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通信产业大会热议互联网+机会与挑战 如何成为互联网+赢家?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互联网+,运营商
  • 发布时间:2016-01-19 15:18

  “互联网+为运营商提供了从单纯消费类业务提供商向生产型企业转型的机会,但同时也对运营商的网络提出了挑战。大跨度带宽、分钟级开通、低延时、高可靠性、泛在化、分片化是互联网+对电信网提出的六大要求。”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2015中国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互联网+时代通信业的机会和挑战。

  去年,12月29日,2015中国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通信技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赋能互联网+的机会与挑战”为主题,来自工信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行业专家和来自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等设备商的企业大咖共议互联网+下的通信业机会和挑战。

  作为中国通信产业大会的重头戏,创新之夜重磅发布2015年度中国通信产业十大事件、2015年度中国通信产业技术人物和2016年度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赋能互联网+与双创,信息通信产业成为赢家,还是被变革?考验着业界企业智慧。本次大会由通信产业报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举办,探讨在互联网+与双创背景下对通信产业变革、创新的影响,分析赋能互联网+与双创下的产业机会,解读市场挑战及应对之道,促进通信产业创新发展。

  机会和挑战并存

  2015年,在通信产业大变革、大融合的深度转型进程中,“互联网+”呼啸而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旗帜高扬。互联网+与双创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在新一轮创新的热潮中,信息通信产业既是创新变革的沃土,也是中国互联网+与双创的赋能者。

  韦乐平指出,电信网具有的电信级品质和全程全网、多层面的可靠运营保障能力是以生产性和服务性为主的互联网+应用所迫切需要的服务能力,也提升了其应用的层次、跨度和深度。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大潮下信息通信产业也面临全新挑战。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运营体制以及行业运行规则将被打破,支撑互联网+与双创的网络能力与基础设施需要重塑,传统通信业务面临着被层出不穷的创新业务的侵蚀。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逐渐交融,如何找准切入点,抢占制高点,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实现信息通信业自身转型发展和健康升级,是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需要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

  网络急需变革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有网络架构已不适应互联网时代,这将彻底改变传统运营商主导的电信产业链架构,转向全开放的ICT产业链架构。

  “现有网络的整体架构是在电话网时代建立的,是以本地电话网为基础、按行政区划构建的联邦式分层域管理体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建网准则都不复存在或已失效。”韦乐平表示。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同样认为,在网络层面,运营商网络架构正面临更大的挑战:通信运营业务环境正变为“CBD”:Cloud(服务模式云端化)、Broadband(数字内容宽带化)、Diversity(应用类型多样化)。通信运营服务对象变化为“CEO”:Consumer(个人用户)、 Enterprise(集团客户)、OTT(互联网客户)。

  在这种背景下,运营商的网络急需变革,才能支撑运营商互联网+转型发展。“互联网+的众多新应用需要一个能不断演进的、强大、敏捷、可靠、泛在、开放和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支持,否则只能成为空中楼阁。”韦乐平表示。

  在互联网+的号召下,网络对带宽需求和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5G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万物互联世界的网络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技术,目前4G已进入规模商用阶段。5G作为下一个万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焦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所副所长万屹表示。

  SDN/NFV主导变革

  在网络变革的过程中,以SDN/NFV/云计算为标志的新一代电信网架构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主导变革进程。“这些新技术激发了电信网的活力和潜能,使网络能够主动即时地适应互联网+的多样化需要。”韦乐平表示。

  不过,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赵慧玲指出,SDN和NFV规模商用,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就SDN来说,SDN控制器,厂商方案彼此不互通,南向/北向接口没有标准化,易陷入锁定;开放程度低,应用难扩展;网络创新仍依赖厂商完成;而就NFV来说,指导落地的具体标准还需2-3年。

  本报记者 逄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