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真:请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你的设计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吉祥物
  • 发布时间:2015-10-14 10:28

  申奥成功(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喜悦还在延续,田径世锦赛的举办又使北京锦上添花。走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随风舞动的田径世锦赛吉祥物“燕儿”,而这个吉祥物跟一个月前的“墨舞冬奥”标志都与林存真有关。林存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曾作为联合创办人任《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副主编等职务,其设计作品获奖无数,影响颇大。同时,在教学实践上也颇多建树,曾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奥运情缘

  2011南京青奥会会徽正式发布,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视觉标志为基础,中间以举办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再以色彩鲜艳的线条和色块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整个会徽体现了“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2014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吉祥物“燕儿”正式发布,吉祥物“燕儿”集合了燕子、沙燕风筝、京剧脸谱三大视觉形象。流畅的线条代表田径运动员的身姿;风筝寓意报喜,体现北京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京剧是国粹,为世界熟知的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同时,“燕儿”的名字也非常北京化,典型的儿化音体现地域特点;她还能够与赛场“鸟巢”形成呼应,体现“燕儿归巢”的趣味。2015年冬奥会的标志“墨舞冬奥”正式发布,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为创作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融汇了中国书法及冰雪运动元素,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融为2022,巧妙自然而富有动感。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京青奥会的会徽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与副院长林存真联合设计,北京田径世锦赛的吉祥物与冬奥会的标志则出自林存真之手。屡次与奥林匹克结缘,不论是面对苛刻要求、严格规定会徽内容,发挥余地极小的青奥会会和田径世锦赛还是时间紧、任务重的申冬奥标志,林存真都反复强调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及其与中国设计精神的承续,并期望现在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是全社会都不应当忽视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都应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进行保护开发,因为这真是一片大有潜力的富矿。

  谈到近期备受瞩目的申冬奥标志时,林存真表示这个标志的灵感来源就是中国文化和书法元素。冬奥标志主体采用了中国书法“冬”字与运动人形的结合,首先,中文字体是国际上识别率较高的中国文化符号;其次,其象形的特点可从造型上模仿运动员的形态。在字体选择上,她参考了大量书法资料,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史上名家字体。但是大部分“冬”字都是在一定的篇章里,带有上下文的行气,单独拿出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太合适,后来邀请中央美院的邱振中教授写了若干个“冬”字,从古今的许多书法“冬”字中,调整结合图形最终做到气韵相合。随后在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修改后,才做到了兼顾字体形象和运动形态,而不互相涵盖;既抽象、国际化,又加入相对具象元素,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彻底。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他们的文化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灵魂、根基。由于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本身就有宜识别的特殊形象,具有很强的图像性,这种形象如歌如画。同时在中华传统中,书画同源,汉字影响了我们的造型艺术,催生了我们独特灵动的气韵、风骨,写实、写意、言志、抒怀等观念,汉字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墨舞冬奥”标志正好借助这个国际赛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其实林存真正是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人透过这个标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外国人看到这个标志,可以使他们先了解中文书法,继而再引出更有深度的一些中国文化性的内容。

  做一本好书

  “友人所托为赏石做一本书。得此机缘,我们沉潜往复,对于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以及形与意、人与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书的主体为赏石,是具有纯粹中国文化意味的品鉴物,其表现也应是中国式的。之初,我们企图用二维平面尽量展现出赏石的三维丰富状态,在传统中国风格的构图中追求立体的最大化。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转变了初衷,书籍不只为了设计而设计,也不只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是透析赏石的文化基因、精神境界,洞悉赏石所载的中国之道。” ——林存真

