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到共创:2016,聚集改变未来的力量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私董会,教堂
  • 发布时间:2016-01-31 11:56

  如果用教堂来代表愿景和理想,那集市就是交叉、活跃与交易。而现在所谓的社群已不再是单纯的“集市”,也不是单纯的“教堂”,很大程度上,是这两者的结合。

  2015年智囊传媒想了不少,也说了不少。2016年我们想把那些想的、说的进行实践,试着把这些“想法”做出来。在这个把虚拟实体化的过程中,智囊传媒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智囊是一个B2B2C的企业:很多接受智囊传媒服务的大型企业,用我们的产品去连接它们的客户。而在这新的一年,智囊传媒自身也在发生变化——把产品、社群和平台结合在一起。

  在Eric S.Raymond的《大教堂与集市》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成功者要从自己的远见和才华开始工作,然后通过有效的社区合作,其价值才能不断地放大。”如果用教堂来代表愿景和理想,那集市就是交叉、活跃与交易。而现在所谓的社群已不再是单纯的“集市”,也不是单纯的“教堂”,很大程度上,是这两者的结合。智囊传媒会用这样一种整体的方式来开展今后的工作。

  基于以上的理念,2016年我们将围绕《共享经济》和《共创时代》这两本书,做一件事情——继续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这个研究不局限于理论,更多是对这两本书中所涉及理念的实践。用生态的、共享的、共创的以及协作的方式,对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以下简称“北创营”)展开学习社群的整体建设。

  构建共享经济下的生态环境

  共享型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并非偶然。伴随着交易成本降低,在各自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激励下,劳动者、企业家、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自发博弈互动,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重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符合新的、低交易成本要求的新商业模式,也即完成对原有商业模式的颠覆或者说是“破坏式创新”。

  以下是我读完《共享经济》这本书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的一张图。

  个人理解共享经济的主要内容存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得具有产品,要使产品转化成为服务,同时这种服务要有一个市场,以这个市场为基础再真正创造一个生态的环境,接着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共享。这些方面是内容,同时也是一条路径。传统的“共享”往往就是把一些产品直接放在某个平台上售卖,然而这是电商,并不能被称为共享经济。因为这个过程中只有交易,没有共享经济应包含的其他的东西,比如服务。

  可从创新业务模式图中看到所设计的两个平台。如果说Uber是一个单纯简单的打车平台,这个平台致力并实现了让乘客与司机建立直接的连接;而在知识的共享上,一个是智库平台,另一个则是双创平台。这两个平台不断地循环,以此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怎么去把服务产品化,又怎样把整个平台和共享联系在一起,这些疑问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同处于一个大环境中,将理念变成实践成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人”,也就是谁来构建上文所提到的那个生态环境。试想下,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由精干的团队、数百位的智库精英以及数以万计的创新创业者组成的精英群体,让这个群体去共同形成一个这样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包括了专业书籍的出版、课题报告等相关的内容。同时,这个模式将采用事业合伙人的一种方式去尝试。

  如果要把智囊传媒插入到专业服务向平台服务的转化图中,哪个位置比较合适?我们的位置应该在可将产品服务、社群空间以及网络平台连接并循环转化的那个地方。

  建立学习型组织俱乐部

  北大创业训练营作为中国最大的全公益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至今已经服务了数十万创业者,同时在创业帮扶方面也不断探索。与此相呼应,智囊传媒与多家营友企业一起共同成立了北创营创业服务联盟,联盟将为营员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法务、财务等专业的创业服务,智囊传媒将为营员企业量身定制学习型组织建设服务。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能否把整个网络平台、社群空间与整个“北创营”紧密结合在一起。那我们的引爆点是什么?就是学习,从学习开始。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回归式的学习,这里还包括“学会学习”。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和方式,并不是单纯地看书或讲课,还包括如现在这一刻正在进行的这种不断交流的方式。除了这些,当然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将前辈大师的经验,如《第五项修炼》《学习实验室》等书中涉及和提到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告诉大家,学习是有方法、有套路的,然后去更广泛地贯彻那些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在这点上,智囊愿意为大家构建出来。

  基于以上,“北大创业训练营·学习型组织俱乐部”随需而出,应运而行。它是国内外众多企业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目标,共同学习、交流、分享的社区,是北大创业训练营与智囊机构联合开创,借鉴全球国际学习型组织系统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在全球2000家“企业实验室”的成功案例,结合国内企业发展的需求创建的中国第一个企业共同学习的社区。

  在学习型组织俱乐部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线上的社区平台与参与者分享社企业管理者们在推动组织学习与成长的实践中的独到见解、观点、体会、经验以及经典企业案例。同时,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社区活动涵盖了如何通过组织的共同学习而推动组织成长的相关讲座、沙龙、体验活动、企业家学习实验室、共同学习论坛等多种学习、分享与实践活动。学习型组织是个容器,并不是某个学派,可以用它去学任何东西。

  产品、服务与个性化

  以运营构架图为框架,来描述2016年智囊将要做的事。

  在“简单”环节,我们会为大家提供很多如图书这样的学习型产品。在学习型组织俱乐部成立后,预计这个团体会有爆发式的成长。如此我们将面向的人群就不止成百上千了,可能是数以万计的。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该如何去服务更多的人?所以产品还是很重要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给大家提供服务,这个服务就是参与。之前,智囊传媒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将很多“只闻其书未见闻其人”的作者请到台前,与大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再是人和文本的,而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不单纯是一个汲取的过程,是可以共创的。这样的参与,会让社群更加丰富。

