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梅:末路雄狮 威风不再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好莱坞,米高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26 16:51
曾经的好莱坞雄狮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如今在债务危机中泥足深陷。最近几个月来,公司屡次传出濒临破产的消息,但每次又在最后一秒得到营救,随后又再苟延残喘几个月——不得不说米高梅的破产闹剧也颇有好莱坞电影的风格。
目前,米高梅及其债权人的惟一希望只有被收购,不过要想找到新东家显然并不容易。公司决策的拖泥带水也牵连了其手上仅剩的几个大片项目——007系列和《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 The Hobbit)先后宣布推迟。
现在,对各方而言,米高梅的命运都到了需要尽快确定的时候。
事先张扬的收购事件
迄今为止,米高梅已经连续6次向债权人提出延期支付的请求。虽然每次140多位债权人的集会场面都如同打仗般火药味十足,但也许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其延期支付请求最终还是得到通过。米高梅现任CEO斯蒂芬·库珀(Stephen Cooper)之前曾参与处理安然公司(Eoron)破产事件的善后工作,在金融圈素有“救火队员”的美誉。在2009年上台后,库珀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但公司积重难返。目前,这位经理人的首要工作只能是为米高梅尽快找到一位买家。
去年11月,病入膏肓的米高梅正式被抬上拍卖桌。虽然有意者众多,但公司的不堪现状以及高额负债都令潜在买家颇为踌躇。
到今年3月19日,也就是第二轮出价的截止日,业外的大亨们已纷纷中途退场,继续留在台面上的只剩下了几家较为资深的业内公司。
时代华纳之前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米高梅最可能的潜在买家,近两年该公司运营良好。今年前两个季度,华纳的净利润达到了7.25亿和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0%和8%。集团手上的现金流更是充裕——华纳目前账上的储备有50亿美元之多,为此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继4月份与 CBS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华纳对收购米高梅似乎也有兴趣。
今年5月,正当米高梅又一次面对支付难关时,华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杰夫·柏克斯(Jeff Bewkes)不失时机地表示:收购这家老牌片厂“或许有其价值”,后者随即也再度赢得了延迟支付的机会。只是随后不久,华纳的报价就被米高梅公司拒绝。
之前另一家有意买下米高梅的公司是准豪门狮门影业,假如这两家顺利合并,将能创造出一个拥有7000多部电影的大片库。
其实双方近几年已经进行了多次接触,但谈判屡屡以失败告终。今年5月,当米高梅的收购进入第二轮时,报价被拒的狮门也曾一度退出,但到了7月份,狮门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不过狮门收购米高梅的计划受到公司内部状况的很大影响。一方面狮门近来的财务情况不太理想,不仅财报连续报亏,其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另一方面狮门内部目前也是争斗不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费斯默(Jon Feltheimer) 和副主席迈克尔·伯恩斯(Michael Burns)等高层正在联手削弱其主要持股人卡尔·伊汉( Carl Icahn)对公司的控制权。
而反对收购米高梅的后者也不甘示弱,最近还将自己的持股量从31.8%一口气提高到了37.9%,此举也被普遍认为是伊汉要在米高梅收购案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此外, 两家规模稍小的制片公司望远镜娱乐( S p y g l a s s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 和尖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也是目前被讨论的对象,前者也是米高梅及其债权人最新的希望所在。作为北美知名的电影融资、制片公司,望远镜公司1998年成立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就是票房大卖的《第六感》(TheSixth Sense),其目前与派拉蒙、环球等大片厂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有消息称望远镜的掌舵人加里·巴伯(Gary Barber)和罗杰·宾堡(Roger Birnbaum)已在着手准备进驻米高梅,两家公司的片库也将合二为一。