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改革大幕开启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强生,周闻华,上海,出租车
  • 发布时间:2015-12-29 15:13

  凌晨5点,秦勇就起床了。作为上海市蓝色联盟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年近四十的秦勇开了6年的出租车。

  今年7月,多家媒体报道了上海出租车司机“离职潮”,称专车的出现,导致大批的哥转行。本刊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最终,秦勇选择了留下来。“虽然专车势头迅猛,但是由于合法性存疑,辞职去开专车对于我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和秦勇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部分转行开专车的司机,也有转回到出租车行业的念头。

  “离职潮”报道之后不久,上海市就对非法客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专车。上海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针对出租车行业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管控,调价是其中一项。

  那么,半年来,上海出租车从业者和出租行业现状如何呢?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出租车调价

  10月8日是上海出租车行业正式调价的首日。意外的是,出租车司机对于调价的反应较为平静。

  对于这次调价,秦勇算了一笔账:普通车型起步价上涨1元,但因取消了1元燃油附加费,在3公里以内的车程,路上又不堵的话,相当于没涨价;3公里~10公里车程,单价从2.4元/公里上涨至2.5元/公里,车程在10公里以内,路上又不堵的话,涨价不会超过0.7元;远距离加价从10公里开始,11公里到35公里的车程,费用比调价前还便宜;如果遇上拥堵的话,加价幅度提升,费用就会增加,夜间加价更贵。举例来说,“未调价之前,15公里车费49元,调价之后,15公里车费43元到44元。”秦勇说,这样算来,在某些区间内价格是调低了。

  对此,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营运业务部经理周闻华表示,“调价之前,出租车从10公里开始补贴,调价之后,改为从15公里开始,由于补贴基数和比率的影响,要到35公里之后方能补齐。所以,从表面上看,10公里到35公里区间内,调价之前运费较高。但总体算来,调价之后,每个月司机收入可能增加400元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提价只能暂时缓解出租车的行业问题,却不能彻底根治行业弊病。如今的出租车行业需要的是一场“变革”,单纯地提升起步价或者是补贴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

  打消开专车念头

  相对于调价,更让出租车司机紧张的是“专车平台开放”的消息。调价的当天,上海市交通委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

  出租车司机对这个消息普遍充满抵触情绪。本刊记者加入了一个上海出租车司机QQ交流群,群里非常活跃。

  秦勇也在这个群里,他说:“蛋糕就那么大,滴滴专车分一杯,优步分一杯,长此以往,我们正规出租车从业者的生存空间必将会越来越小。”

  上海出租车行业里,司机们有“好单”和“坏单”的区分,去机场的就是“好单”,近距离又堵的是“坏单”。“专车出现之后,去机场的单子基本上接不到了。”秦勇说。

  秦勇每天需向公司缴纳329元的承包经营费,“现在油价降了点,我的车烧气,比汽油稍微便宜点。平均每天油费花200元。”一天做1000元的话,成本大概在600元左右,自己可以拿到400元左右。算下来,每月收入6000元到7000元。

  “专车出现后,明显觉得更吃力了。有时候一天只能做到800元到900元,要想到1000元,就得连续开上20多个小时。”秦勇说。

  就在上海放开专车平台后的两天,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交通运输部重申了私家车禁入专车平台,上海新规中“不强制平台上私家车必须改为营运车辆”显然与主管部门的审慎监管步调不合拍。

  新规一出,更是彻底打消了出租车司机转行开专车的念头。“按照这个规定,现在专车基本上没有一辆是合法的,我们希望政府加大对专车的打击力度。”秦勇说。

  国企带头改革

  在长期饱受“份子钱”、专车竞争、司机待遇等争议的困扰下,传统出租车行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上海规模最大的出租车企业强生就积极响应,酝酿改革,目前已确定的内容包括增加出租车司机每月考核奖励、试水约租车业务以及推进打车平台APP的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强生此举将拉开上海出租车的改革大幕。

  “如果说滴滴快的还只是对出租企业原有的管理手段带来冲击的话,现在的专车就是直接对行业带来严峻挑战。”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放坦言。

  该公司计划于2016年初推出自己的约租车服务,约租车驾驶员收入将由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奖励提成三方面组成,不再沿用现有出租车“份子钱”的概念。

  陈放表示,强生出租作为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确存在着“船大掉头难”的问题,但服务质量、运营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也是优势所在,通过对约租车市场的培育,探索出符合强生的发展模式。

  与约租车相适应,强生也正在积极推进打车平台APP的建设。“希望能够整合上海出租车企业的力量,形成一个行业平台,不再像过去电调平台那样各做各的。”

  “按照我们的预想,在约租平台下,市民线上预约、支付,驾驶员除了有基本工资,还有绩效考核、奖励提成,通过三方面组合实施分配,可能就完全颠覆了现在所谓份子钱的概念。巡游车和约租车合理分配,各司其职。”陈放说,“平台除了打车,还可以增加诸如司机可以吃饭的地方、修车的地方甚至旅游景点等各类服务性信息。”

  “通过国有企业牵头,利用 ‘互联网+实体经济’的方式,将推动上海出租车行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陈放说。

  记者:刘燕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