  上面这段话正是林存真为《赏昕集》所写的一段文字,文字中洋溢着她对设计的认知,在设计中,她巧妙的借用了中国画的意蕴,但这种借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挪用,而是取中国画在水墨笔触间挥洒的人文情怀,由此,将石与光、色等可视元素运用出来,表现其背后的意会情景。在沟通意义上,实现了从平面到空间的三维,再到精神的三维的过渡。这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引导当代设计的思维,实践了中国文化层面中“道”与“器”的归属。可以说,书只是一个媒介,她真正想要展现的,是通过赏石体味中国文化、感受人与自然沟通的精神境界。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时常纠结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点既能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又能平衡艺术家内心的诉求?林存真的《赏昕集》或许能够带我们找到答案,在此书中,从选石、拍照、写作到排版她都放慢脚步,潜心感悟,凭借“天赋”和不断的“研习”打磨作品以与众不同。就像啄石成金的过程,没有天赋不行,但也需要不断的重复和坚持。才使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主义审美韵味,也涵有现代设计的高度凝练之精神,都是经受了层层打磨,才得以如此光芒四射。

  正如林存真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做得很慢的书,因为其中有很多思想的碰撞与摩擦,我们在沟通理念上、在表现方式上、在通过赏石看到的世界上,每个人的思考都是不一样的,要在这种不同中寻得共融。正如中国古人赏石,在世间百态与历史洪荒中,寻得个体与时空的共融。我们通过各自的视角读取赏石背后的文化信息,又在某处相遇,汇成一脉。”

  布一个好展

  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对古典家具的兴趣,促使林存真逐渐将设计与中国家具文化艺术进行融合。这也催生了中国古典家具文化艺术系列展。自2010年在798艺术区以大漆家具展开始,先后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进行了卧具、坐具的展示,并积极筹备承具、庋具、杂具的后续展示,在家具收藏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家具,作为日常行为的承载,必然反映了行为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社会风俗以及特定的生活方式。这都集中体现了建造者和使用者的社会观与精神面貌。以较为全面的视角,客观地解读那些我们未知的或一知半解的事物。从而洞彻古人的生活态度、生活哲学与生活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家具就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回溯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不同社会视角下的经典。通过物质材料展现出的抽象意韵,淬炼出一种独特美学,一种混合着简约、庄重和华丽的美。这种抽象语言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空间的认识,渲染着人们的生活氛围,传达着特定的文化精神。思考已经超越了表面而显现的文化,使人联想到隐含的另一面: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的境界。

  在此认知下,林存真及其设计团队,将展览设计成为一个打破时空的有限存在,将精神的内在需求展向无限,并塑造出内心的想像世界。以卧具展为例,将展览分为史·追本溯源、礼·载道于器、文·江山卧游、安·生息所系、艺·匠心独具五个主题单元。光影的运用,家具使用场景的抽象还原,特别是意境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超越和传神的美学思想,观者在这个空间中静观默想,凝近思远,在想像中发现自己,感受生命,重获心灵的自由。

  当我们将零散的历史资料穿缀起来,潜心探索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就会发现其精华和魅力与儒雅之风、文人气质一脉相承。中国的历代文人,不仅提出许多关于家具形制、尺寸、装饰、用材、审美等方面的理论,同时林存真亲自参与设计,以供其诗书赏玩、休憩或与友人遣兴之用。三五好友,观古品形,营造出一个与想象并行的自由世界,得以“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为中国家具注入一缕新风,渗入一层无形的文化内涵。这无疑对当代设计与中国设计精神具有深远影响。

  那些可爱的90后

  林存真谈到学生时,用“那些可爱的90后”来形容他们,谈到他们的作品时更是不吝啬夸赞之词,“做得特别有意思”、“能够看出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作为老师,林存真认为教学生不仅仅要传授学识,更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注重现代设计的概念、思维、表现与本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培养活跃的创造性思维与具备文化个性的专业拓展能力。其中,其主持“社会创新模式”课程,连续两年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先后在北京大栅栏及草场地艺术区进行课程设计实践。