假如两家最终实现合作,米高梅很可能将取消自己原有的北美发行部门,转而跟某大片厂签署发行协议,与望远镜公司关系密切的派拉蒙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2 0 0 5 年, 米高梅曾被索尼等多家公司联合以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投资人当时偿还了其多年欠下的20亿美元债务。然而短短几年下来,米高梅非但没能起死回生,债务反而再度飙升至37亿美元。当前公司的收购案一再难产,主要原因也在于买家的出价与债权人的期望相差过大。之前狮门的报价大约在13-14亿美元,华纳的公开出价也只有15亿美元,这甚至还不够偿还米高梅目前欠账的一半,距离其债权人的心理底线20亿美元也有相当距离。不过,望远镜同样也不愿承担米高梅的巨额债务。近日有消息称米高梅的债权人已经就此事达成某种妥协,毕竟留给这头好莱坞雄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之前连续6次推迟债务支付暂时避免了公司立即破产,但债务的雪球正在越滚越大——4月份米高梅推迟支付的金额为2.5亿美元,到了7月,其需要及时偿还的债务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米高梅及其债权人已经失去选择余地了,他们要么接受低价,要么进行破产重组。
受到牵连的救命稻草
对于潜在的收购者而言,米高梅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内容资源。自1924年成立以来,公司及其旗下联美(Uni ted Art ist)的片库总共拥有4000多部电影的版权,其中不乏《乱世佳人》《宾虚》《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巨片。8月底,米高梅刚刚与英国的在线视频内容提供商Lovef i lm 签约,后者一口气获得了250多部影片的网络播放版权。近年来公司状况的混乱无疑使得其手中资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虽然经营每况愈下,但米高梅其实并没有停止内容制作。公司近年来也出品了一些反响尚可的电影,比如去年由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主演的《刺杀希特勒》(Valkyrie)。目前米高梅旗下的创作力量还包括著名黑人导演泰勒·派瑞(Tyler Perry)。公司未来还计划主攻电视内容的开发和制作。
不过目前对于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而言,米高梅最有时效价值的砝码还是其手中现有的几个大制作电影项目,尤其是007系列以及《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系列。1981年,米高梅收购联美,随之获得了其旗下的王牌007电影系列。三十年来,007一直是米高梅公司的掌上明珠,也见证了其所经历的起起伏伏。不过,收购联美虽然暂时拓展了公司的制片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债。随后在1986年,米高梅就被传媒大亨特德·特纳(TedTurner)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由此开始了在投资人手中不断倒腾的过程,而每一次易主也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裁员与混乱,米高梅的业务与经营也随之每况愈下。
虽然近两年007系列通过主创与风格的变换重新焕发了活力,不过目前米高梅糟糕的财务状况与混乱的前景也连累到了邦德。第23部007电影之前已敲定将由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执导。然而在2010年4月,自1962年起就负责该系列电影制作的 Eon Productions 宣布新一集的007电影将无限期推迟,追随该系列影片多年的两位制片人都发表公开声明表示,正是米高梅收购案的一再悬而未决拖累了影片的进度。目前新一集的邦德电影肯定已无法赶上2012年的原定档期。
米高梅与新线合作的《霍比特人》也同样受到牵连。米高梅和联美早在1969年就购得托尔金原著的改编权。之前一度与新线闹翻的大导演彼得·杰克逊也以监制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该项目,但《霍比特人》在最近又遭遇了新的打击:影片在2008年4月就定下的导演、曾执导《地狱男爵》( Hellboy)系列和《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的西班牙人吉勒莫·德尔·托罗 ( Guillermo DelToro )在今年4月突然宣布离职 。就在不久前,托罗还曾表示影片前期的设计和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然而由于母公司问题导致该项目在2年间的一次次推迟终于还是耗尽了这位导演的耐心。
