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城”南宁:力推旅游业跨越发展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旅游业,南宁,少数民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8 13:51
近年来,南宁市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文件精神,以建设“中国绿城”为主线,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南宁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邕江添雨涨,绿绕万家春。四野重烟晓,两堤叠浪新。波涵天上下,光映日浮沉。极望天无际,乘槎好问津。”清代诗人刘神清一首五律,写尽邕江两岸无限风光。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大西南通道枢纽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系列关键词,勾勒出南宁这个昔日西南边陲小城、今日国际区域中心的性格名片。
除此之外,绿色也是南宁的鲜明特质。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外界称做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
近些年,“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南宁,不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一系列殊荣,更是以建设“中国绿城”为主线,推动南宁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城市是景,景是城市”
生态立市,环境先行,绿色发展--这是南宁近年打造休闲旅游、生态旅游长期坚持的理念。
2014年底,南宁建立了由34个部门组成的南宁市旅游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旅游工作,并以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平台及联合执法机制。
联席会议,正是南宁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出发,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
今年11月,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黄永久在2015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发言中,亦谈到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黄永久表示,为推进产业发展,去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与旅游委有什么区别?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统筹协调一个产业的发展。以前旅游局更偏向于管理思路,旅游委则强调的是一种发展的职能,是推进产业发展,这正是市委市政府把旅游局改成旅游委的原因。”黄永久说。
除此之外,为响应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向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申请一个品牌,就是将南宁申请为“中国养生休闲特色旅游目的地”。目前,南宁市还在积极创建这一旅游品牌。
“从推进产业发展角度,市委市政府把所有休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纳入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县区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非常严格,形成综合合力,推进休闲产业发展。”黄永久说。
除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外,南宁还努力实施大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的理念是,城市是一个景,景是一个城,城景一体化。大到每一个建筑,小到每一个外立面和街景的改造都从公园的理念,从一个大景区的角度打造,在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下进行规划。”在黄永久看来,如果说,以前南宁自然与人居的和谐更倾向于符合当地居民,也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现在南宁则要宜居宜游,两者结合。“既获得居民的最高评价,也获得游客的最高评价。这才是城市的最高境界。”
南宁还以三大片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南宁旅游龙头项目。另外,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一系列南宁旅游品牌活动中,当地政府精心组织、面向全社会征集的“南宁礼物”设计征集大赛如点睛之笔,此举推动了南宁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推出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特色旅游品牌带动战略
发展旅游,南宁自有其优势--亚热带气候的温暖多雨,形成了南宁山凝青翠、泉清林深的自然风光。青秀山是南宁的“绿肺”,这片位于南宁市东南方向的18座大小山岭,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浓翠森碧的山林绵延2.5万平方米,为南宁这座城市肌体提供了质量上乘的空气;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镶嵌在南宁境内的一块翡翠,几乎囊括了华南地带的代表树种,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可称为“植物王国”和“森林浴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明珠,既有拔地而起的奇峰,也有幽长深邃的大峡谷景观,更有极富传奇色彩的天坪草甸和海洋古生物化石,集雄、奇、秀、幽于一体……
正是拥有这些优秀的自然景观,南宁开始在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发力,着力打造养生休闲旅游品牌。经过多年培育和创建,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曲湾温泉成为中华养生协会唯一指定的养生保健温泉,广西药用植物园荣获英国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最大药园”称号。半城绿树半城楼的中国绿城成为最大旅游品牌,民歌湖夜游等环城水系休闲游成为水城旅游品牌。
“炎郊春望白云浮,指顾提封一瞬收。睥睨青依千嶂出,楼台声绕二江流。当时铜柱留遗事,此日旌旗岂漫游。敢告边关司牧者,西南轻重本邕州。”明代张佳胤的《阅视南宁城》,写出了南宁自古就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南宁旧属百越,自古以来便是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先民的居住地。随着秦始皇征服岭南,骆越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各少数民族先民与汉族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历史的变迁、世人的往来,骆越遗风、中原文明与异域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南宁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正因如此,近些年南宁努力挖掘壮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旅游内容,举办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旅游节庆,以着力打造民族节庆旅游品牌。