  课程要求学生带着社会创新的意识与思考,针对旧城区的现状,导入文化生态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要深入当地,了解百姓的生活,了解地域文化,从而建立一种特有的文化生态。通过设计、品牌甚至建筑、空间的跨学科合作,建构独特的文化生态的社会创新模式。学生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切入,深度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各类素材,导入当代设计体系,将其引人入胜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对设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做出承诺,为大栅栏的发展提供支持,并在专业人士、大众及在地居民之间建立起对话和沟通的桥梁。这种软性的合作与沟通,对学生专业与市场对接能力的培养以及大栅栏地区的创新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成果丰富多彩,比如以声音传承文化的“口述大栅栏”;针对胡同区单车停放的拥堵问题、无序问题和美观问题而提出的“胡同”方案;针对胡同的公共社交问题,以社区共建的模式而提出的“胡同垫子计划”等。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开放性地增长。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

  中国自古就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并且在中国各艺术门类中均有体现。中国当代设计,产生于西方框架之下,并于文化冲击中几次断层,造成中国设计师对本民族文化基因继承的缺失。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归纳、提炼,使之成为在当下的生活中具有活力的视觉符号是当代设计民族化的趋势。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当代设计应用两者的结合,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套成型的教学体系及在有效的实际应用的设计方法,各种经典的传统纹样只是被简单挪用、组装,多落入俗套。例如单纯的中国传统纹样的研究,仅局限在考古断代及艺术史论层面,并没有与设计结合产生推动当代社会产业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此为基础,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实践中建构中国的文化生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国设计应用系统,指导中国设计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视觉符号及应用体系。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设计思想的探索,形成一系列可供推广的方法论,促进产业与社会的互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使之真正成为“中国设计”的精髓和来源,引导中国当代设计从舶来品转向自我文化构建。有助于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中国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在“大栅栏”课程中,针对传统文化用具的逐渐消亡这些问题,林存真带领学生进行了整理、归纳与提炼,使之成为在当下的生活中具有活力的产品,像门神海报、扑克牌,兔爷玩具、招贴,宫灯首饰盒、置物架,皮影交互装置等,林存真认为这是当代设计民族化的趋势,也可以理解是民族遗产的现代化改造,各种经典的传统纹样在过去的再创造仅仅只是被简单挪用、组装,多落入窠臼和俗套。而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却又仅局限在考古断代及艺术史等理论层面,并没有与设计第一线结合产生推动当代社会文化消费产业的力量。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社会产业化,还需要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整理研究,形成一系列可供推广的方法论,促进产业与社会的互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使之真正成为“中国设计”的精髓和来源,一改“中国制造”过去在国际上的“山寨”形象,引导中国当代设计从舶来品转向自我文化构建。这有助于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中国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设计师的责任与期许

  林存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重视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可能会枯燥,但是当真正认识、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瑰丽和后发力强的价值后,它会带来难以想向的回报,这种回报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学识修养还是专业上的发展都是助力的。“跨界”逐渐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一个热词,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需要的这种统合能力,如果一个设计师,既对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又与时俱进,紧密把握时代潮流,那么他的作品,必当是两种文化碰撞的富有意味的结果。但是设计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些,还是把中国设计停留着口号层面,对传统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做不到真正的创新,那就很难做出真正的中国新设计。

  中国文化的深邃需要时间去学习、消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才会反应在作品中。首先,设计师要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艰深,有时候甚至枯燥,没有热爱很难有动力钻研。其次,踏实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源流和传承,看每个时期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再表现到自己的设计里。中国文化也许不能马上反应到作品中,不能很快给设计师回馈,但真的投入后得到的是远比你投入要多得多的回报,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修养还有专业上的发展都是回报无穷的。

  承继中国文化,将东方精神融入中国设计,林存真一直将此作为中国设计师的责任与荣幸。

  后记

  此次采访,整理林存真的成果与写作过程让我既兴奋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积淀已久的认识突然在此刻变得熠熠生辉,我突然开始重新思考云纹、饕餮纹,思考为什么兔爷、门神会慢慢消失,思考传统文化保护、重视与推广的紧迫性。与智者的接触就是如此的富有启发,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筚路蓝缕,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去解决,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并付诸实践。

  文 Article>张慧娟 Zhang Huijua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