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农民,电子商务,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12-08 11:54

  产业扶贫的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早在2013年,陇南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因为在微博上推销“成县核桃”走红网络,“成县核桃”通过网络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步入“网销时代”。通过网络将全国各地的买家和“山大沟深”的陇南的农特产品建立联系,帮农民把优质农特产品卖出去,核桃县长让陇南看到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2013年底,陇南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特产品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助推陇南扶贫开发进程。截至目前,陇南市已经开办了6000多家网店,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40元,帮助1.7万人就业。

  陇南的经验正在被更多的县市借鉴,通过网络使得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不仅培育了马铃薯、中草药、经济林果、草地畜牧业等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而且探索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主题的利益联结机制。2001年以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产业扶贫贡献巨大。

  “互联网+”时代的陇南电商扶贫

  65岁的花椒种植户杨云开家住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把自己挑选出来的花椒,送到当地花椒专业合作社,这里给出的收购价格比直接卖给花椒商要高不少。而在十几公里外,不到30岁的年轻设计师徐涛则坐在一间不大的工作室里,给汉王镇等几个乡镇的土特产品设计用于电商销售的统一包装标识,希望能让乡亲们的土特产在网上畅销。

  这是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陇南是甘肃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虽然生物资源丰富,核桃、花椒、油橄榄等农产品类型多样、品质优良,但由于种植分布零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卖出难”问题突出,当地群众守着富庶的物产却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富庶的贫困”严重制约当地脱贫步伐。

  针对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但规模小、分布散的实际,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识到电子商务或是破解这一制约瓶颈的“蹊径”。自2013年7月开始,当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村入户速度,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网店+物流快递”的新型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为群众提供在线交易、代购代销、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特色农产品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大大小小的网店和电商扶贫点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在卖出中做挣钱的“加法”,在买入中做省钱的“减法”,让农民双重受益。

  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甘肃省陇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据国务院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电商扶贫”模式首次上榜。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经过两次专题调研,今年1月,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2015年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在大会上介绍了陇南电商经验,目前,陇南市扶贫办已经在陇南9县区普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在450个贫困村创建了一批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截至2015年8月底,陇南全市网店达到6837个,网店销售总额8.9亿元,带动了1.7万多人就业,通过开展电商扶贫,贫困人口纯收入人均增加306元。

  据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介绍,目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可观。移动网购消费增幅最大的100个县中75%位于中西部,亿元淘宝县中,国家级贫困县21个。“电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表示,电商扶贫的思路实际上是“消费扶贫”,通过有效建立贫困地区资源独特的产品与外界买家的沟通,扩大外界的积极消费,从而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全国贫困县网店销售额超过120亿元,而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贫困县由2013年的11个增长到21个。依然有问题困扰着迅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今年8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国电商扶贫的主要力量还是大型企业和政府。”曲天军说,农村存在的问题多集中在交通、物流、网络覆盖及质量标准不够完善等方面,这需要大型企业的积极帮扶和政府的全力支持。

  企业开创“造血式扶贫”新模式

  沁县是山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财政收入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6元,没有煤炭和重工业使得沁县财政拮据,百姓致富困难,是名副其实的穷县。然而,沁县水资源丰富,空气、水、土壤无污染,非常适合发展有机蔬菜产业,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

  因此,在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背景下,沁县县委、县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将发展有机蔬菜产业作为沁县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全县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蔬菜,尤其是发展设施蔬菜,目前已发展设施蔬菜2.5万亩。然而,现有的多数蔬菜基地面临技术不过关、标准不统一、市场不对接的问题,经济收益较少,迫切需要引进蔬菜种植和运营的专业公司。

  据了解,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长期致力于扶助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对接龙头企业,推动扶助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以帮助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是协会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帮助沁县引进的“嘉盛农业沁县百万亩有机蔬菜项目”就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

  “嘉盛农业沁县百万亩果蔬产业项目”计划在5年内建成50万亩左右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及相应规模的配套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果蔬产业基地。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沁县及周边区县20万以上的农民脱贫致富,参与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作为蔬菜产业的领军企业,嘉盛农业具有多年积累的蔬菜生产核心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和丰产丰收,并可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打开蔬菜销路,通过带动农民参与,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项目快速扩展。本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由嘉盛农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培育、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加工、统一仓储物流、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市场销售,进行全产业链运营,合作社组织农民在公司技术指导下负责生产环节。这种模式确保了蔬菜达到绿色、有机产品的标准,实现了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现金捐赠,而更应该在一些困难的地方做投资,带动就业,上缴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的成长,促进当地人观念的转变。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扶贫。”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如此表示。

