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难炒,不妨收藏升值老股证

  所谓股证,包括股票、股权证、股票认购证、股据以及息单等,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变迁的真实写照。这两年股指上蹿下跳,能在证券市场上一本万利的人越来越少,可在收藏市场里,纸质老股证的价格却持续上涨。甚至有专家预言:股票收藏将成为继字画、邮票、钱币之后的一大纸质收藏品。

  收藏股证先读读历史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近代信用制度被引入中国,股证这一舶来品也逐渐出现。其中,中国最早的股票是1872年由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等人筹划并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而第一次发行具有公债性质的股票是1898年2月,朝廷官员在筹借内债时,将该债券命名为“自强股票”,后又改名为“昭信股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物价飞涨,发行的公债和股证多如牛毛,范围涉及也很广,金融、纺织、房地产、食品、商业、文化、化工、公用事业等各行各业几乎都发行过股证,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名噪一时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四大百货的老股票如今已颇具收藏价值。

  新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股票是1951年由天津投资公司所发行。改革开放以后,股证发行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老八股”开始,迄今已发行并上市交易的有2000多种股证(其中近200种有纸质股票,后实行无纸化交易),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市场上已有各个历史时期的股证,包括股票、股息单、股票收据、股证、股票申请表等多达900余种。

  哪些股证适合收藏?

  股票在股证中是第一位的,中国股份制可分为5个时期:清朝、民国、解放区、解放初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解放初期的股票,由于发行过多过滥,不具权威性,而价值最低。股票的珍贵与否,一般取决与以下五点:

  1.权威性。官办企业价值最高,其次为官商合办、商办、民办。

  2.存世量。年代越久远,存世量越稀少越珍贵。清朝时期的股票由于历史时间长而价值最高。

  3.票幅、防伪和印刷。股证作为一种有价凭证,其制作要求甚高。在质地、选图、色调和设计上也非常考究。特别是其防伪标记,与人民币相比则更胜一筹。计有荧光、徽标、底纹、水印、暗字、万变花形等多种形式。而有的大公司的股证则采用了两种以上的暗记,形成了多重防伪标识,使其更具欣赏魅力。一般来说,股票的票幅越大,价值就越高。反之,就低。带水印、防伪的要比无水印防伪的价值高。彩色印制的要比单色印制的价值高。

  4.影响力。包括其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知名度。知名度越高,价值就越高。

  如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支行代理该市企业发行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张股票。1986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将一张上海《小飞乐》股票当做重礼,送给了美国客人———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林先生。1990年10月朱镕基总理在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研讨会上,又将上海《电真空》股票当做重礼送给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格林博格先生等16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各地股证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中国股证收藏界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又如“深发展”实物也达到了每枚1000元、“飞乐音响”每枚6000元等等。5.是否行用。一般行用过的股证价值要高于未行用的。

  股证的未来升值点在哪?

  股证收藏在我国虽只有数年的光景,但现在纸质股票已不再发行,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股票,加上全国各地股证收藏联谊会的成立和接连不断的股证交流大会,将股证收藏推向了高潮。颇具权威的股证收藏图典有《中国老股票》、《中国百年证券精品图录》等。

  现在的股证收藏界在不断地追求纵向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股证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其主要动向为:由单一品种向成套性发展;由储蓄存单股证向二联张和三联张发展;由普通张向多连张和错版张方面发展;由股证向与股份制有联系的衍生物方面发展,从而使股证收藏更具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增值性和投资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