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学习走向正态分布的阳光大道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英语学习,英语教学
  • 发布时间:2015-12-01 09:24

  【摘要】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部分学生英语学困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关注。本文作者针对出现的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状况,从“以教育真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以文化熏陶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以课堂开放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在缓解并力争杜绝两极分化这一现象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两极分化 情感 文化 开放

   从教20余年,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用心去从事的神圣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对未来充满七彩幻想的、天真无暇的儿童,我们每天不仅在为他们付出,更在享受着由他们带给我们的人生情趣。温家宝总理与首都儿童见面时曾说“有爱,才有教育,才有道德,才有一切。”我们只有用心去爱我们的事业,去爱我们的工作,去爱我们的学生,以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真情去打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缓解,乃至杜绝两极分化过早在小学阶段发生的现象。

  2008年秋开学,我新接手一个五年级的班。这个班的孩子异常活泼好动,多数没有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再加上英语老师更换频繁,因此接手初期颇感费力,难以上手。班上经常拖拉作业的总有那么十几个人,每次默写不及格和六十多分的也有十三四个,练习册上最简单的题型如连词成句、情景配对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完成时也存在问题。当时摆在我眼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以最短的时间解决这部分孩子的英语学习困难问题,尽我的做大努力将两极分化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以教育真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1.1 诚心工作,感染学生

  作为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每天以健康、积极、愉悦、激昂的情绪走进课堂,诚心面对我们的学生,是我们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升英语教学品位的前提。从教20余年来,不管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总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以优雅的服饰、饱满的精神、激扬的情绪、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走进校园,走进办公室,走进教室,走进学生的心田。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学生喜欢跟我交流,喜欢我走进他们的课堂,喜欢看着我远去的身影,喜欢以我的价值观来评论他们周边的人和事。在办公室,他们能看到我对教学工作孜孜追求的身影,在课堂,他们能体会到我对教学投入的真情,在言谈中,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关切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我对教育工作的诚心,才打动了一个个纯真的心灵,促使他们深深地爱上我所教的这门学科。

  1.2 热心帮助,成就学生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在一次次实践中伴随成功的体验而产生和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激情,就必须促使每个学生的每次的英语实践活动都能走向成功,让每个学生真正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受。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价值引领,造就一个积极的、团结的、互助的、互赏的学习团队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当学生个体失败时,就不会有歧视的眼光,才会伸出的一只只援助之手,失败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学习团队的援助;当学生团队失败时,就不会有气馁的表现,才会自然生成相互探讨的合作氛围,才能真正形成团队学习的合力。其次,才是教师的学习指导、疑点点拨。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任何一次辅导与帮助,都必须建立在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我们不能喧宾夺主。

  1.3 真心关爱,感动学生

  爱是教育的源泉,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倾注真心、真情与真诚是师爱的表现。第一,要在尊重中关爱。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关爱是理性的。对于学生的尊重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处处维护学生的尊严,帮助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绝不能出现体罚、辱骂、冷落、嘲笑学生的现象。只有充分的尊重学生,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第二,要在宽容中关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孰能无过?教师的关爱是博大的,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处理学生的任何过错,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内心里去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施爱的目的。第三,要在倾听中关爱。倾听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交往的技能。教学作为人与人互动生成的过程,倾听便成了一种教学的技艺。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重要手段。第四,要在赏识中关爱。一颗闪闪的星星,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赞赏的微笑……常常被我们的童心放大,彰显神奇的效果,温暖了他们的心窝,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之门,扬起他们启航的风帆。这牢牢地烙印在儿童的心灵之上的爱,将永远激励着他们,也许终身不忘。

  1.4 有心“投资”,激励学生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面对的是稚嫩的儿童,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施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一方面我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常常会准备大量的“道具”,以满足学生课堂学习、交流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常常会准备一些“奖品”,以满足学生获得成功时的奖励需求。所以,不富裕的我会从我每月薪水里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教学的“投资”,不求汇报,但“利润”颇高,不知激励了多少学子迈向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2 以文化熏陶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承载着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心理和性格等因素。因而,英语的教学就不只是语言技能的习得,也要增强文化习得的意识。

