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称王 能买房就别租房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小户,刚需房
  • 发布时间:2015-10-17 11:58

  高端产品卖不动 刚需小户对对碰

  这一波市场动荡期来得特别长。

  从去年年底至今,政府的大动作已不是随便两根手指就能数得清,仅一年时间,就有多家大型地产商在“大浪”里一蹶不振,更别提那些不计其数“趟上了浑水”的小型地产商,血本无归。

  不难看到,如今那些外在富丽堂皇、内里气吞虹霓的高端楼盘,俨然一副外强中干的局面。其中的别墅、洋房产品虽修建得气宇轩昂,但却鲜少有人问津。置业顾问个个都焉了气,只有靠“果6”把韩剧追了一部又一部,还是不见主动送上门来的“总裁欧巴”。

  但事情总归有着两面性。

  反而是那些相比略显低端的售楼部,背后高层林立,看品质,看卖相,和别墅、洋房、大平层相比简直是“男神”与“屌丝”。但恰恰置业顾问忙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不仅看房者一波接一波,成交量也“蹭蹭蹭”地涨个不停。

  他们没有雕梁画栋的会所、没有精致典雅的楼书、甚至没有可以拿来吹捧的设计大师与细节做工,他们只有最为简单的产品——小户型。

  但这就是让无数购房者争相哄抢的根源所在,谁叫这个社会的“28定律”里,普通老百姓占据8成呢?

  刚需,又回到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可以说,作为刚需代表者的小户型,其置于地产界,颇有些太极拳置于武林中的味道。

  在《倚天屠龙记》中,野心勃勃的赵敏率领三个得力手下:阿大、阿二、阿三围攻武当山,意气风发的张无忌仅靠张三丰一时的口诀,便以太极拳轻取强敌。

  在地产界,政策调控、房价波动、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于小户型而言,其生存环境之恶劣程度不亚于武当山一战。

  然而任你周遭环境如何变化,对手新创何种招式,都始终如一贯彻“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四两拨千斤。

  张无忌“拨”的,是需用太极拳来战胜对手为武当山正名,而小户型“拨”的,是当下市场需砸下真金白银的最佳选择。

  当高端市场在停摆边缘如履薄冰时,那厢的刚需市场便被拽到显微镜下层层剖析,但即使在市场如此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小户型仍和刚需人群“如胶似漆”,不断擦出“爱”的火花。

  “高端产品卖不动,刚需小户对对碰”,无疑是如今的真实写照。

  凭借低总价牢牢垄断刚需群体,小户型毋庸置疑成为地产市场的“定海神针”,稳坐主场。

  小户当道 得刚需 赢市场

  或许关注地产的朋友会发现,重庆近来的成交均价悄无声息地涨了。

  说好的地产遇冷呢?结果开发商的兜里依然能听到金币叮当作响,阴晴不定的房价像个顽皮的孩子,又将普罗大众戏耍了一把。

  但事实上,仅靠小户型一己之力,便将这个紧闭的市场关卡轰开缺口,甚至如今还能撬动少许交易均价,这让许多人都始料未及。

  如今“高端近亡、小户当道”的现状也并非一时巧合。

  当市场遇冷,全线产品全面降价时,精英人群鲜少有人因此动心,他们有着更为精准的经济头脑,知道钱放在哪个篮子里最为保险,更明白将钱种在哪片土壤里能生出更多的钱。开发商为洋房或别墅降价区区几万甚至十几万,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举动。

  但刚需人群看到自己钟爱的小户降价,就如被丘比特一箭穿心,当适应了突如其来的幸福感后,无一不是感到血液在燃烧、荷尔蒙在沸腾、购房欲在暴走,冲向售楼部“下叉”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随着大量年轻一代的刚需购房群涌入市场,如金科·时代中心、华润·二十四城、首创·光和城、万科·锦尚、东原D8公馆、龙湖·拉特芳斯、金融街·融景城……这些大量打造小户型的开发商,便在风波不定的市场角逐里,成为最大的赢家。

  自主性和目的性更为明确的年轻一代,早早便能明确自己追求的生活模式,选择房子便是选择生活,它们的产品凭什么能搞定年轻人?

  首先要保证的,是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左右,基本能保证两个房间,为年轻人保障未来的延展性,这是它们房子的共性。

  其次是配套,小区自身休闲娱乐餐饮齐全、离大型商圈也不远、出门都有公交或轨道,为年轻人提供生活必要的娱乐方式和去处,这是它们配套的共性。

  而对于最为敏感的价格,务必将首付控制在20万元以内、月供最低能控制在1000元左右,这样即便是刚步入社会的毛头小伙也有经济能力承担,这是它们价格的共性。

  共性引发共鸣。

  不少年轻人去到现场一窥究竟后不禁感叹:“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不买不行!”

  产品做到位,房子也能冲动消费。

  租房还是买房 90后的迷茫

  诚然,市场已被刚需炸出了缺口,但作为新一批披甲上阵、全副武装的社会生力军,90后却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对房子“无感”。即便是一时的话题人物马佳佳,在其余90后眼中看来,也不过仅是被放大的个别现象。

  如果在微博上置顶话题“90后不缺房”,势必会迎来90后的一片白眼,点开评论区满满的都是他们钟爱的表情——“再见”。

  “90后不缺房”只是一个片面化的社会现象,同样有着大量的90后,与70后、80后一样,为了房子在苦恼。

  但对于“圈子”效应更为明显的这代人而言,许多并不关注房地产的90后,对于房子多少钱、月供付多少等概念更为模糊,这批生力军许多选择租房来解决住宿与工作之间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许多90后对于租房还是买房显得有些犹豫。

  在1991年出生、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林宇眼中,买房和租房的选择,就是简单粗暴的一个便宜一个贵:“租房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买房我现在没能力负担月供。”

  有着林宇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刚毕业不久的杨姗姗,在一家私企担任行政,在她看来房子与自己距离甚远:“父母虽然想为我买套房,但我每月工资才3000元,交了月供还怎么生活呀,我不想当‘啃老族’,还是租个小房子先暂住吧。”但当记者追问时,杨姗姗却坦言自己对于月供的多少缺乏概念:“大概2000多元吧。”

  租房等于给房东付月供,90后认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实属无奈。

  不过当下热销的小户型则完美解决这一难题。

  首付从几万元到十余万元,月供在1000元上下,父母抬把手付个首付,拥有一套房子,为自己还贷,月供之外还有剩余,更别提小户型还有投资+自住的双重价值,以后升值卖出还能小赚一笔,对于租房一族而言,还有比这更动心的吗?

  对于90后而言,邀约“基友闺蜜”来家相聚,不需要阔绰的客厅、豪华的房间、不需要满桌丰盛的佳肴,只要身边人“对胃”,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家里,便充溢着满满的暖心感。

  那曾经看来遥遥无期的房子,时至今日也能触手可及。

  你还愿意租房吗?

  文|陈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