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强势,目的是为了实现作品的好效果
- 来源:设计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杨家瑀,设计师,案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6 14:31
——访KLID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
七月,KLID达观设计尚未正式开幕的新办公室迎来了一群专业的客人——“中国设计精英之旅”东莞站的设计师们。作为业内知名的事务所,“达观”在许多方面的探索都颇具前沿意义,也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设计作品,而本次全新的办公室设计,前卫简洁的风格与订制化、现场制作的工艺流程,则是达观在相对自由环境下的创作成果。在与东莞同行们的交流中,事务所的软装设计总监杨家瑀将达观的“道”与“术”都尽数分享。她坦言,自己与搭档凌子达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所擅长的是设计而非营销,所以一直执着于把项目都做成作品。达观,也因此在较早时期就力图实现建筑、室内、景观和软装设计的一体化,近年来在业界好评不断的日照华润中心、厦门宝龙一城售楼处、杭州金地十方别墅接待厅等项目都是这个思路的成果。
在案例分享之外,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则碰撞出了许多火花。东莞设计精英们与杨家瑀总监围绕着达观的架构与运作,达观的“奢侈观”、如何与甲方更有效地沟通以使得设计师的主张得以贯彻,设计施工流程的管控等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坦率而深入地进行了探讨。杨家瑀坦言,早年也曾经历过因为接受甲方某主管的意愿导致作品效果受到影响,但最终的责任却要由设计师来承担的教训,之后更加清楚地明白了要做自己的设计,对设计的坚持也让达观在一些客户面前留下了“强势”的印象。“其实,我们并不是强势,目的是为了实现作品的好效果,一旦变成‘弱势’,容易导致作品效果出不来。”
注重空间的整体感与艺术性
杨家瑀:大家到访的这个办公室,我们刚搬进来一个月,还没有正式开幕。换办公室是我们五年前的计划——我和凌子达先生在每个阶段都会针对未来做一个发展计划。此前我们就针对客户的定位与需求进行分析,希望在设计行业里走向更高端,让设计师有更大的空间。达观在和客户进行前期沟通时会有一些比较严谨的要求,也正是因为坚持这些要求,我们才得以逐步走到今天。新办公室是我们曾经的梦想,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公司内部,凌子达先生处理对外的事务较多,同时主导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大方向,我则配合以软装设计,以及公司一些设计管理的工作。施工方面,我们没有做。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准备了几个案例来跟大家分享达观的一些设计经历。达观一直以来都朝着建筑、室内、景观、软装一体化设计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和开发商做前期沟通和洽谈时,我们就希望可以更早地介入到项目中去。
日照华润中心,我们从项目前期就介入,负责景观、规划、建筑、室内及软装设计。其实,基地本身有一些不利条件,它是一处洼地,比周边的市政道路要低4米。但是在市政道路的对面有一个森林公园,凭借着这个环境优势成了城市综合体销售中最大的卖点。
整个售楼处的建筑是以漂浮的概念来做的,有现代的解构主义风格。项目的亮点在于,它的造型使其无论在白天或黑夜,都能够成为该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当你从市政通道经过,可能会觉得它是一座小型的艺术馆。为了实现漂浮的概念,我们以细巧的钢结构做支撑主体,离地面约5米。此时建筑主体已高过市政道路及人行走道,可以看到前方的森林公园。同时植入了一个玻璃天桥连接了市政道路和建筑主体,人们是从马路通过天桥,而进入主要出入口。在建筑主体下方置入了大面积的水面,从而增加建筑的漂浮感。在漂浮的建筑的下方设计了一支楼梯连接到了景观的水面,使人们可以从室内空间往下走向水池的中央。
再看室内,我们用线条感来表现整个室内空间,包括前台、接待台等。对于售楼处的营销空间,我们摒弃了一些商业意味浓厚的LOGO、广告等,做得比较艺术化。因此,我们在前期就会跟甲方沟通,到后期也会给甲方营销部、物业等做一些宣导,希望维持我们一开始的设计品质,以免实际使用过程中摆放太多的牌子、花草等,显得过于“热闹”。
