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防复发5招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胃溃疡,质量,甲氰咪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5:41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不但病程较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出现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与癌变,严重时可威胁生命。近年来,从甲氰咪胍起,开发出的一系列新药,特别是质子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等的应用,虽然提高了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病变不易愈合,或愈合后易复发。
多种因素导致复发
其实胃溃疡的复发,患者应该首先反省自身,检查自己有没有下面这些危险因素。
(1)吸烟乃最坏因素,因为吸烟不但刺激胃酸分泌,防碍溃疡愈合,同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削弱胃黏膜的防御、修复功能。烟草中还含有致溃疡物质。
有长达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国人如果不吸烟,男性胃溃疡可减少38%~41%,女性可减少11%~12%。
(2)服用解热止痛药常用的有布洛芬、消炎痛、萘普生、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抑制保护与修复主角——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胃黏膜保护层的磷脂,干扰血液凝固,本身就是引起胃溃疡的因素,更不用说阻碍溃疡愈合、引起复发了。
(3)压力大统计显示,50岁以下中青年人的胃溃疡不易愈合、且易复发。究其原因,是这个年龄不但胃酸分泌旺盛,而且由于他们事业、家庭、生活负担重,生活多不规律,应急事件多,承受着较大精神与体能上的压力,也成为难愈合、易复发的因素。
(4)饮酒酒精是胃酸分泌的强刺激物,并且直接损害胃黏膜的完整性。统计提示,每日饮酒量在60克以上,就是危险因素。饮酒者大多同时有吸烟,不利影响就更大了。
(5)幽门螺杆菌感染这应是最重要因素。报告显示,胃溃疡患者70%左右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清除,不论是用什么药物愈合了溃疡,1年后复发率高达58%,3年内复发率高达70%!如果根治了幽门螺杆菌,1年复发率只有2.6%。
因为根治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炎症减轻或消失,保护胃黏膜的黏液层与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得以恢复,对胃酸的耐受力增强。
(6)其他还有报告显示,发病较晚的女性、位于小弯侧的溃疡、疼痛持续3天以上、病程与既往有溃疡病史等,都比较难愈合、易复发。
防复发5招
(1)复查胃镜。有些胃癌,尤其是早期溃疡型癌,即便是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单凭肉眼观察有时也难与良性溃疡鉴别,况且少数病程长的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癌变往往发生在溃疡边缘,也不容易判断。因此难愈合、易复发可能就是胃癌的重要线索。因此必须请有经验的医生复查胃镜,取足够数量的病理标本,以排除胃癌。
(2)彻底戒烟限酒,慎用止痛消炎类药物。必须服用时,可在饭后服,或加服抑酸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铝镁加等,或选用新型止痛消炎药如,一氧化氮-NSAID、一氧化氮-阿司匹林等。
(3)首次治疗务求彻底。用药疗程要够,胃溃疡不少于6~8周,巨大溃疡(直径2厘米以上)、高龄患者还要适当延长,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轻易更换主要治疗药物。有些患者以为,经过治疗原来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就是溃疡病好了,自动终止服药,这是错误地将症状缓解与病变愈合混为一谈,合理治疗可使多年的症状在1~2天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胃上的溃疡依然存在。任何损伤的修复都需要一定时间,何况是较深的溃疡病变。
(4)加用黏膜保护剂。胃溃疡患者不论使用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等),还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治疗,最好加用黏膜保护剂,包括铋剂、硫糖铝、氢氧化铝、镁铝加、谷氨酰胺颗粒、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能优化溃疡愈合质量,使黏膜层与黏膜下层组织修复得紧密、整齐,国内外研究证明,这种高质量的愈合,不容易复发。
(5)生活规律,情绪乐观,弛张有度,积极锻炼。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已经证明这些“老生常谈”确实能提高细胞与体液免疫,调整内分泌活动,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效果,反之则会削弱这种能力。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