  在之前的活动中有体悟后进入到“信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再补一些个性化和实战的训练,构建一个类似于私董会的模式。

  在接下来的这部分,共赢是关键词。在这部分我们将与一些务实的众筹平台进行衔接。换句话说,就是把他作为一个教练的角色请来。这对我们的私董会中的项目投资,或者未来企业成长的成功率都有益处。在2016年,主打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大波往上的哄挤,而是“成功率”。

  在这运营架构图上,大家可以看到由低到高、由多到少的变化。这里由多到少的过程,更多的像是美国的魔鬼式训练营。在通过这种魔鬼式训练后,就算参加了真正的战役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可怕与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感受到的是既宽松又严格。在活动内容方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线下活动,还有大量的线上活动,让“线上”和“线下”互相结合并环绕于整个活动过程中。

  另外训练营、学习型组织、俱乐部等等并不包治百病。我们所希望的是和“北创营”一起,在你的企业处于某个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时,将成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曾经参加过几期训练营的私董会,但那不是我所理解的私董会。其模式是一个人站出来讲自己的项目,然后不断被他人“拍砖”,挑战大于共建。实际上私董会应该是一个完全平行化的学习型组织,会对很多专业化的话题一个个进行深入探讨,而不是单纯的路演和“拍砖”。

  在私董会的活动过程中,首要条件就是理性建设性,其次就是在这里不是培养“食客”的,而是培养“厨子”的。什么意思?之前都是以习为先,学在后,而这里则相反。先学后习,将学到的很多相关知识,用在你的企业运营实践中。当做出来后,这个“菜”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品尝,一起去优化。

  这在社群中也是同样,学完之后要习,习之后还有交流。学习社群建设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研修班(WORKSHOP),大家如何借此建立能力;第二个是应用这个能力的项目(PROJECT),这个更像是咨询和实践,与企业能力成长相关;第三个就是如何创造一个学习的社区(COMMUNITY),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是通过学习持续地实现能力生成。

  私董会的服务目的以“习”为核心,切实将方法运用在企业的自身发展中,以教练式的服务,伴随企业成长。私董会深度学与习中,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精益创业。主要是对商业逻辑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洞察商业模式,这是企业发展的根基。第二个关键词:讲好你的故事。不是让大家去“吹”,而是在想明白之后去说明白。在“说”的逻辑中出现了问题,其实就是没想明白。有的则是想得挺明白,话却说不明白。第三个关键词:新型领导力。企业组织新型领导力是组织能力与发展的核心。它的背后就是个体和团队的关系,以及你和团队的关系,譬如如何让大家跟随你。

  未来,一起来!

  有了信条,才能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引。那我们智囊传媒信什么呢?

  我们相信“可用的开放资产>封闭的资产”。开放的资产比封闭的资产能带来更多价值,并让我们不断发现新的使用价值。

  我们也相信“更多链接的思维>少数封闭的思维”。更多的人能汇集更多的智慧,但前提是人们必须彼此建立联系。

  同时我们还相信“开放带来的益处>开放带来的问题”。创新以及分享式学习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多于其带来的问题,例如通过评级、发表评论以及构建值得信任的网络,辨别并惩罚不良行为。

  相信“我获得>我给予”。为平台贡献出自己资产的人将会获得比其贡献出的更多的资产。

  我还相信这句话——2016年,我们在聚集改变未来的力量,请与我们携手同行!

  连结、服务与同行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营友会秘书长 安英杰

  近期,“孵化器”的主语从原来在“器”上,转变到了创业者上。这个改变让人欣慰。在此大背景下,“北创营”的营友会也在去年应运而生。创立营友会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对创业者产生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期望能通过一个组织,把人或事连结在一起,那这个组织就能产生很多对于创业者来说切实且高附加值的帮助。

  先简单介绍下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营友会的基本情况。

  在未来我们会从12个方向对营友的创业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在法务、财税、运营管理、品牌传播、营销、新三板、投融资等等各个方向的领域,我们都会请来优质的“北大系”或与北大有渊源的并且在实践或理论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服务企业,以此产生综合的帮助。

  具体做法有线上线下两种。其中一个就是服务APP。目前全国共有24个班,10个基地,线下的在籍学员每年大概增加1000多人次,网络课程的学员的增加速度比之更快,营友的群体庞大。在我们的服务APP中,所有的营友按班级、区域、行业等划分,这样的划分让其中的营友能快速地找到他想要找到的人,以此形成一个大家帮助大家的服务平台。相互分享你的客户资源,也是我们线上服务内容之一。基于这些营友的客户资源,营友就会更自发与主动地去共享和分享。并且,这也是北创营所有营员对外展示自己企业的媒体窗口。

  线下也有很丰富的活动。刚才智囊传媒的总裁傅强先生也提到了在2016年计划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个组织包括私董会等多种形式。包括帮助营员企业从招聘开始的企业团队的建设,寻找合作伙伴,甚至可以帮助营员企业解决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方面的难题。

  总而言之,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真正帮助到每一个创业者,帮助到营友,也希望今天来的所有人能够在未来成为我们的朋友。

  智囊传媒总裁 傅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