣赏方式”。

  5.制作与装框的水准。光漫艺术的制作与传统摄影艺术的制作是一样的,可大致分为:普通作品、展览作品和收藏作品三类。普通作品到当地彩扩部去放大制作即可,展览作品则要按展览规范制作,收藏作品则要按收藏级的材质和规范制作。装框也是这样,各有各的标准和要求。收藏鉴赏时一定要弄清。

  六、关于光漫艺术与传统摄影艺术的区别和联系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根据李树峰导师的建议,我花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光漫艺术与传统摄影艺术的比较研究。重点是把光漫艺术与传统摄影艺术,特别是其中的“艺术摄影”、“画意摄影”、“集锦摄影”、“抽象摄影”、也包括“光绘摄影”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撰写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文章。但后来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最终得出了以下简要的结论:光漫艺术与传统摄影都是利用相机来创作的,这是二者的共性,也是二者之间割不断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摄影,无论哪个类别,无论哪个流派,其作品都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镜头前面真实存在的“物象”;而光漫艺术作品却不是,她是用光色在感光器上画出来的相机镜头前面并不现成“存在”的新物象。这是最根本的区别。进一步研究,我发现二者的不同还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使用相机的功能不同,二是创作对象不同,三是用光原理不同,四是创作手法不同,五是成像原理不同,六是艺术理念不同。

  七、关于研究成果中的创新点和解决的技术难点

  (一)创新点

  该项目是一个体系化的整体的创新研究项目,创新点很多,以上的成果都是创新点。但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1.相机作画功能的发现。这一发现,一方面为光漫艺术的创立、发展和普及奠定了硬件基础;另一方面也使数码相机具备了第二个功能,开辟了数码相机“双功能”时代。利用这一功能的发现,我们今后可以生产新型的照相(绘画)器材。

  2.光源色彩变形作画原理的发现。这一发现,认识和开辟利用了另一个巨大的崭新的“光色宝库”—现代光色宝库,并为光漫艺术找到了取之不尽的色彩源泉。

  3.相机作画原理的研究、发现,具体的创作方法的探索、总结,作品的定型研究与规范(包括命名、制作、装裱等),大量作品的创作,鉴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等一系列的创新。这一体系化的创新,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选择。

  (二)解决的技术难点

  一是相机作画功能的发现、研究与应用;二是光源色彩变形作画原理的发现、研究与应用;三是相机作画原理的发现、研究与应用;四是具体的创作方法的探索、总结与应用;五是作品的定型研究与规范(包括命名、制作、装裱等);六是光漫艺术作品的选择和鉴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这一些都是技术的难点,在大量创作实践和研究后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为光漫艺术今后的普及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八、关于光漫艺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分析

  摄影艺术已进入数字时代和大众摄影时代,相机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大众艺术工具。从理论上说,凡是会操作数码相机的人,都可以学会利用数码相机作画功能创作光漫艺术作品,共享光漫艺术这一文化科技创新成果。所以无论从一种新技术,还是从一种新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一成果都具有全球推广应用的前景。我希望也相信她最终会成为“上帝赐予人类共有的一种自由的新礼物”。

  作为一种新技术,相机作画功能的发现、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是应用它去设计制造和生产新的摄影器材,或者专用的摄影漫画器材,或者在相机上设置专门的作画模式;二是出版图书,开展与之相应的技术培训。总之,作为一种新技术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光漫艺术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艺术空间和市场空间,只要宣传推广到位,具有全球性的市场空间,产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一是光漫艺术将成为人们艺术欣赏、艺术装饰的新选择,在一般艺术消费市场中具有可喜的应用前景。二是光漫艺术将成为收藏艺术品市场的新选择。三是光漫艺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舞台装饰。当然还可广泛应用到广告宣传行业中去。四是光漫艺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到现代染织工业上去,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赵家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