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初中生物,教学,义务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2-01 09:32

  1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提倡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都享受的公民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必要时要采取因材施教,给优秀的学生更多的空间,但也不能忽视学困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有所改变,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式学习,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与继承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观察与分析,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或合作等方式的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合理的探究结论。探究时,教师的适当提示、引导与归纳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探究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体会知识产生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得到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同样多的思考机会,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1.2 利用科学的实践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自古以来,实践就被说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让学生不在机械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实践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先通过提问或者是学生自愿回答的方式,让所有学生知道这一次课需要的材料用具,然后告知学生实验的原理以及制作玻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的进行实验,这样取得的效果一定会比单纯的老师讲解和操作取得的效果更好。学生亲手操作,记忆会很深刻,更形象,学习兴趣会更高。

  13 以复习已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同学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多数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概况,从学生知道的知识入手,引入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对刚接触到生物学的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生物”这一章的内容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哪些是生物,自己知道的生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第一节的内容“生物的特征”。做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新课程的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 多了解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着手讲述,有利于激发同学们更高的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十分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动机等个性积极性,这就需要多了解学生。例如,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的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要让学生想想自己喜欢的花是什么颜色,有什么样的味道,为什么有的花有艳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而有的花则没有,植物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样的意义;学生都喜欢吃哪一些水果,这些水果是从哪儿来的,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来学习这一节的内容。花果都是学生常见的事物,学生对这些事情并不陌生,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兴趣。

  1.5 其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用不同的新课导入方法。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想法,明确教学目的,只有以这些为前提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学生原本就很关注,也很感兴趣的内容时,就使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在教师熟知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大多数人的经历的情况下,使用经验导入的方法;在精选复习题时,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有联系的“支点”,能够引起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这时使用旧知识的导入。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能够用的导入方法是很多的,但是,应用时要以实现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进度,并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原有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为目的。

  2 如何减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全面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变得内向、缺少自信、缺乏活力……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新课程改革,首先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地保障,并在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在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2.2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2.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例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怎样来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时,怎样采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剩余的学习过程就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2.2.2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或者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学以自用。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知道,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实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是很快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某种技能后,要进行及时的训练,不然很快就会遗忘,要在懂得理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才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是向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用兵,那也是不行的,最终难有其成就,所以在教学中,反复的实际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2.2.3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认识所学事物的价值,并对其产生积极地情感反应,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可采用欣赏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安置好学生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例如在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海底世界、动物世界等短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生物形态万千,各有其特点,颜色不一,看起来充满生机,又都很美,从而想要更多的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也许从前爱折花踏草的同学,在看了短片之后,也会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

  2.2.4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选择好探究课题的情况下,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学习知识,从而形成技能,实现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与自行发现。例如在学习探究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只需要将学生分组,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如何才能探究出鱼鳍的作用,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自行发现的目的。

  2.3 如何使学生学得主动、活跃,而且记忆深刻

  在课堂上,教师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状态。对于不同的知识要采用不同的传授方法,要尽力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在不经意之间就学到了知识。适当的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不宜采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需要实际记忆的内容,尽量别让学生死记硬背,要灵活记忆,或者找相关的题目给学生做,从而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强化,新课改以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说不考试,而是考基础的、实用的、与生活相关的、接近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不能让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一节课的内容就是一节课完成,不能提到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完成,否则学生会学得很累,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好,相反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学得轻松,并且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2.4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2.4.1 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的信任度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以和谐幽默的语言感染课堂,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个人的喜怒哀乐在进入课堂后,要随课堂教学节奏,随学生的情绪而变化,俯下身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和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让学生感觉可敬可亲,但又有点儿害怕。将知识用明晰动听的语言象油侵入白纸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能力像春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给学生。

  2.4.2 重视教学语言的表达与优化

  就知识的传授来说,教师不是把科学家发明和概括出来的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或者给学生讲解知识时,尽量使用专业的语言,但是又不能让学生觉得你说的东西很深奥,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层次说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进行知识的讲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

  2.4.3 讲究自身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又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虽然最初这是从遗传的角度说出来的,但是演变到今天,这两句话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说,父母的教育和行为一样影响着子女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随时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学生面前,应该处处为人师表。

  2.5 从学生的角度,如何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2.5.1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

  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不懂的知识点要积极地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对于探究性的知识点,要在懂得理论的前提下认真的实践,不要求一下学得最好,但是一定要做到越来越好。

  2.5.2 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全面发展自身

  新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注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一代,应当努力学习各类知识,从各个方面发展自己,争取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2.5.3 用科学的态度成就未来

  学生的学习,首先要说的是一个态度问题,学习和做事一样,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有所成的先决条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邯郸学步,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精神,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并且学生要把学习放于首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造就美好的未来!

  2.6 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域的差异,学校自身的条件,还存在其它的问题。比如说,学校没有资本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导致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会有很大影响,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假如说要让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但是学校没有显微镜,教师可以把显微制成教具,给学生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又如需要给学生观看影片,但是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校园内观看一些植物、小动物。每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所以学校各方面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不过,学校和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生着想,尽量使用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赵毛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