目前《霍比特人》的新导演人选仍未确定。并不排除彼得·杰克逊再度出山的可能性——虽然后者现在仍有两部片约需要完成,但对于米高梅及其债权人,以及新线和同样有份投资、并拥有该片北美版权的华纳来说,显然愿意看到《指环王》神话的缔造者重返中土世界。另一方面,007和《霍比特人》毕竟是有利可图的优质内容资产,项目虽然当前一时受阻,但最终的上映应该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是米高梅还能否看到这一天就是未知数了。
……
目前,米高梅及其债权人的惟一希望只有被收购,不过要想找到新东家显然并不容易。公司决策的拖泥带水也牵连了其手上仅剩的几个大片项目——007系列和《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 The Hobbit)先后宣布推迟。
现在,对各方而言,米高梅的命运都到了需要尽快确定的时候。
事先张扬的收购事件
迄今为止,米高梅已经连续6次向债权人提出延期支付的请求。虽然每次140多位债权人的集会场面都如同打仗般火药味十足,但也许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其延期支付请求最终还是得到通过。米高梅现任CEO斯蒂芬·库珀(Stephen Cooper)之前曾参与处理安然公司(Eoron)破产事件的善后工作,在金融圈素有“救火队员”的美誉。在2009年上台后,库珀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但公司积重难返。目前,这位经理人的首要工作只能是为米高梅尽快找到一位买家。
去年11月,病入膏肓的米高梅正式被抬上拍卖桌。虽然有意者众多,但公司的不堪现状以及高额负债都令潜在买家颇为踌躇。
到今年3月19日,也就是第二轮出价的截止日,业外的大亨们已纷纷中途退场,继续留在台面上的只剩下了几家较为资深的业内公司。
时代华纳之前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米高梅最可能的潜在买家,近两年该公司运营良好。今年前两个季度,华纳的净利润达到了7.25亿和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0%和8%。集团手上的现金流更是充裕——华纳目前账上的储备有50亿美元之多,为此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继4月份与 CBS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华纳对收购米高梅似乎也有兴趣。
今年5月,正当米高梅又一次面对支付难关时,华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杰夫·柏克斯(Jeff Bewkes)不失时机地表示:收购这家老牌片厂“或许有其价值”,后者随即也再度赢得了延迟支付的机会。只是随后不久,华纳的报价就被米高梅公司拒绝。
之前另一家有意买下米高梅的公司是准豪门狮门影业,假如这两家顺利合并,将能创造出一个拥有7000多部电影的大片库。
其实双方近几年已经进行了多次接触,但谈判屡屡以失败告终。今年5月,当米高梅的收购进入第二轮时,报价被拒的狮门也曾一度退出,但到了7月份,狮门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不过狮门收购米高梅的计划受到公司内部状况的很大影响。一方面狮门近来的财务情况不太理想,不仅财报连续报亏,其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另一方面狮门内部目前也是争斗不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费斯默(Jon Feltheimer) 和副主席迈克尔·伯恩斯(Michael Burns)等高层正在联手削弱其主要持股人卡尔·伊汉( Carl Icahn)对公司的控制权。
而反对收购米高梅的后者也不甘示弱,最近还将自己的持股量从31.8%一口气提高到了37.9%,此举也被普遍认为是伊汉要在米高梅收购案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此外, 两家规模稍小的制片公司望远镜娱乐( S p y g l a s s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 和尖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也是目前被讨论的对象,前者也是米高梅及其债权人最新的希望所在。作为北美知名的电影融资、制片公司,望远镜公司1998年成立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就是票房大卖的《第六感》(TheSixth Sense),其目前与派拉蒙、环球等大片厂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有消息称望远镜的掌舵人加里·巴伯(Gary Barber)和罗杰·宾堡(Roger Birnbaum)已在着手准备进驻米高梅,两家公司的片库也将合二为一。假如两家最终实现合作,米高梅很可能将取消自己原有的北美发行部门,转而跟某大片厂签署发行协议,与望远镜公司关系密切的派拉蒙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2 0 0 5 年, 米高梅曾被索尼等多家公司联合以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投资人当时偿还了其多年欠下的20亿美元债务。