在整个设计中,我们一贯地去强调它的空间感,层高做到了条件允许的最高,大堂的吊顶采取铺设木地板的方式去做,使得顶部与地板产生一些反差感。室内的家具是我们设计定做的,灯具也与建筑的造型相结合。总的来说,我们会进行整体的考虑,比如说从外部看到的建筑造型如何,由外向内看到室内的情况如何,从室内向外看又是什么样子……最后,项目落成后目前已获得了9个国际著名建筑及室内设计奖项。
厦门宝龙一城售楼处,是我们和宝龙地产合作的项目。宝龙早些年以大型综合体项目著称,近几年来积极在往设计和艺术的方向发展。他们的董事长看到了我们与华润合作的项目以及其他一些作品,直接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做一个地标性的、设计感较强的项目。甲方希望把这栋楼用于招商,前期则用作售楼处。我们依然沿用自己最擅长的做法,从景观、建筑、室内到软装作一体化设计,力求把销售与将来的招商功能融为一体。总的来说,售楼处的外景观整体是现代几何式的,使用大面积的草坪,然后也做了一些水景,使得水面能够折射一些光影在建筑的外立面上。建筑的室内部分,我们把它做成两层,其中部分作挑空处理,以体现空间感。由于室内空间将来会用于招商,但在这之前会先作为售楼处,我们把室内空间的格局加以打破、再重叠,做成了现在大空间的销售中心。对于整个大面挑高的区域,我们还是把它打造成“玻璃盒子”的概念,让人们走进室内后依然可以欣赏到室外周边的景观,以及楼盘的状况,让室内外空间产生融合。虽然这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还是更多地考虑到其中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因素,以打破商业空间设计的一些定律。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杭州金地十方别墅的接待厅,以及一栋别墅的室内设计。杭州与上海的城市文化有所不同,这座城市的大部分项目都较为注重东方的人文精神。我们则希望打破一贯的中式做法,希望整体往“东方”的方向走,但结合以当代审美的观点,在室内不去表现任何的“中式”,但又凸显潜在客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售楼处的设计更像是一个小型会馆,人从庭院走过来,走近接待厅,会先闻到香薰的味道。
听到美妙的古筝,被自然地引入到入口区域。接待厅基本上每次只接待一组客人。对于顶和地面,我们使用了较有禅意的手法来处理。整个墙面、地面都使用大理石,但在室内出现了许多种材质,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些反差。像这样一个小小的VIP茶室区,因为空间较小,我们把石墙打破,做成玻璃隔断,以免产生狭窄、幽暗的感觉,同时在地面使用了鹅卵石,打破室内外的界限,让室内外景观融合在一起。家具上使用较多的是实木。为了其中一个造型,我到福建的木雕市场上找了很久,最后找到一块将近3.5长的根雕回来切割。老板看了也觉得心疼,说你真的要切割吗?切割之后就没那么值钱了。我说没办法,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物件。因为软装是自己做的,所以我们在后期也投入很多精力,去尽力实现设计的效果。
整个接待厅设在一栋别墅里,所以受到建筑空间本身的局限。为了让它更有开阔感,我们在多个地方打破室内外空间的界限,让人们无论是从室外看室内,还是室内看室外,都能感受到空间感的延伸。
针对这个项目,我们还设计了别墅的一套样板房。里面运用较多的是自然元素,比如木纹,水墨纹,包括雕塑——我们请水墨画大师写了书法,再演变到雕塑上去。同时,也使用了一些木刻作品。
作为样板间的别墅有地下室、一楼、二楼和三楼。我们在顶层打造了很浅的水池,让阳光洒进来照在水幕上,光线从三楼一直折射到地下室。地下室里做了一个私人的SPA区域。为了让它更具设计感和品质感、通透感,做了一个方型的水池——阳光从三楼洒下,水流从一楼下来,把地下室变成了一个“亮间”而非“暗间”。人躺在地下室的SPA区可以看到天空,看到三楼顶层的水幕,也可以看到木纹石和意境出自山水画的雕刻主墙……这样我们就将整栋别墅里原本看起来最差的位置打造成为一个亮点。在主卧,我们力图表现东方文化,但把一些中式元素抽走,所以用“荷花”做了一个背景墙,一直用到吊顶、包括后期的软装里去,让几个部分产生呼应。
对话
“强势”,是为了能出好作品
欧阳佳洁: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从公司起步到现在的心路历程?谢谢!