  2.1 环境中营造英语文化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育人的功能。利用环境承载英语文化的途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环境。在我校各种校园宣传用于均采用双语--汉语、英语,能让学生的在学习和生活空间里感受更多的校园英语文化。二是教室环境。班级建有英语角,每逢西方重大节日,各班都能通过环境布置让学生亲身感受西方的节文化。比如,圣诞节,教室门窗上张贴了圣诞老人的图片,室内一角会布置圣诞树等。

  2.2 活动中构建英语文化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在学校大型文艺活动中组织学生表演“白雪公主”等英语童话剧,英语谚语运用交流会,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英语语言技能,更感受到英语文化的内涵。同时组织开展各项英语竞赛活动,人人参与,个个感受。让学生在英语书法比赛中,体会英语文字的独特之美;让学生在英语朗读比赛中体会英语语音语调的独特韵律;让学生在英语故事比赛中体会西方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英语歌曲比赛中领略西方民族风味;让学生在英语课本剧、童话剧中感受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

  2.3 课堂中渗透英语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英语文化渗透的主要环节。我常常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简要布置课堂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文化的渲染中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教5AUnit4Halloween这一单元前,我会让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深受西方儿童喜欢的万圣节这个节日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去超市、商店或淘宝网去购买万圣节进行环境布置所需物品,寻求劳技课任教老师的帮助,在劳技课上和孩子一起制作南瓜灯。前期工作完成之后,等教授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将购买的和制作的万圣节装饰品带到学校用以教室环境布置。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前热身活动、浓郁的文化氛围,孩子们在学习Halloween这一课时特别能入境、入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我还利用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带着学生一起感受、参与、体会深受孩子喜爱的万圣节的各项传统游戏活动,例如Trick or treat,Bite apples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Halloween的认识,也极大的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我也常常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中西对比中感悟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教授6A Unit7 Christmas这一单元时,我除了让学生感受圣诞氛围,进行环境布置和渲染外,还特别告诉学生中西方在接受礼物时的不同表现,让学生知道在西方国家当别人送你礼物时,要先表示感谢,然后要当面打开礼物并表示对礼物的喜爱等。

  3 以课堂开放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即:“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们有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填满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看来只有构建充分开放的课堂,才能把英语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才能有效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

  3.1 教学目标的开放

  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上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这就是开放的目标体系。既要有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要有过程方法方面的要求,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在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时,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总要求,同时也要有在目标达成方面的短期要求和长期要求。

  3.2 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教材所呈现的也只是一个例子。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补充。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学生表达的实际需要的现象,教师就要根据培养目的以及学生表达需要,将教材内容作适当补充。《牛津小学英语》5B Hobbies一课中,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业余爱好纷纷举手提问:“Miss Xu,收集硬币怎样说?”,“Miss Xu,饲养金鱼怎么说?”……因为生活中学生的业余爱好是多样的,教材中呈现的一些短语不能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我便补充了“collect coins,keep goldfish”等短语。学生还学得真带劲儿,整个课堂就这样在开放中显得生动活泼,课堂氛围真可以说是热火朝天!课后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有人说英语教学是让我们的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在我看来,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需要表达情感的愿望。在一种欲表达而却又“无能”的时刻,哪怕你是用最机械的方法--直白的阐述,教给他们,这都是会令学生赞赏的,因为他们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急需眼前的知识,此时,知识便成为他们渴求的,因而也是最愿意接受。这也正是目前人们所强调和重视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其次是学科的融合。要让静止单一的教材立体化、丰富化、生动化,我们要把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这样不仅丰富教学的内容,也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5AUnit9Shapes这一课时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图形规律,说出下一个形状是什么的练习题,提供几幅含有不同图形组成的画面,让学生找一找画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形状,每个形状有多少个等。将英语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将数学思维引入英语课堂,有效拓展学生英语学科的空间。画画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美术技能相结合,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能拓展学习的内容,拓宽学生英语交流的空间。如《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9 Shapes,在教完“square、star”等形状单词后,让学生拿起画笔,开展“小小设计家”活动,学生用所学的形状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房子、动物等,画技虽不算高,但个个情绪高涨,很投入;人人积极思维,很有创意。在随后的作品介绍中,虽不是很流利、很准确,但都能积极尝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的作品,心情十分愉快。

