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人才从何而来?

  • 来源:直销
  • 关键字:直销员,直销人才
  • 发布时间:2015-12-11 14:31

  直销行业的人才竞争已然头破血流,企业如何稳坐钓鱼台?当各家直销企业为抢夺行业人才频放大招时,直销企业又当如何在僧多粥少的竞争形态下,采取实际而可行的策略,借以避免秩序混乱和行业的恶性循环。直销企业人才匮乏已成常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所有行业人都在思量……

  高校培养呼之欲出

  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有高校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为其准备了丰富而全面的理论教育,近年来,甚至有高校开设了保险专业以满足保险行业的人才需求。但是对于直销行业,高校教育仍然是一片空白,虽然有直销企业自行开办的商学院,但这些商学院大多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更注重销售技巧及心态方面的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多为本企业的产品、文化等的培训,缺乏对整个直销行业的认识与规范。与普通高校培养相比,终究太过狭窄片面。

  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兼直销专家委员会主任艾家凯认为,当前直销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直销行业的发展。由于直销人员的培训都是由直销企业内部进行,好的课程和优秀师资力量的短缺使得直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得很慢,堵住了直销人才脱颖而出的基本出口,所以,培养直销人才是直销行业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直销人才的培养应该尽快提上日程。

  开放社会招聘平台

  截止2015年6月底,官方统计直销企业共有直销员220万人,而根据调查,实际的直销员人数远远超出这个水平,估计在800万—1000万之间。随着牌照发放速度增快,这个人数规模将越来越大。如此庞大的就业基数,靠的是直销员们的口口相传来发展,受众面终究太小。

  中国直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传销风波影响,曾被一刀切。虽然2005年开始了直销立法,但对直销行业的监管仍然非常严苛。我们可以看到,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主流社会招聘平台上,至今仍然看不到直销从业者的招聘信息,大部分直企仍然是从直销行业这个圈子里选拔人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直销行业才能不断更新迭代,其发展才能更加有活力。直销企业希望能开放社会招聘平台,面向全社会招聘人才,为直销这个“池塘”注入更多的“活水”。

  培养管理培训生

  管理培训生(Management Trainee)是一个外来术语,是外企里面“以培养公司未来领导者”为主要目标的特殊项目。管理培训生通常是在公司各个不同部门实习,了解整个公司运作流程后,再根据其个人专长安排。最后通常可以胜任部门、分公司负责人。

  早在十多年前,雅芳就开始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长达1年的管理生培训;玫琳凯从2014年起,每年在高校招聘管理培训生,两年半之后,这群职场新人的目标是成为“初级经理人”;安利、如新也不约而同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和一般的校园招聘不同,管理培训生不在于人数多,而贵在精,也就真正将他们培养成为职场精英。”玫琳凯管培生项目负责人表示。直销企业培养的管理培训生,不仅对本企业的文化、品牌等认知度更高,相较那些“空降兵”来说,与企业能更产生共鸣,忠诚度也更高。

  厘清直销员“法律身份”,为直销人提供社会保障

  据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样本直销员中三分之二的人月收入在2000以上,4000元以下,接近40%的人没有社会保险,超过50%的直销员对自己的收入并不满意。数以百万计的直销员把直销作为主要的谋生途径,但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其流动性与流失率也往往居高不下。

  从目前我国劳动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直销员“法律身份”界定不明,直销员和直销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相关规定并不明确。直接影响直销员权益的保障,表现在直销企业在存在双重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无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笔者认为,直销员为特定的企业工作,其劳动权益理应得到所服务的企业的保障,这也是防止直销员频繁流失的途径之一。

  文/万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