杨家瑀:凌子达先生从事设计行业二十年了,我自己从业也有十五年。我们开始起步时规模不大,只有几个人,客户也不好谈。其实,我们从十几年前就定位在“设计”这个方向,如果设计做不好,其他的方面意义不大。我和凌先生并不是很善于去做销售、沟通方面的事情——我们擅长的是好好地做设计,好好地工作,努力地去打拼,用作品去打动客户。当然,在前期也有很多客户对我们的作品提出一些不同想法。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就是采纳了甲方某个主管的想法,但最终出来的不是双方想要的效果,而所有的责任是由我们设计师来承担……所以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还是要坚持做自己的东西。自然地,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跟客户产生蛮多的摩擦。一些客户对我们的定位是“达观很强势”,说我们不改设计、方案、软装……什么都不愿意改。其实,我们并不是强势,目的是为了实现作品的好效果,一旦变成 “弱势”,容易导致作品效果出不来。我们一开始跟客户沟通时,就会否定一些做法,如多次修改方案、根据客户要求不停地更换软装等。我们做出来方案,大家确认,然后继续做深化设计。十几年来,这样的操作方式让我们被很多客户淘汰,也帮我们淘汰了很多客户,尽管这给我们造成了一些损失,但回头来看,就是这些“损失”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认同。今天,我们换了新的办公室,扩大了公司的规模,也是希望今后在设计和创意这块做得更多、更好。
欧阳佳洁:怎样处理与甲方的关系,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有效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杨家瑀:我们其实比客户更专业。我们在项目中累积的经验,比甲方销售、营销、设计管理人员更多,因为我们做过的项目更多,遇到过的难题也更多。每个开发商都不一样,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可能要面对来自开发商十几个部门的不同要求。我们会综合客户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只是照着客户的思路走,可能从第一步开始就被动了,就会变成客户要我做什么,而我们没有端出来更好的菜给他,就很难说服客户。同时,我们很清楚,第一次去跟甲方沟通时如果对方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在,他们能拍板,那么接下来其他人的意见只是稍微综合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大老板”的想法我们要很快地去了解,并且抓住这个点。换言之,我们做汇报的时候其实要说服的是一个人,而不是所有人——让下面所有部门都满意,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做设计概念要抓重点,汇报也是要抓一个重点。
黄明:我们做室内设计,有硬装和软装的结合,有些客户认为自己搭配软装就行了,最后两方面的味道完全不对,把设计师的作品给颠覆了。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杨家瑀:有,现在还会碰到。国内的很多客户能够接受“软装设计”这个概念,但还有一些客户会认为软装是个工程——既然是工程就要招投标,要去比价。我们的想法很简单,一旦涉及到招投标比价,那不用比了,我们的报价一定比人家高。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大问题。刚刚谈到,许多人觉得达观比较强势。我们会在一开始时就提出,为了整体设计的效果,希望把软装也给我们做。如果客户说要把控成本,所以让自己的设计部来做,那也可以。比如和我们合作过很多项目的万科在广东就有自己的软装设计(工程)部,人比我们还多。他们会找我们沟通软装这方面的工作。
实际上,公司的软装部是我自己来管理的。针对一个项目,我们软装部有三四百张图,几乎90%以上都是自己做的设计,从家具到雕塑都是自己做图纸,很少外购,只有个别的东西会选择成品。有的雕塑设计图翻稿能达到十几次。跟客户做前期沟通时,软装这部分是最难的。客户往往能接受你的设计费,但觉得在软装方面“什么都还看不到”,确定起来太难了。我们说,没关系,你可以看我们的售楼处、样板房,设计和实物的品质都在这里,设计图纸也在。我们不希望做成商业项目,而不是作品。一般来说,硬装和软装分开来做的话,将来这就不能成为我们的作品。曾经我们也做过很大的项目,客户找了当地的人去做软装,效果惨不忍睹,让我们深深感到前面的设计似乎也意义不大了。
所以我们前期会花很多的精力让客户接受我们要做软装设计的理念,告诉他为什么要一起做,怎样保证设计的整体性,如果你要自己做,那么你如何去把控……有时候客户会说,你们单独出一个软装的设计。我说,不好意思,软装的设计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案子里做。总的来说,是要努力去说服客户。
欧阳佳洁:事务所在私人住宅方面的项目情况如何?