然而短短几年下来,米高梅非但没能起死回生,债务反而再度飙升至37亿美元。当前公司的收购案一再难产,主要原因也在于买家的出价与债权人的期望相差过大。之前狮门的报价大约在13-14亿美元,华纳的公开出价也只有15亿美元,这甚至还不够偿还米高梅目前欠账的一半,距离其债权人的心理底线20亿美元也有相当距离。不过,望远镜同样也不愿承担米高梅的巨额债务。近日有消息称米高梅的债权人已经就此事达成某种妥协,毕竟留给这头好莱坞雄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之前连续6次推迟债务支付暂时避免了公司立即破产,但债务的雪球正在越滚越大——4月份米高梅推迟支付的金额为2.5亿美元,到了7月,其需要及时偿还的债务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米高梅及其债权人已经失去选择余地了,他们要么接受低价,要么进行破产重组。
受到牵连的救命稻草
对于潜在的收购者而言,米高梅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内容资源。自1924年成立以来,公司及其旗下联美(Uni ted Art ist)的片库总共拥有4000多部电影的版权,其中不乏《乱世佳人》《宾虚》《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巨片。8月底,米高梅刚刚与英国的在线视频内容提供商Lovef i lm 签约,后者一口气获得了250多部影片的网络播放版权。近年来公司状况的混乱无疑使得其手中资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虽然经营每况愈下,但米高梅其实并没有停止内容制作。公司近年来也出品了一些反响尚可的电影,比如去年由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主演的《刺杀希特勒》(Valkyrie)。目前米高梅旗下的创作力量还包括著名黑人导演泰勒·派瑞(Tyler Perry)。公司未来还计划主攻电视内容的开发和制作。
不过目前对于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而言,米高梅最有时效价值的砝码还是其手中现有的几个大制作电影项目,尤其是007系列以及《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系列。1981年,米高梅收购联美,随之获得了其旗下的王牌007电影系列。三十年来,007一直是米高梅公司的掌上明珠,也见证了其所经历的起起伏伏。不过,收购联美虽然暂时拓展了公司的制片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债。随后在1986年,米高梅就被传媒大亨特德·特纳(TedTurner)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由此开始了在投资人手中不断倒腾的过程,而每一次易主也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裁员与混乱,米高梅的业务与经营也随之每况愈下。
虽然近两年007系列通过主创与风格的变换重新焕发了活力,不过目前米高梅糟糕的财务状况与混乱的前景也连累到了邦德。第23部007电影之前已敲定将由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执导。然而在2010年4月,自1962年起就负责该系列电影制作的 Eon Productions 宣布新一集的007电影将无限期推迟,追随该系列影片多年的两位制片人都发表公开声明表示,正是米高梅收购案的一再悬而未决拖累了影片的进度。目前新一集的邦德电影肯定已无法赶上2012年的原定档期。
米高梅与新线合作的《霍比特人》也同样受到牵连。米高梅和联美早在1969年就购得托尔金原著的改编权。之前一度与新线闹翻的大导演彼得·杰克逊也以监制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该项目,但《霍比特人》在最近又遭遇了新的打击:影片在2008年4月就定下的导演、曾执导《地狱男爵》( Hellboy)系列和《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的西班牙人吉勒莫·德尔·托罗 ( Guillermo DelToro )在今年4月突然宣布离职 。就在不久前,托罗还曾表示影片前期的设计和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然而由于母公司问题导致该项目在2年间的一次次推迟终于还是耗尽了这位导演的耐心。
目前《霍比特人》的新导演人选仍未确定。并不排除彼得·杰克逊再度出山的可能性——虽然后者现在仍有两部片约需要完成,但对于米高梅及其债权人,以及新线和同样有份投资、并拥有该片北美版权的华纳来说,显然愿意看到《指环王》神话的缔造者重返中土世界。另一方面,007和《霍比特人》毕竟是有利可图的优质内容资产,项目虽然当前一时受阻,但最终的上映应该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是米高梅还能否看到这一天就是未知数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