另外,南宁还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品牌。
以上种种,都是南宁实施特色旅游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南宁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南宁也先后荣获2012“中国养生休闲之都”称号,2013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2014“美丽中国生态旅游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等称号。
除此之外,南宁还努力实施旅游营销和开放合作战略,实施行业监管战略等举措,为旅游产业发展助力。
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
在发展旅游方面,南宁还特别提出扎实推进文明旅游行动工程,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旅游成为习惯,文明旅游在各行业蔚然成风。
多年来,自然与人居的和谐让南宁这座城市为外人称道。在翠绿如玉的南湖泛舟、在绿树成嶂的青秀山休闲,即使漫步街头,也可与果树丰实的诱人芳香邂逅。在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南宁人渐渐形成了温润、亲和、包容的性格,使这座城市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南宁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取得可喜成绩。1999年,南宁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南宁人以大胆创新、开拓务实的行动,精心打造和谐南宁,积极创造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条件。2009年初荣获中国目前为止的城市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
在旅游发展上,南宁这座文明和谐之城亦发挥自身优势。南宁提出,坚持政府主导,构建文明旅游齐抓共管新格局。首先,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南宁成立了由市党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首府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指挥部,协调解决创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次,强化部门职责。市委、市政府把文明旅游工作融入到创文明城的各项工作中,细化文明城市达标测评体系,将测评工作中涉及“文明旅游”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同时,强化制度约束。加强对个人和单位的信用管理,倡导诚实守信,健全景区游客投诉机制,践行“诚信旅游承诺”和“旅游价格诚信八大承诺”,如青秀山风景区规定,遇到游客投诉,工作人员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确保所有游客投诉都能及时查处和得到满意答复。
除坚持政府主导外,抓好教育引导,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抓好主题活动,让文明出游成为一种习惯;开展文明旅游评选竞赛活动,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举措,以及具体细节的稳步实施,都在切实推进着南宁文明旅游行动工程进程。
据悉,下一步,南宁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壮乡歌海、中国绿城、东盟风情、养生之都”四大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
“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当地政府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底蕴、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的原则,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并辐射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实现了产业扶贫、以旅兴农的目标,走出了扶贫开发新路子。
当地政府从7个方面下足功夫:坚持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坚持规范化管理;坚持精准营销和市场开发;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培训。
具体而言,在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方面,如在上林县重点推进“三湖一寨”和下水源、清水河片区建设;隆安县重点推进龙虎山、布泉山水景区建设;马山县重点推进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提升改造金伦洞;宾阳县重点建设宾州古城、荷香人间等景区,提升改造古辣蔡氏书香古宅、白鹤观景区;横县重点推进圣山茶园、宝华山景区建设,提升改造九龙瀑布群景区和西津湖景区。这些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南宁乡村旅游品质的提高,为南宁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在坚持规范化管理方面,南宁一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点星级创建工作。二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如指导上林县、马山县按照特色旅游名县的要求高标准、高规格做好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武鸣双桥镇、隆安布泉乡10个重点旅游名镇(乡)规划,推进创建南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乡)。开展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旅游创建提升行动,创建一批特色旅游名村。
在坚持精准营销和市场开发方面,一是将乡村旅游产品纳入旅行社推广的线路中,二是提升包装“月月旅游节”主题活动。
在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在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同时,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科技、住建和社会各类资源,加快示范区所在村屯道路、能源、水利、环境卫生等生态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马山县乔老河小嘟白、西乡塘石埠“美丽南方”、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上林县云里湖休闲农业(核心)区、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等一批示范区和美丽村屯,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新胜地。
南宁旅游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绩,但在当地政府看来,还有一些有资源的贫困村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南宁今后也将继续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深度开展。
文|《小康》记者 罗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