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剥夺的“荣耀”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兴奋剂,奥运会
  • 发布时间:2015-12-02 15:30

  在奥运会上全面实行兴奋剂检查,始于1968年。瑞典的现代五项选手汉斯·利延瓦尔在射击比赛之前为了克服紧张心情,喝了两杯啤酒。尿检结果显示,他体内的酒精含量超标,其个人名次被取消,瑞典队也不得不交回团体铜牌。

  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3年多,当年拿到女子铁饼铜牌的李艳凤被告知,她已变成银牌获得者,原因是俄罗斯的皮夏尔尼科娃在伦敦奥运会前两个月的药检没能过关,消息被披露,因此她的奥运银牌被剥夺。

  最近二三十年,有过本·约翰逊1988年奥运金牌被剥夺,世界纪录被取消,“百米飞人”身败名裂;有过马里昂·琼斯2000奥运会包括3枚金牌在内的5枚奖牌被没收,并因在兴奋剂调查中做伪证而锒铛入狱;有过兰斯·阿姆斯特朗失去环法七连冠头衔,“美国英雄”走下神坛。不只一位国际顶级大腕儿因沾染兴奋剂而名誉扫地,皮夏尔尼科娃的名气实不足以掀起太多波澜,不过是奥运奖牌被剥夺者的名单上又添加了一个“新人”而已。

  在奥运会上全面实行兴奋剂检查,始于1968年。

  在这一年的墨西哥城夏奥会上,总共667例尿样检测中出现了第一例违禁者汉斯·利延瓦尔。这位当时27岁的瑞典人在现代五项男子个人赛中名列第八,与队友合作取得团体季军。检测发现,其尿样中的酒精含量超标。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位同学在射击比赛之前为了克服紧张心情,喝了两杯啤酒。这在如今看来或许要算情节轻微,但当年作为奥运史上的第一桩药检阳性案例而被记录在案,他的个人名次被取消,瑞典队也不得不交回团体铜牌。

  不过,因一位成员兴奋剂违禁而取消团队成绩,使所有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样的处罚措施后来也引起争议。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琼斯服用兴奋剂事实已定之后,美国队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和4×100米接力铜牌都被剥夺。受到牵连的几名运动员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并在2010年得到判决,她们的奖牌得以保留。但这一结果在学界依然有争议,毕竟那两项奖牌无法剥离琼斯所带来的“贡献”。

  相比之下,在另一类团队竞赛中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好处理得多。2004年奥运会,德国队获得马术团体障碍赛冠军。赛后,团队成员之一比尔·鲍姆坐骑“淘金王”药检阳性。处罚措施是取消违禁者本人的成绩,团队成绩依照另几位成员的表现重新计算。结果,获得第二的美国队拿走金牌,整体实力强大的德国队虽少了一匹马的成绩,依然获得了铜牌。尽管比尔·鲍姆本人辩解称使用药物是为治疗马匹皮肤病,并不能提高竞技成绩,但违规事实已在,他不得不付出代价。倘若没有违禁,这位斩获各类比赛冠军无数的国际顶级骑手本可以连续五届奥运会夺金而载入史册。

  “严格责任”规则之下,即便误用兴奋剂,也一样受罚。奥运史上第一位被剥夺金牌的运动员其实就挺“无辜”。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16岁的美国加州男孩迪克·德蒙特以百分之一秒优势抢到金牌,可赛后药检阳性。德蒙特自小患有哮喘,长期服药。入选奥运阵容后,他被要求填写了一份表格,列出平时服用的药物名称。通常,队医需要检查核对运动员所服药物中是否含有国际奥委会列出的违禁物质,一旦发现,要么给运动员不含违禁物质的替代药品,要么提前提交药物申报。可美国游泳队队医没去认真履行职责,德蒙特也不知道自己服用的药物中含有违禁物质麻黄碱,还按着平时习惯吃药,然后参加了比赛。药检结果出来之前,德蒙特已经领取了金牌,之后又以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身份参加了1500米自由泳预赛并顺利晋级。但很快,他就被告知药检阳性,决赛资格被取消,并被剥夺此前获得的400米自由泳金牌。

  1996年,德蒙特对美国奥委会提起诉讼,认为他们当年没能履行应尽的义务,导致自己被作为“违禁者”而遭受处罚。2001年,案子以和解告终,美国奥委会公开承认德蒙特并非有意违禁,以还其清白。不过,国际奥委会拒绝给德蒙特平反,原因是担心这个口子一开,会引来各种“平反”的要求。

  事实上,不少违禁者声称“无辜”,过后却被证实那是一派谎言,比如琼斯和阿姆斯特朗。

  罗宏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