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好医生”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停诊,患者
  • 发布时间:2015-11-05 17:50

  开会太多

  首先我要向我的门诊患者道歉,因为我有时会“临时”被要求参加一些“重要会议”而暂停门诊或是让同事代诊。每次停诊都会让我内疚,因为对有些患者来讲这实在不公平,她们可能是从外地长途跋涉赶来,可能是预约了很久才挂上我的号。其实我也不愿意停诊,虽然看门诊很累,有时还会耽误吃饭和休息,但是对我来讲,这是一周繁忙工作中我最喜欢的时段。和患者在一起,可以让我暂时忘记很多烦恼,不用去面对让人头大的行政事务,虽然累,但是很开心,也有成就感。同行教授见面,我们会相互开玩笑取笑对方,说大家都是“三开”教授,每天忙着开刀、开会、开车。我是院长,因此“开会”排在第一位。所以,别向医生要电话号码,没事也别给医生打电话,不是医生的“机德”比较差,是太忙,正在“三开”中。

  出事的概率大

  我的门诊患者大致可以分为4类,即“二有”:有问题的人,有钱的人;“二外”:外国人,外地人。其中有问题的人占了不小的比例,有些人是有严重问题的。

  我曾经诊治过一个很复杂的患者,跑了很多家医院,没有医生愿意接收她,最后怀着绝望的心情找到我。听了她声泪俱下的诉说,经过详细询问和仔细检查,我最后还是决定接收她。

  我的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接收一个别的医生不收的患者?

  我的回答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如果我拒绝了她,可能就会毁了她的人生,毁了一个家庭(她已经超过40岁,别的医生让她引产,切除子宫)。

  可能是上天眷顾我,最后的结局是完满的,我帮这个患者做了手术,她有了个可爱的孩子,保住了子宫。

  不过我常常想,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我不可能一直那么走运吧?但是,我不能因为害怕出事就拒绝患者的求助吧。

  看门诊等待的时间久

  挂我的门诊号有时容易,有时要等很久。候诊时也可能等待比较久。每个患者心情都是一样的,最好前面的人废话少说,马上结束,但是一旦轮到自己,恨不得和医生谈上一个小时。前段时间,有个患者大概是等得太久心里很不开心,进来就开始哭诉,抱怨我们的管理有问题。我只好先耐心地解释开导,然后才能正式看诊;有的患者会拿好几家医院的检查报告过来,痛说病史,和你长篇大论分析各种国内外文献……请大家将心比心,看专家门诊是需要有耐心的。请放心,看不完门诊,医生是不会下班、不会去吃饭的。

  负面的消息多

  任何一家医院不可能没有投诉和纠纷。一旦有医疗纠纷和投诉,往往矛头会直接指向院长。做了二十几年医生,十几年的业务副院长、院长,我曾经被患者家属骂过,也被患者家属打过,也当过很多次被告。做为医生,这些事情你必须面对,而作为院长,更是责无旁贷。

  只要网络、媒体有我院的负面消息,朋友或领导就会关心:段涛,好像你们最近……再次声明:荣誉是集体的,成绩是大家的,问题是我的,我会改的。

  说“不”是需要勇气的

  看过我门诊的患者都知道,我经常会说“不”!。

  早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拍了X光片会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不”!

  先兆流产做阴超会不会引起流产?“不”!

  保胎需不需要卧床休息?“不”!

  先兆流产要不要用黄体酮保胎?“不”!

  好的,医生,你说了“不”,一旦有问题我会来找你的。

  我已经听到有人在抱怨,说花钱看段医生的门诊,你问他问题,他老是说不要紧。其实,说“不”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撑。我们也都见过另外一些“好医生”:“你这个问题很严重,还好来找我看病,赶紧检查,我现在就给你开药,马上帮你安排手术!”

  创新需要付出代价

  为了患者的福祉,医疗必须要进行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创新往往意味要打破原来的规矩,例如胎儿医学开展要引进国内没有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做法,要改变医生的执业范围。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在创新之前要保障制度先行,规范先行,培训先行,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是游走在规范的边缘。这些年,为了技术的进步,我们率先进行了很多的尝试:VBAC(上次剖宫产此次阴道分娩),宫颈托预防早产,臀位外倒转,自由体位待产和自由体位分娩。观念需要打破,风险依然存在,但是为了患者的利益,我们愿意去尝试。宁愿死在创新的路上,也不愿固守不变。我们的创新不是冒险,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有制度、规范和培训保障的。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不良事件的发生。这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还有同行的支持。只是,在我们遇到困难,在医疗纠纷调解和医疗事故鉴定时,会有同行说,在我们医院不是这么做的,段涛他们这么处理有问题。

  现在,也许你会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医生”了。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医生,我们的医务人员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医院也存在很多不足,这个社会也会让人不满,我们的世界并不完美。但是我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大家都能存善念,发善心,结善缘,行善事,就会得善果。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 段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