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秋风的“村镇化”新说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秋风,村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28 09:54
秋风先生最近大作《中国“村镇化”大势隐现》提出,由于“互联网正在塑造经济社会秩序之雏形”,需要“重新思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互联网可能形成“农村+城镇”(村镇)的新共同体。这是一个大问题,体现了一种大智慧。
说实在的,这种认识对专业互联网工作者,像汪向东、梁春晓、高红冰这样的,十分平常。殊不见,沙集镇上“向东路”、“春晓路”、“红冰路”,就是他们走出来的。他们当然深知村镇化是否可能,并且较好。但对秋风这个圈子的人来说,得到同样认识就太不容易了。我们甚至对他们能在50年到100年内能看到这一切,已不抱什么期望。因为从农业化、工业化中成长起来的老一代,离信息化的实践实在是太远了。
但秋风先生给我们意外之喜,他超越了只就技术谈互联网的一般见识。这缘于他亲自到实践中走了一走,亲眼在现场看了一看,比信息发达但悟性闭塞的城内遗老长了见识,终于接近了从社会角度看互联网那个开窍点。他说,“前不久与一批学者参访江苏曹县大集镇和江苏睢宁沙集镇,所见所闻,同行者无不讶异、惊喜:一大批企业,在相对贫穷、也无资源优势的两地,借助互联网搭建的交易网络得以迅速成长。”由此终于对传统工业化产生了一个关键性的怀疑:“人口大规模集中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演进的必然规律么?村镇化是否可能,并且较好?”
就秋风这个判断本身来说,其中道理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上个世纪,我写了篇《农民为何比工人先上网》,收在书中。核心就是说明:“农民比工人更容易适应网络时代”。可以容易推论出乡村比城市更容易适应网络时代的道理,也就是秋风说的“村镇化”。沙集模式的特点在物流和信息流发达,替代了城市配置资源的方式。我也跟向东、春晓他们谈及,“在工业化时代,城市之所以让生活更美好,是因为人们需要用集中的方式,规模化地配置资源,为此宁可承受较高的碳排放;但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用分布式的方法,个性化地配置资源,生活更加环保。”
我在2010年《信息化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中指出:“中国有没有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将城市化高效方便,与乡村化的灵活环保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融合之路?”认为,“判断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还是乡村,一念之差,意味着现代化取向的天壤之别、碳排放的天壤之别、经济走向的天壤之别。”
就村镇化之论在理论上涉及的范式转变,秋风先生主要着眼于规模经济解释的变化。他提出一个新概念叫“软规模”,指网络规模,以及由此聚集的企业家规模。我个人看法,这种新模式已不是规模经济,而是范围经济,具体说是网络范围经济,指网络节点和边越来越复杂,由此呈现涌现生成(创新),使复杂性从不经济变得经济。用词不同,所指相近。
与秋风先生深有同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即人际网络文化)与这种模式的内在关联。他特别提到明清时代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元之小微企业存活于庞大的商业交易网络中,后者提供丰富的资源选项,前者运用这些资源生产。这一模式效率极高,即便后来西方的大工厂也未必有能力与之竞争。原因在于,在其中活动的经济主体不是被动听从工厂主指挥的工人,而是具有创造精神之企业家。”这最后一点是秋风先生的创见,很有启发性。只补充一点,如果这个“具有创造精神之企业家”改称“具有创造精神之APP开发者”,就完全符合眼下互联网实际了。
王俊秀在北京大学系列讲座中,把我关于网络社会与农业社会存在否定之否定关系的理论,称为“隔代遗传”理论。没想到秋风也有这方面的相近见解。这使我对新儒学也开始另眼相看。原来总以为新儒学都是榆木疙瘩,睁眼看不见技术(网络)与文化(网络)的相通处。秋风先生第一个从文化角度理解互联网了,可喜可贺。
文/姜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