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的另一个情结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刘国梁,高尔夫
  • 发布时间:2015-12-02 15:16

  叱咤乒坛的刘国梁也有温柔的一面,他用自己的智慧打造着女儿的高尔夫梦。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有一对双胞胎爱女,今年5岁。姐姐叫刘宇婕,妹妹叫刘宇彤,小名分别是赢赢和一一。妈妈给起得小名,寓意明了:先赢球,再拿第一。

  很多运动员升级为父母后有个情结,不希望子承父业,因为他们不忍让孩子体会其中的艰辛。可刘国梁与众不同,在他看来,竞技体育固然残酷,但如果总是赢的话,也就不会觉得残酷。他说:“通过自己努力征服世界的感觉很美好,只是有这种感觉的人不那么多。”

  刘国梁是宁愿用十次失败换来一次成功的人,希望女儿们能从小感受体育带来的独特魅力,继承和发展与体育的这份情缘。

  我的光环是她们的阴影

  2013年底,这份情缘生根发芽。

  那时,刘国梁带队在常州参加直横大战,妻子王瑾带着3岁半的女儿们去高尔夫球场与绿草地亲密接触。赢赢拿起塑料杆,用力挥杆,打空了,原地转圈的她有些不甘心,继续打第二杆,小白球仍顽固不动。再来第三杆,一声脆响,球飞到几米开外,小家伙人生的第一杆就此挥出,兴奋得连蹦带跳,在一旁的妈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王瑾将视频传给刘国梁,每次回看,刘国梁都开怀大笑。

  从那以后,只要刘国梁去打球,总会带着一对女儿。就像自己5岁时,父亲刘占胜让妻子抱着刘国梁,去看他怎么在白色小球的世界里叱咤风云。“我那时不懂,就看着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乒乒乓乓,打来打去”,久而久之,刘国梁萌生了好奇的念头,直到产生渴望,情定乒乓。

  最开始,刘国梁只是觉得在蓝天下畅快奔跑,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纯真的幸福。但善于观察的他渐渐发现,拿着球杆的两人都是晃晃悠悠的,赢赢打着球的几率要高于妹妹。一一老打不到球,就心生厌烦,再让她握杆都是难事儿。于是,姐姐练球时,一一爱躲在空调房里,唱歌跳舞表演节目。

  “小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着急为什么姐姐总能打着,别人夸姐姐打得好,自己总是打不着,就渐渐没兴趣了”,刘国梁知道,别看是双胞胎,在兴趣爱好上,姐妹俩走上了两条路。

  “总想学些姐姐不擅长的,比如能打几下乒乓球了,就总爱给老爸显摆。走到哪儿都夹着爸爸给她的国家队的拍套,不识字的她指着国旗告诉姐姐:‘你看,这是中国乒乓球队’!”整天泡在乒乓球馆里的刘国梁想到一幅画面:自己从5岁起就天天训练,转型做教练后,天天看着马龙、张继科练。如果一一选择打乒乓球的话,回家后还要再看小家伙的一招一式,“我会有一种疲惫感,没法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她”。想得太多,有时也是一种烦恼。

  刘国梁可以预想到,如果女儿拿不到世界冠军,媒体拿她的父亲做参照,“这样的声音会给她造成不利的环境”。如果不在高高帅位之上,只是一名普通的父亲,选择乒乓球未尝不可,可正因为特殊的位置,刘国梁只想让孩子们单纯地体会打乒乓球那份纯粹的快乐。

  刘国梁知道,自己在乒乓球运动取得的成就已是极致,女儿再努力,也无法再超越。“竞技体育没有一点虚假,但凡别人有一点照顾,对她都是种危害”。他不想让孩子未来接触本不该属于她,又摆脱不掉的烦恼。

  刘国梁的大满贯梦

  发现大女儿赢赢在高尔夫球上的天赋后,刘国梁喜上心头。“让她打高尔夫,有几个好处。一是高尔夫挑战性大,规则特别严,犯一点错就会被DQ出去。其次,打高尔夫没有裁判,要求必须诚实,这其实是在自己跟自己斗”,学会诚实是刘国梁想让女儿走上球场、走进人生课堂要学的第一课。

  不过,铁帅也有私心。十多年后,女儿会有小世界,坐下来跟老爸慢慢聊天,对刘国梁来说恐怕是种奢望。如果有高尔夫架桥,至少有父女共处打球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刘国梁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了豪言壮语:“培养赢宝获得高尔夫大满贯,是我下半辈子的梦想。”是调侃,还是志向?“我在用调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人生顺风顺水的刘国梁喜欢挑战。在高尔夫方面,非专业出身的刘国梁只是个玩家,乐在其中。

  刘国梁带着赢赢参加跨年龄的少年组别集训,在家里架起简易球场,爷儿俩挥杆比拼,一试高下。如今,送女儿去什刹海体校,找专业的教练从基础抓起,梦想不能只说不做。

  别的小朋友依偎在父母怀抱,享受着旋转木马和冰激凌的斑斓童年,赢赢在32摄氏度的炙热太阳下琢磨切球和推杆。一旁观战的刘国梁说:“她从来不喊累,偶尔会闹闹情绪,这时要用新鲜的东西刺激她。比如她喜欢比赛,喜欢挑战。”

  这性格极像小时候的刘国梁,“从小我就喜欢挑战,越有挑战的东西,越能激发斗志和激情”。

  以刘国梁的地位和身份,为女儿们从小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困难,可他不愿意让孩子坐享其成。他一直跟妻子在讨论是否有必要让女儿这么小就体会打球的艰辛,希望给女儿创造更好的平台,将来在社会上做出有自己标志的成绩。“如果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去要求她,对手就会给她教训;如果家长不狠心教育她,社会就会给她惩罚,那是真正的残酷”,刘国梁拿捏着分寸。父母和家庭的要求再残酷也是温馨。只有经历了这些磨练,走上社会,才会赢得别人的掌声。他在琢磨:不能光顾自己优秀,忽视了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们很努力,取得了些成就,但孩子如果对体育一窍不通,那会很悲哀。未来有一天,别人看到我,会说这是打高尔夫球的赢赢的爸爸”,这是刘国梁对未来自己成功的定义。

  赢赢不爱撒娇和叫苦,体重要比妹妹重将近10斤,结实、爆发力强是她打高尔夫球的优势。

  5月初,妈妈给赢赢报名,参加了什刹海体校6-8岁少年组比赛。尽管不属于这个年龄段,但刘国梁夫妇想让孩子体会踮起脚尖能试着够目标的滋味,让赢赢尽早体会这是比赛,不是游戏的感觉。

  比赛规定,所有选手要自己走9个洞,不能上车,否则会被DQ。担当球童任务的王瑾看女儿太小,想让她上车,可赢赢摇摇手,示意要自己走。在边上当观众的父亲把心疼留在心里,骄傲写在脸上。

  打出54杆成绩的赢赢走下场,“我打第几?是不是第一?”一旁的王瑾给了女儿最大的鼓励,“赢赢当然是第一!”赢赢带着零食和礼物,转身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赢赢好强,这是做一名运动员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刘国梁透露,赢赢不管在幼儿园还是打球,都要求父母或老师给她评分,“只要不是100分,她会擦掉分数,继续呆在那儿。没有推进球,她会一直推,有时着急会哭,直到推进去为止”。

  文 梁丽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