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互联网,股灾,金融
  • 发布时间:2016-01-31 09:58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讯设备在金融业的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促成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信息处理等网络技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广泛使用,为在结构上更为复杂的新型金融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从事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互联网时代,我认为,应该是一个金融创新时代,互联网技术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动力。特别是实现新常态下稳定发展,中国经济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的金融也同样要求从货币驱动、信贷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发展。

  然而,创新,一方面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会带来新的风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风险又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传统的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层面,而“互联网+”下的金融风险则会同时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两个层面,网络的信息传播广泛快捷,加之各种虚假信息,极大程度地增强了风险的扩散速度、程度和范围,风险可以以几何级数的速度传播、积累,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当这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积累到危及金融的稳定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时,金融当局就会加强监管。而加强监管又会导致新的创新,从而形成相互推动的循环往复过程。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金融的虚拟性明显增强,从而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也更为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三者关系。

  以这次股灾为例。在我看来,这次股灾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对牛市的监管缺失。很多人都在讨论这次股灾,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2014年11月后股价锐角型上涨。当经济还处于下行状态,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时候,股市锐涨,无疑是股市的泡沫。

  这轮股市锐涨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这和互联网有很大关系。借助互联网,利好消息,尤其是来自政府高层的信息,高速传播、蔓延、扩展。

  理论上讲,融资是投入信贷资金注入流动性,意在扩大股市需求,拉升股价。融券是驱动沉寂股票,意在扩大股市供给,稳定股价。而事实上,融券只是加快了股票流动,并没有实质性的扩大股市容量,特别是在股价上涨的时候,都是融资。于是,在利好消息传播的蔓延、放大下,在创新交易手段的驱动下,中国的股市形成了与实体经济逆向发展的所谓的快牛、甚至奔牛的现象。

  泡沫总是要破灭。市场总有它自身规律运转,总体市值的高估,就为做空者提供了套利机会,于是,在股指期货这一衍生工具下,便形成了6·23后股价断崖式的暴跌。

  总的来讲,我认为,这次股灾的实质性原因是,前期与实体经济逆向的股价锐涨形成股市泡沫,互联网下信息的高速传播蔓延放大形成了风险累积,旨在推动上涨的创新,再加上牛市下监管缺失。

  包括资本市场在内,金融产业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分享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从本世纪以来的情况看,金融业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实体经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承受力,片面地追求自身效益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正如有人所说,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不是自拉自唱行业,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没有灵魂。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吴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