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非洲经贸合作的挑战与对策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经贸关系,海上丝绸之路
  • 发布时间:2015-10-14 10:50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有一定合作基础,从贸易到投资、从市场开拓到设厂生产,充分发挥了中方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利用非方资源和市场优势,中非经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非洲以地广人稀著称,3000多万平方公里居住10.0多亿人口,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非洲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潜力比较大,其市场前景广阔。2007-2014年,非洲进口需求均增速为9.60%;在世界进口贸易总值的占比略有上升,从2007年2.45%上升到2014年的3.19%。利用FDI量比较小,但在危机后有所提高,在世界FDI流入总量中的占比从危机前(2002~2007年)的0.36%提高到危机后(2008~2013年)的0.55%。

  从中国与非洲贸易角度看,中国与非洲各国贸易发展比较缓慢,尽管中国制成品进入非洲市场的竞争对手很少,但“中国货”的大规模进入非洲受到了国际社会关注和争议。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本文从广东与非洲经贸关系剖析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关系。

  广东与非洲双方贸易快速增长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广东与非洲国家贸易快速增长。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而广东对非洲的优势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据广州海关统计,2014年广东对非洲进出口贸易总值为35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2.3%。其中,对非出口354.4亿元人民币,增长82.3%;自非进口231.5亿元人民币,增长19.7%;贸易顺差122.9元人民币。2015年1-2月,广东省对非洲进出口305.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2.8%;其中,对非出口208.6亿元,增长34.2%;自非进口96.9亿元,下降50.3%;贸易差额由去年同期的逆差39.5亿元转为今年的顺差111.7亿元。可见,广东对非洲贸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运行态势。主要有以下表现特征。

  (一)广东对非洲出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导,进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

  2015年1-2月,广东对非洲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61.1亿元,增长22.3%,占广东对非出口总值的77.2%;以加工贸易方式自非进口69亿元,下降53%,占同期广东省自非进口总值的71.1%。

  (二)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大、增速快,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半壁江山

  2015年1-2月,广东民营企业对非洲出口148.8亿元,增长50.6%,占广东对非洲出口总值的71.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2.7亿元,增长13.1%;国有企业出口27.2亿元,下降2.1%。同期,广东民营企业自非洲进口38.4亿元,增长6.8%;国有企业自非洲进口7.8亿元,大增1.6倍;外商投资企业自非洲进口50.8亿元,增长8.6%,占广东自非进口总值的52.4%;

  (三)对南非贸易超百亿,但下降明显

  2015年1-2月,广东对非洲贸易额超10亿元的国家有7个,合计贸易额为224亿元,占同期广东对非洲贸易总额的73.3%。其中,对南非进出口达113.9亿元,下降39.6%;对尼日利亚进出口30亿元,下降25%;对其他5个国家均保持50%以上增速增长。

  (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以资源类产品为主

  2015年1-2月,广东对非洲出口机电产品115.1亿元,增长21%,占同期广东对非洲出口总值的55.2%。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纺织纱线、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7大类)出口59亿元,增长94.2%。进口方面,广东主要自非洲进口资源类产品,其中,进口钻石21.9亿元,下降27.2%;进口原木5.5亿元,增长76.3%;进口农产品3.4亿元,增长48.8%。

  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有一定合作基础,从贸易到投资、从市场开拓到设厂生产,充分发挥了中方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利用非方资源和市场优势。中非经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广东与尼日利亚经济贸易合作为例说明中非经贸合作前景。

  (一)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总人口1.7亿人。但尼工业基础薄弱,大多数工业用品和生活必须品从国外进口,国内消费能力强、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其次,尼日利亚是西非共同体创始国,其产品出口到14个成员国家实行零关税;同时,尼日利亚也是泛美协定成员国之一,产品出口欧美实行零关税,无配额限制。中国产品价格、性能比较符合尼日利亚市场,尼日利亚和西非市场被称为“对中国产品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之一”。进入尼日利亚市场有利于把中国每年递增的出口贸易额转移到第三国,减少贸易壁垒和摩擦。

  (二)粤非经贸的互补性比较强,合作空间比较大

  一是资源互补性。广东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经济大省,经济快速发展已经面临着资源缺乏的制约,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充分弥补广东资源的不足。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及原料的需求,有助于解决非洲国家对1~2种资源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解决非洲资源开发和就业问题。二是资本和技术互补性。非洲多数国家技术水平在国际产业链处于下游,广东产业转移为其提供了大量设备和提升产业层次的机遇,能够促进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缓解就业压力,丰富当地市场。三是产品互补性。广东中低档价格的产品符合非洲国家消费水平,有很大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有助于广东贸易多元化建设,有助于克服对外贸易过分依赖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状况。

  此外,非洲国家也可以通过经合作借鉴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随着双方经济贸易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其合作必将向宽领域、多元化方向快速推进,有助于广东与非洲各国互利共赢。