  要真正做到彻底脱贫,就要实现从单向“输血式”公益,向提升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公益转变。此前,中央政府已下发文件要求各地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探索金融扶贫模式。

  越来越多像嘉盛农业这样的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模式创新和产业集合,从单向“输血式”公益,向提升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公益转变。嘉盛农业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全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开创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新模式,这些新的公益理念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肯定。

  对于产业扶贫,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表示,希望这种“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能够复制和推广。除了向杨建国这样呼吁创新公益模式的企业家之外,也有不少企业家提出,要把利润和价值重新返回到公益事业中去,形成一批以公益慈善为职业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欧美十分流行,其通过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可以盈利,但不以盈利为目的,且获得的合理利润全部用于公益,将输血变成造血。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虽然各地产业扶贫项目成功案例很多,但是,多年扶贫过程中产业扶贫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像陇南电商扶贫和嘉盛农业产业基地扶贫的模式并不是不可复制,但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金融项目部主任蒋任重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为贫困地区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引进一个有能力拉动这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两个前提基础之上,再调动金融的资源、科技的资源和其他的资源来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首先地方得有产业,比如我们农业扶贫项目,项目所在地是个贫困县,它适合发展生产产业,你不能说那个地方根本不适合你去搞,那肯定不行的。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是不行的,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的搞是搞不起来的,一定得有一个龙头企业,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扶贫协会的扶贫项目都会有个龙头企业牵头来带动”。

  事实上,国内多年的扶贫经验验证了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目前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方式有很多,但为什么目前将产业扶贫作为一个重点呢?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认为,一些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这几年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在推进,而且成绩比较突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但是,产业扶贫的难度也非常大,有的地方有产品没资金。有的地方有人力没技术。因此,产业扶贫应该可持续发展。孙小兰建议,特殊地区应该有特殊政策,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机制。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该让企业和农户都成为受益者。而不是某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大力培训贫困农民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因素,首先,强化搞好9年制义务教育。其次,加强现有农民的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让农民成为“明白人”,并有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

  脱贫减贫要取得长效,发展致富产业,形成造血功能必不可少。来自贵州省江口县偏远大山里的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再炼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鱼良溪村山高路难,村民收入微薄。如今,通过发展以大棚果蔬为主导的种植业和中华鲟鱼、虹鳟、大鲵等特色养殖业,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5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产业扶贫,还可探索以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以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汪三贵说,资产收益扶贫以产业为平台,将自然资源、农户自有资源以及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化,由经济实体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并将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农户,从而达到持久脱贫的目标,可为我国实现脱贫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很多贫困县都在搞产业扶贫,力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这些扶贫中,有些是切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因而取得了成功,但失败的亦不在少数。一些地方,看到百合等中药材需求高,于是拍拍脑门就把该产业列为当地重点扶贫支持产业,因没有经过认真调研,一方面并不知道百合到底是否适合在当地生长,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意识不强,生产出来的产品缺少销路,最后损失惨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产业扶贫委员会主任林嘉騋认为,“产业开发一定要看准,不能说上就上,一定要有特色,千篇一律就没意义了。”

  “随着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扶贫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未来扶贫方式会更多地在三个方面发生变化:一是更多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二是更多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产业式扶贫转移,三是更多地从悲情式扶贫向快乐式扶贫转型。这几个转变归根结底都是要让扶贫从一次性变为可持续性。”林嘉騋说。

  “看到一些地方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搞产业开发,却没有成功,我非常心痛。”林嘉騋认为,没有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视野不开阔、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成为主因。

  事实上,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部门在扶贫中愿意“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造富造典型比扶持困难群众更容易出名”,这种政绩观加剧了“扶弱不如扶强”现象。

  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宝华认为,在“政绩冲动”左右下,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后想尽快见到“扶贫效果”,认为帮扶贫困农户效率不高,而扶持部分种养殖大户或龙头企业则可以明显壮大当地农业经济规模,更容易获得上级重视,“扶弱不如扶强”由此产生。

  郑宝华建议,首先要加强调控,合理布局,避免“一拥而上”。其次,扶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要优化人才环境,人才是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为进一步优化连片特困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各地应积极拓宽各类科技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对科技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为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外出群众回乡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群众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变“输血”为“造血”,探索开发式扶贫新路。

  文|《小康》记者 郭煦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