  第三,在自学和实践中拓展。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课前的自学和课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拓展学习的内容,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比如在教6A Unit6 Holidays这一课时,我会让学生自学B部分出现的节日名称,写出各节日对应的中文,初步接触节日名称的读音。我还让学生上网查阅各种节日所在的具体日期,以及在这些节日中人们经常做什么事,回忆自己去年是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等等。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工作,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就有充分的说的素材,人人都乐于尝试将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用英文进行表达。课后我又让学生写一写他喜爱的某个节日,并挑选一部分同学的习作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讲。

  3.3 教学过程的开放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该是具有动态生成性的开放过程。要让课堂具有动态生成性,其关键就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有真实的交流活动。英语作为一种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思维等方面内容的工具,离开了真实的交流活动,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而“人”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方面真实的课堂会有多种可能性的活动结果的存在,教师要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另一方面伴随教学活动进程的推进,学生的思维、情感等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可见,课堂教学的进程不应当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现实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对教学进程做出调整,而不应让课堂成为出演“教案剧”的舞台。

  3.4 教学手段的开放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寓教于乐,让课堂灵动起来,富有生命的内涵。

  第一,利用直观,深切感受。如在教学一些水果的英文单词时,课前事先准备好这些水果的实物。如苹果、桔子、香蕉等,通过句型“What’s this?It’s a/an...”。直接教授这些单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这些实物的单词,既通俗易懂,又效果明显。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英文单词之后,我又将这些水果装入一个布袋中,组织了“摸一摸,猜一猜”的活动,让一名学生只用手摸一摸水果,猜测所摸到的是什么水果,同时以“Who can try?”组织其他同学参与到猜测活动之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运用句型“What’s this?It’s a/an...”,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单词。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极为高涨,兴趣特别浓厚。

  第二,借助媒体,增强体验。我校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班班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各科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通过课件制作、网络资源利用等方式,将学生置于视听的动感世界,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和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时,我邀请办公室的老师和一些学生拍摄外景制成短片,在短片中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也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一群孩子在展厅大声喧哗,几个孩子在草地上追捕蝴蝶,几个孩子在爬树,几个孩子在池塘边戏水等。在学习了标志语之后,我适时播放这一段视频,让学生找一找其中不好的行为习惯,并举起身边的标志牌提醒片中的主人公:“Danger!Keep off the grass.No climbing!No smoking!”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很好的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丰富活动,提高兴趣。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英语教学的入门阶段,采用单一的直接呈现新词,反复朗读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适应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所以我在英语教学中会注意运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童谣、歌曲、游戏和故事是我在课堂上运用的最多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操作起来很方便,而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4A Unit7 It’s late时,我就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粉刷匠”的旋律带领学生巩固句型:What time do you get up?I get up at six thirty-five.What time do you have breakfast?I have breakfast at seventen.What time do you go toschool?I go to school at seven forty.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I go to bed at eight forty-five。

  3.5 教学评价的开放

  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统筹兼顾“三维目标”,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要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交流。要以会不会提出问题,会不会思考,善于不善于应用英语表达,懂不懂得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主动不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乐不乐于参与英语活动等为评价的内容。在评价方式方法上也要注意开放性。重复用“Good!”等来表扬学生,久而久之,恐怕学生也麻木了。笔头测试中机械的识记,很难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要从多角度、多渠道、多维度开展激励性评价,要把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有机结合。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与不同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当学生的发音很标准时,我会赞赏:“Good pronunciation!”当学生用漂亮的语调朗读课文时,我会用:“I like your intonation.”给与表扬,当学生模仿朗读一个单词或句子出现问题时,我会用:“Never mind.Try again!You do better this time.”这样的话语来鼓励他。每周五下午,我会针对所教班级孩子一周的整体表现,选择几个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赠送表扬卡,这些孩子不一定是学习的佼佼者,只要通过一周的力,在某一方面有明显进步的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卡片。虽然表扬卡只是我用买来的彩色卡纸自制的,但是学生都以能得到卡为荣,回家以后都会很自豪的把我写在卡上的话读给家长听,然后会很小心的收好在自己的抽屉里或盒子里。对于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我一直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父母、学生自己和老师一起参与评价。例如要求预习某一篇课文,我都会有详细的预习要求和预习作业,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之后,家长和孩子双方根据完成的情况分别给与星级评定。

  总之,我们对每个孩子的情感关爱与学习指导必须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以新的理念指导、处理教学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让孩子享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拥有更广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会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快乐。这样,就能有效解决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让英语教学走在正态分布的阳光大道上。

  许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