  (三)粤非广泛的互补性推动了跨境经贸合作

  广东在尼日利亚建立了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澳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是中国首批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该合作区位于澳贡州伊格贝萨地区,依托拉各斯经济贸易圈,辐射整个非洲大陆。自2006年开发建设以来,该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抱团走进非洲的重要发展平台,已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目前,园区内已有注册企业37家,自贸区投资已超2.8亿美元;仅2013-2014年度就引进企业投资1.3亿美元,新入园企业31家。创造直接工作岗位3000多个,间接工作岗位约8000多个。根据园区海关系统分析,自贸区在尼日利亚关税缴纳增长率第一。

  粤非经贸面临的挑战

  粤非经贸合作虽然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非洲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双边贸易发展。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指出,在过去20年中,非洲投资水平基本徘徊在18%左右,大大低于显著减少贫困所需的25%的门槛。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公共投资产出率较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非洲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也制约中国企业对非洲进行投资和发展贸易。

  (二)非洲政局不稳影响中非贸易发展。

  中非共和国和南苏丹几个月来一直战乱不断,索马里和利比亚也因为内部动荡而面临金融不稳定的状况,非洲政局的不稳定性影响着我国企业对非洲的贸易信心。而受近期矿业持续罢工影响,2014年一季度南非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6%,实际经济表现为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差。2014年上半年,广东对南非贸易值同比大幅下降46.1%,其中自南非进口大幅下降49.9%。

  (三)粤在非经贸活动面临他国家竞争。

  非洲大陆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美日欧等经济发达国家加快在非洲的投资力度,中国在非的经贸活动面临激烈的竞争。美国2015年1月举行首届美-非商业峰会,旨在和该地区“加强贸易和金融关系”;美国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日前批准向肯尼亚Kipeto风电项目提供2.33亿美元贷款,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拟对该项目投资3.16亿美元。欧盟向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提供4000万欧元的援助(约合260亿西非法郎)。日本在2013年宣布:此后5年,政府和企业将向非洲国家提供3.2万亿日元(约合313亿美元)的援助。

  (四)非洲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中国对非贸易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2015年,非洲多国经济前景堪忧:2015年1月份南非贸易赤字达244亿兰特,超出普遍预期,南非财政部预期2015年南非经济增速为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5年1月发布资料,把2015年南非经济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2.1%;尼日利亚GDP增速将由去年的6.3%减缓至4.75%,通货膨胀率将由去年的8%上升至11.5%;加纳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6.9%降至3.9%。

  (五)非洲国家贸易保护意识加强,对双方经贸往来产生影响

  中国与非贸易商品覆盖面不宽,出口主要为机电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主要为钻石、原木等资源性商品。而随着非洲国家贸易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双方经贸往来将产生影响,如不少非洲原木出口国都发布了原木出口禁令:刚果(布)发布禁令,从2014年起全面限制原木出口,自2014年1月1日起原木的出口量不得超过木材总砍伐量的15%;几内亚比绍新府最近颁布政令,要求加强对森林保护,对几内亚比绍木材加征新的税费,按照目前世界和中国木材市场价格,中国进口每个木材货柜损失约为1324美元。同时,不排除几内亚比绍还会制订另外新的政策。

  促进粤非经贸合作的建议

  长期以来,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挑战和各种问题。广东外经贸具有一定优势,在对非经贸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发挥在资本、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积极调整商品结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与非洲的经贸合作领域。

  (一)加强对非洲各国经济社会情况的深入研究。

  非洲地域广阔,经济条件落后,发展层次多元化,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复杂多样,必须加强研究,弄清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这样有助于开发符合当地实际、有需求、有效益的项目,例如积极参与非洲加工业和制造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开发非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等,进一步密切和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

  (二)培育非洲新的贸易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对非贸易规模。

  首先,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推动非洲出口贸易,积极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其次,利用合理渠道,培育商品市场,逐步提高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档次。除继续增强机电、电信等市场的竞争力外,还可以在食品、服装等行业日益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领域拓展市场空间,树立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空调、小家电、电子通讯等产品在非洲的知名度。最后,积极做好信息资讯交流,及时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产品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避免贸易摩擦发生。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对非洲资源开发和产业投资。

  广东“走出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有待于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投资,一是直接参加当地矿藏、石油等资源的开发,加强资源与能源方面的合作。二是直接利用非洲当地资源,就地进行加工和出口,解决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三是加快产业合作,在优势项目中扩大在非洲投资,引导在非洲加工贸易企业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效益型转变。通过投资和产业合作开拓市场和开发资源,扩大广东与红海湾及东非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

  (四)充分利用广东经济优势和实力,积极参与“海上新丝路”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的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主要有也门、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9个国家。该航段区域面积达714万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约2.75亿,但是经济基础落后。广东是非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广东与非洲的贸易占全国20%左右,并保持较大的顺差。广东有条件和有责任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充当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率先推进广东与沿线各国经贸、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关系,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该航段港口及其腹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并加强对东非国家民生工程的支援。

  陈万灵 韦晓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