杨家瑀:这方面的项目一直都比较少,从成立到现在,平均每两年可能才会做一个私人住宅项目,因为我们主要的方向不是这个。私人项目的客户一般来说,个人的意见比较多,我们很难做出作品来。
完善的流程管控是品质保证
罗树敏:能否谈谈贵司内部的架构、组织,以及企业文化?
杨家瑀:我们内部的架构算是比较简单的。架构的灵魂是设计,设计部也是公司架构最大的部分,分为室内设计和软装设计。其他的有工程部——但只针对软装方面,我们没有建筑工程这一块。其他的还有项目管理、行政的部分。像刚刚跟大家谈到的那样,我本人和凌先生都不是很擅长做沟通和销售的人,所以把重心放在设计的水准、设计管理、品质要求这些核心。我们强调专业、高品质、自我要求,自己每天也是在关注工作的各个流程。
蔡仕锦:我想请教一下,如果我们一直做室内的设计师想要学习一些建筑设计,主要应该学习哪些方面?对于好的空间设计,你和凌先生作为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设计师,有什么共识?
杨家瑀:凌先生是学建筑出身的,我是学室内设计的。学建筑出身的设计师本身对空间感、尺度感的把握跟学室内设计出身的人不太一样。现在许多客户追求奢华、特色、品位等,我们达观是通过比较简洁、大气的方式去呈现的。我和凌先生理解的“奢华”,第一点在于空间感。你的尺度感好,够高够宽阔,即使不加任何东西,就已经有奢华感了,而不在乎配多贵的进口家具、水晶吊灯等,那些只是表面的奢华。所以我们在做室内空间时,主要的区域会注重空间和尺度,往往在做平面布局时会打破原来的格局,改善层高、空间,包括对一些梁柱和不必要的墙进行改造。这是我们很重视的。有时候跟客户交流时,客户说,你们先出一个平面方案,我们再签字。我说这不行,平面概念是设计的精华,平面一出来,等于其他的东西该怎么做就都呼之欲出了。平面是最重要的,而平面规划中最大的工作就是在于空间改造、尺度运用等,去创造空间的亮点。平面上如果没有亮点,我们在前期很难去说服客户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
罗树敏:我也认为作品的整个管控流程很重要,有很多讲究,你们怎样去更好地实现作品的高品质?
杨家瑀:客户找到我们当然是希望做出一个好作品,有的客户更是有明确的定位,希望项目能够获奖。我们也会和客户沟通说,好的设计不是光靠设计师来实现的,因为我们不做工程——还要看甲方设计管理部的管控人员。我们并不会接送客户去参加每周或每两周的工程例会,这样做意义不大。要把控好品质,最重要的是甲方接受我们的理念,在前期设计方案、深化设计的沟通之后,他们能够明确设计上的要求和指标。那么,在接下来的阶段,我们也会有明确的施工图方面的要求,以及细节的把控,通过专业人员去把控施工品质。有的客户对项目要求比较高,担心自己的施工队做不好。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不错的施工单位,毕竟这些单位在品质上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也能够领悟设计师的要求。在材料方面,我们会在前期就给客户一些建议,指定一些材料,基本上客户是不会换的。
许晓东:总的来说,还是要出好作品,做好事情,才有话语权。
凌子达
1973 出生于台湾高雄
1999 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建筑系。先后在台中及台北等城市实践自己对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理念
2001 到上海发展,并成立了「KLID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领域。
2006 出版个人作品集《达观视界》
2009 取得法国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etiers建筑管理硕士学位
杨家瑀
KLID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及软装设计总监
东华大学室内设计系毕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空间软装设计领域。参与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际知名设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