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不只是回忆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青岛,中山路
  • 发布时间:2015-10-23 11:13

  打开一座城市的地图,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街道,它们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框架。街道之于城市,就像是经脉之于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条街道自建成之日起,便开始见证着城市的荣辱兴衰。当然,它们中会有一些成为城市的名片或者代名词,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宽窄巷子,济南的芙蓉街,都是如此。青岛的中山路,也是一条这样的街道。

  一条街曾经的荣光

  夏末的青岛,已经进入旅游黄金季的尾巴。中山路上的行人也是零零散散。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孩子边走边聊,“儿子,中山路是来青岛的必逛之路。”五六岁的孩子显然没有明白“必逛”是什么意思,“妈妈,那什么是‘必逛’啊?”“‘必逛’说明它在青岛很重要。”年轻的母亲解释说。

  就像年轻妈妈说的一样,中山路在青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这句俗语足以说明一切。这条建成于1901年的百年老街,紧邻火车站,和著名的栈桥相连。在经历过德占时期和日占时期之后,于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了最为辉煌的年代。彼时的中山路,是众多老字号的发源地,春和楼、亨得利、谦祥益等无不是从这里开始起步。聚集于此的百货公司、食品商店和娱乐场所,为青岛百姓提供了众多购物和休闲选择。在中山路的辐射下,海泊路鞋业一条街、天津路旅馆一条街、潍县路杂货一条街,共同形成了中山路商业圈。

  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批钱庄和银行在此聚集。从1911年中山路上的首家银行大清银行青岛分号成立之后,东莱银行、明华银行、交通银行等先后在中山路附近开办。那时的中山路是青岛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被称为青岛华尔街。甚至它的金融荣光不仅仅局限青岛,整个山东半岛的金融业都在它的影响之下。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山路的辉煌在青岛都是其他任何一条街道无可比拟的。这种辉煌也印在了几代青岛人的脑海里。童谣就曾这样唱道:“一二一,上街里,买铅笔,买橡皮,再买一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

  看得见的落寞

  然而,如今人们再谈论起中山路的辉煌时,更多的存在于类似那位妈妈对孩子的讲述中。

  站在中山路北端的过街天桥上,你会发现,和大部分现代化都市的街道相比,中山路已经略显拥挤。不太宽阔的街道上行驶着来往的车辆,街两旁被各色广告牌填充着。走下天桥,便是声名在外的劈柴院。在很多网站的文章中,劈柴院是众多吃货推崇的必到小吃街之一。的确,劈柴院是繁华喧闹的。各色小吃,特色海鲜,还有每家店铺门前都会摆放的青岛老酸奶,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站在劈柴院的门楼前往里看去,人头攒动的小巷会让人觉得繁华并未远去。

  但并非所有商家都有劈柴院一样的高涨人气。成立于1933年的青岛国货公司,和中山路一同享受过耀眼的荣光。节假日加上旅游季,本该是商场生意兴隆的时候,但国货大厦内,除了一楼一些锅碗瓢盆的促销活动带来了一些人气外,其他楼层的情形则不太乐观。工作人员要么聊天,要么在盯着手机,甚至有的打起了哈欠。小李是某品牌服装的导购,在这里工作已经将近三年,她告诉记者,“我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顾客很少。”

  和国货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位于中山路另一端的百盛。开端于1998年的百盛,是一度引领过青岛消费的风向标,逛百盛也曾经是青岛人流行的休闲方式。如今,为了招揽顾客,不管是显眼的外部墙体广告还是内部店面门口,都打出“17周年庆典优惠”的宣传口号,但商场内部的顾客流量和其他红火的商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亨得利和春和楼是一直坚守在此的两家老字号。青岛亨得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侯彦荣在谈及营业现状时表示,现在的中山路一直在走下坡路,消费力也在降低。和亨得利一街之隔的春和楼也遭遇着同样的困境,接受记者采访的孙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的经营状况远不能和巅峰时期相比。

  中山路,路在何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亨得利工作多年的侯书记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他认为中山路的今天是城市发展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发展重心发生变化,中山路的影响力随之开始减弱。最重要的是,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变化,世代围绕中山路居住的居民开始迁移,“现在附近居住的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就是外来务工人员。”接受采访的刘先生就是在此生活了近30年之后,搬迁至东部的。周边居民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山路的购买力。

  中山路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新发展起来的城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这些都是中山路无法比拟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停车问题。陪父母来百盛的刘先生每次都会选择步行过来。不管是百盛和国货,停车位过少已是限制它们发展的“先天不足”因素。所以,随着其他商圈的逐步兴起,市民有更好的购物选择之后,中山路的竞争力就略显单薄。

  对于中山路如今的处境,人们并非漠不关心。“从感情上来,我还是很希望中山路和百盛能够重新兴盛的,虽然现在自己不再居住在这里,但是父母还在。”在此居住了近30年的刘先生说。而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则更加关心老街的发展,他们每年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向上级提建议,这么多年从未间断过。这些建议,政府的确有过反馈。区政府和市政府分别在1996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2年进行过五次改造,希望能够重振中山路的荣耀。不难看出,对于中山路,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充满着期待。

  其实,中山路的遭遇并非个案,其他城市中,许多老街也都在波诡云谲的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武汉的汉正街、深圳的布吉老街、济南的普利街等都是如此。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需求新发展,是百年老街亟须解决的问题。而一些老街的表现则为探寻此类老街的发展提供了路径。以深圳龙岗街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步入停滞不前的阶段之后,为了适应消费能力的增长和购物人群结构的变化,老街在自身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对商业品牌进行了调整,一大批商业购物中心崛起,老街也在经历历史浮沉之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沈阳的太原街则一直是商贾兴衰的传奇之地,从最初“西四条街”,到“春日町”,再到如今的太原街,从上世纪30年代的商号集结地,到80年代的商业街,再到现如今的城市综合体,太原街的每一次转身都华丽而坚决。和龙岗街、太原街的“高大上”不同,杭州的小河直街在2007年重新开街之后,聚集了民间的米茶酱酒和传统工艺等百业百技,但就是这种接地气的店铺的聚集,使小直街获得“杭州味蕾”的美称,成为这座城市著名的美食街。不难看出,适时的定位调整成为成就这些老街的重要因素。

  具体到中山路,亨得利的侯彦荣也表示,目前限制中山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定位不明确。从2012年开始的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改造,就是为此做出的努力。发挥百年老街自身特点,从中寻找商机,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位置,应该是老街最好的归宿。此外,显而易见的销售额增长也给商家们注入了强心剂。侯彦荣说“虽然不如以前那么景气,但我们这几年的销售额其实一直是在稳步增长的。”而春和楼的孙经理也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销售额基本都是以每年近20%的速度在增长。

  中山路南端是太平路,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太平路兴盛的标签。未来,中山路也应和一步之遥的太平路一样,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辉煌。

  本刊记者/张洪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