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面料,不曾被工业革命打扰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印度面料,工业革命,宝莱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6 10:30
悠悠恒河水流淌了千年,静默地陪伴着古老而略带神秘的印度。包裹少女曼妙身姿的纱丽、触动味觉的美食、惊艳了世人的宝莱坞……不论我们用什么样的姿势打开这个国度,一切都是浓墨重彩,仿佛这里的人们想用尽全世界的色彩。
印度是古文明较早发育的地区之一。泰戈尔曾说:如果把发生的事情都印在石头上,那么,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个台阶上读到许多昔日的故事。只要你侧耳细听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听到过去无数动人的故事。而这些往事中有一条支流必然讲述着与印度历史同样长久的面料。
印度28个省邦都有属于各自的面料语言。泰米尔纳德邦的马德拉斯薄棉格子布,安德拉和奥里萨邦的编织布伊卡(Ikat),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邦的扎染,巴纳拉西的织锦,北方邦的提花,西孟加拉邦的浮雕布(Daccai),旁遮普邦的刺绣和喀什米尔地区生产的羊毛,一直广受喜爱。
和历史一样古老的印度面料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印度成为了唯一能够生产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野蚕丝这全部四种商业蚕丝的国家。棉花种植的历史几乎与印度河流域文明同步。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就存在棉花种植。在已出土的家居用品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针骨和木制主轴,这表明当时生活在该地的人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将棉花纺织成布匹,并制作成衣。不过因为季风气候对远古标本的破坏,现存的面料基本都是17世纪以后生产的。自古印度起,纺织品就与宗教仪式和盛大场合相关联,比如祭司每天都会为圣像穿上服装。中古时代,印度的纺织生产由王朝统一控制,所以一旦某任国王热衷艺术,民间编织也会随之繁荣发展。莫.卧儿王朝开国君主Babur痴迷于种花,曾下令修建了许多美轮美奂的花园。他对花的喜爱也影响了随后几任君王,尤其是Jahangir。这位年轻的君王曾命令艺术家Mansur绘制了100多种花卉。这些画作逐渐发展成后期刺绣的图案。
在工业时代之前,全球性的贸易主要围绕香料和面料。印度生产的面料不仅被用于制作衣物等,还作为进贡佳品,甚至用于交换香料和食物。在马六甲,印度棉织品可以换取胡椒、樟脑、檀香木、中国瓷器、丝绸和金属。不过,印度棉布的真正流行则源于葡萄牙人抵达印度半岛,他们发现棉布贸易比香料更加有利可图,印度棉布这才开始大量输入欧洲。15世纪末,欧洲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印度棉布在欧洲的走俏。
在发现颜料加固剂之前,印度的面料和印染技术一直让外界艳羡。这个被严格保守的秘密,终于使得大不列颠帝国于1613年在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设立贸易站。随后,德国和法国也相继在附近设立了各自的交易站。
历史数据统计,1818~1836年间,由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增加了5200倍。一直向全世界输出棉织品的印度,到1850年,却成为了输入英国棉织品出口总值1/4以上的国家。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印度的棉花加工行业遭受到了严重打击,逐步走向衰弱,日益沦为殖民统治者棉花、大麻、黄麻、蓝靛和羊毛等原料的附庸。
20世纪,圣雄甘地以手摇纺机为号召,用本土手工织布反抗英国机织布,振兴印度土布Khadi。他也一直坚持穿着这种原本为底层贫困人士使用的面料。Khadi最终成了印度独立自由的象征符号。
一切都是心荡神迷的色彩
印度的印染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对印花棉布的描绘或许是关于印度印染最早的文字记录。印度传统工艺以靛蓝、茜草、姜黄、红花等植物为原料,无需化学固色剂就可以染制色泽绚丽且不褪色的布料。印染的成果往往决定了一匹布料一生的命运。印度手工印染品种繁多,包括扎染、雕板印花、刷版印等,其中以扎染与雕板印花最具特色。
印度扎染注重装饰图案并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多运用象征吉祥的莲花,以及象征力量与智慧的大象等纹样。它往往借助于纱、线、绳,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方式扎结后进行染色。通过增加或减少染料控制颜色效果,最终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因此经过扎染的每匹布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
Bandhani就是印度古老的扎染技法之一,主要流传于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常见颜色为黄色、红色、绿色和黑色。它的工艺涉及小扎线和浸染。从面料一角开始,以45°的角度将其卷成细条状,再将它缠紧捆扎成曲线纹,或者将面料多次正反相叠,继而用线扎紧,最后染色形成图案。
古老织物Ikat所用工艺则是印度另一种重要的扎染方式,属于织前扎染。生产Ikat最著名的中心是古吉拉特邦。在Ikat制作过程中,先扎染经线或者纬线,又或者将二者均进行扎染然后织造。用来绑扎纱线的材料主要是树皮或橡胶等天然原料,染料同样也都来自天然作物。
除了扎染之外,雕版印花也是印度一项特色技艺,有些类似中国的活字印刷与版画的结合。技艺精湛的工匠先在木板上雕刻出需要印染的花型。在雕刻好的木块熏上各种染料,重复印刷在面料上,压制成连续的花纹。然后勾勒出细轮廓,最后内部填充颜色。每一次压制都没有底稿,更像是一次有关图案、排列与花型的创作。
染料的原料十分讲究,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是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这些天然材料经过磨碎后与胶状物质混合放置在容器里,增加颜色的附着能力。
传统的生命力延续
印度的传统面料因为纱丽得以经久不衰。纱丽(saree/sari),原本是参加宗教仪式所穿的服装。它由梵语“布料”的sati演变而来,是印度最著名的女性传统服饰。纱丽在远古如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古雕刻、古壁画中早已常见,而如今,宝莱坞的歌舞更将这一飘逸、绚丽的服饰印刻入大众的印象中。
纱丽实际上是一块长约6米、宽近2米的布料,一般由棉、丝、纱、毛等主要面料制成,缀有刺绣、珠宝、亮片。为了避免使用被印度教认定为不洁的纽扣和接缝,纱丽仅以一块布料围裹成形。穿着时配有衬裙以及紧身胸衣,露出两臂和腰部。简单划分,印度东部妇女们喜爱式样简单的白色纱丽,带着精致的金色或者红色镶边。而在西印度,诸如红与黑这样拥有强烈色彩对比的纱丽更受偏爱。
印度光鲜亮丽的服饰背后是古老的工艺传承。哪怕经历殖民与战争浩劫,在印度河流域始终保留了一方传统。从织布、印染,乃至缝制成衣,所幸轰鸣的工业革命没有完全取代这片土地上流传已久的技艺,让它仍能在追逐现代生活的夹缝中生存。
文 Article>颜思思 Sisi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