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又进“深水区”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国企改革,国退民进
  • 发布时间:2015-10-23 10:13

  2015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公布,一直以来大众期盼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这只靴子终于“砰”的一声落地了。

  落地后,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正式开启。

  改革的历史纵深

  在我国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中,国企改革是特别的一个。多年来,它也一直是一道在解而未解的难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曾说,“看待国企改革要有历史的纵深感,才能理解改革有多难、成就有多大。”

  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开放的进程,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从未间断过。多年来,围绕着国进民退、资源垄断、腐败等话题,国企也一直是大众和媒体质疑和追问的对象。

  在建国初期,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国有企业出现,并扮演了“共和国长子”的角色。长久以来,那些大型国有企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

  但是垄断也带来了效率的下降和竞争力的不足,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开始转变,国企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也就被摆上了台面。所以,从1978年至1992年的第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也正是围绕着“政企分开”和“放权让利”展开的。

  但是这一轮的改革并不尽如人意。“1992年,工业国企中亏损国企的亏损额超过了盈利国企的盈利额。”许多国企过度负债,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业界通常将自1978年开始的国企改革划分为四个阶段。1992年至2003年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数据显示,随着部分国有企业开始民营化,国有经济部门的职工人数急速下降。1992年时,这一数字是8000万,到2004年已降至3000万。

  “国退民进”的改革在2003年之后的第三阶段突然停滞,并重新演绎为“国进民退”。虽然,国企仍然在关键行业占据垄断地位,但这一时期改革的成效也是不能否认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39个行业中,国企已经从其中的20个中退出,而且其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也降到了26.6%。要知道,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这一比重高达80.7%。

  如果说,1998年的国企还处在最困难的时期。这一年三分之二的国企在亏损,一年的总利润仅有213.7亿元。那么,在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成立之后,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步,国企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从3784亿元增至15194亿元,翻了四番。

  进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阶段的国企改革一只靴子已经落地。如今,随着《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人们也终于听到了另一只靴子落地的声音。

  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国企改革方案从2013年底便开始起草了,一直在修改之中,之所以没有出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触及到各方利益,需要平衡,统筹考虑,一是牵涉到政府放权的问题,二是牵涉到政府部门权利和责任调整的问题,三是牵涉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矛盾。

  分类是最大亮点

  《指导意见》从开始起草到正式出台,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这似乎说明了国企改革在进入“深水区”后,需要考量的因素越来越多,面对的阻碍越来越多,推进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也因此,人们对其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和等待。

  《指导意见》出台,也收获了业界很多肯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看来,其明确股权改革要延伸到集团公司,要加大集团层面的改革力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以前征求意见过程中分歧最大的地方,此次明确了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则表示,《指导意见》比较全面,而且有很多亮点和突破。

  如果说最大的亮点,那还是对国企的分类,将国有企业分为了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只有明确了企业所属的类别,也才能确定改革边界及其相对应的改革方案。

  “这有助于推动国企更好地向市场体制看齐,也彰显了推动垄断行业国企改革的决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看来,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商业类企业走出去,获得更大的国际化经营空间。

  据悉,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已经有22个省市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其中有19个省市明确了国企分类方法。给国企合理分类,似乎早已是业界的共识。

  在国企进入改革的第四阶段之前,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将会成为此次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虽然《指导意见》独辟一章节来论述,但“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的提法相比,力度上显然有所弱化。然而“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代了此前的社会资本提法,却让相关业界人士觉得,“这种定调显得别有意味”。

  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青岛走在了全国前列。青岛市国资委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青岛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市直大企业的二级公司基本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截至2014年底,青岛市直大企业国有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已降至17.9%,混合所有制程度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位。

  据悉,青岛将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开放性重组,广泛引入各类资本参与改制重组,预计市直权属企业到2016年底将基本实现混合所有制。

  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2003年,国资委成立,国企改革迈出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关键一步。之前管人、管事、管资产等多条线分离的“九龙治水”的监管模式,转变为国资委专门负责。正是借助不断完善的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国企走过了“黄金十年”。

  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万能的制度体系。国资委既要管人、管事,还要管资产,终因束缚太多而备受批评和指责。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是不被容许的。

  所以,《指导意见》提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并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这意味着过去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对所监管企业履行出资人权利的运作模式将被改变,“实质上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设立了一个‘界面’和‘隔离带’。”

  对此,可参考的海外模式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1974年成立的淡马锡控股公司是新加坡的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新加坡财政部拥有其100%股权。淡马锡除直接拥有40多家公司股权外,还通过其他投资方式控制着500多家公司,占据着新加坡金融、交通、通讯、电力、科技、地产等众多关键领域,基本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其通过上层管理上的“政府-控股集团-企业”三层模式,将政府和被投资企业隔离开,并通过股权收益及董事会监督下属企业管理层,实现股东(国资)利益的最大化。淡马锡对于国联企业的监管,被认为打破了世界上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以及借助垄断获得较高利润,却治理不好公司的两大通病。

  此外,在集团公司整体改制、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等方面,我们也都看到了此次改革不少的亮点和突破。但此次改革之所以令人期待,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国企改革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国企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债务高企,以及不断揭露出来的腐败问题,都需要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找到出路。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加快民营化的进程,而在未来的10至20年内,国有企业占GDP的份额下降到10%或更低是有可能的。

  首席记者/宋鑫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