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功是因为不够笨?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互联网+,聊斋志异
  • 发布时间:2015-10-17 11:53

  开了一上午的会,名义是周例会,但或许“例会”这个词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

  之前雷军谈到企业经营,有几个点,比如“去KPI”,“少会议”等。化繁为简,我们倒是做了一些,但真正要做到失控、无控,好像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当然,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唯书不唯上,尊重现实。

  “只要每个客户都为你们点赞,你们都能够达到团队预期的目标,的确开不开会都已经不重要了。”开会的时候,我还如此调侃了一大屋的管理层。

  微信上有一个段子,大意领导要不听、不说、不做。所谓无为,其实意在立足本位,能使众为。我只能说:呵呵,难矣!我或许可以从认识上接近。

  “老沈,你还要每周开例会?”和一哥们谈事情,他一脸疑惑地问。在他想来,已经老江湖的我,早就应该到某避暑的地方发呆了。

  提这个问题的兄弟,其实挺有趣。他说,我们现在的人不要去比智商,智商这东西有什么好比的?

  智商高的人,外面一抓一大把。我们要比就比谁傻,比聪明太累,人,没必要把自己搞这么累嘛!

  他说,现在做事也不要急,急什么?急也没什么用,关键是要学会等待。会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急,做不了的事,我们急又有什么用?

  他说,老沈你要多作减法。比如我,原来是做广告的,以前认为自己是“万金油”,哪里都可以抹一点,发挥点作用。

  但现在,我却把自己就定位为一个文案。

  你们要做文案找我,其他的事,我不做。

  即使做文案,我也给自己做了一个区域界定,我就是渝北西政一带的老大,我不跟其他人比,因为牛人这么多,比起来太累了。

  听完他的话,我呵呵乐起来。在我们聊天的小酒馆里,经常有热闹的事发生,我也因此接触了不少人,终于弄明白为什么蒲松龄能够写《聊斋志异》了。天天听人聊,然后打字记录、结集、成册,完毕。

  关于做简单和傻一点,估计也是好多人所关切的。一大清早,有位兄弟在微信上留言说,“哥,最近看你微信的内容很丰富,有点乱花迷眼,不要乱了方寸哟”。我觉得也对,是真兄弟的,才会友好提醒。

  其实,把事情落到实处,做好产品和服务,力求简单和极致,做一个简单的笨人,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很多人没成功,可能并不代表“脑壳不够用”,大概还真是不够笨呢。

  文/沈光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