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多个地方有望成为硅谷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创业,硅谷,美国
  • 发布时间:2016-02-19 14:27

  ——IDG创投(美国)董事总经理帕特·肯尼利

  “从中国看美国,也许会觉得美国闪着光、充满机会。但大洋彼岸的我们,会感叹中国市场真大、经济增长真快,甚至应该马上学中文去中国。”IDG创投(美国)董事总经理帕特·肯尼利(Pat Kenealy)对《支点》记者说。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创投机构,IDG创投在中国有不少堪称经典的项目,如腾讯、百度、携程、小米、搜狐、奇虎360。如今,IDG创投在全球有中国、美国、印度、越南和韩国五个分支机构,而帕特·肯尼利则是IDG创投美国负责人。

  针对中国企业家出国创业投资的热潮,帕特·肯尼利的观点与很多人不一样:中国GDP增长速度是美国两倍,中国市场的投资潜力可能更为广阔。

  “北上广”如硅谷一样充满机遇

  《支点》:有人称,风投是硅谷奇迹背后推手。因为在硅谷,每位风投人士都能找到他想投资的项目,而每个创业者也都能找到至少一笔投资。在您看来,硅谷风投生态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帕特·肯尼利:在美国,由于联邦制的影响,我们没办法把创投做成全国性行业,只能做成区域性的中心,然后形成各自的优势。其中,硅谷创投体系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看来,其成功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硅谷可以从多个方面吸引人才。这里有很多规模大且历史悠久的高科技公司,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机构,还有一些研究型的大学如斯坦福、加大伯克利分校等。其中不少大学不但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甚至会鼓励科技人员创立科技企业。

  其次,这里有完善的金融系统。经过约40年的发展,硅谷的商业银行与风投机构合作的“投贷联动”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创新是硅谷银行的做法:银行提供风险贷款,同时获得认股权证或股票期权来弥补信贷未来的风险。

  硅谷还有一系列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再次,政府从立法方面支持风险投资和创新创业。硅谷在税法方面鼓励投资,投资所得税比收入所得税低很多;劳工法也很完善,员工跳槽、公司解雇、招聘人员都很详细,方便人员流动;知识产权保护也做得很好,如任何雇员在公司工作期间的成果都归公司所有。

  此外,还有文化因素。在硅谷,创业失败并不是很丢面子的事。相反,创投们更愿意投资创过业、有过失败经历、通过总结经验然后再创业的人员。

  当然,硅谷温和宜人的气候也很适合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其成功因素之一。

  这一系列因素,使得硅谷风投系统日趋完善。截至2015年11月,硅谷有230亿美元创业投资资金、1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每年大概投资项目达1500个以上。

  《支点》:按照您的这一逻辑,中国是否也有一些地区具备成为下一个“硅谷”的可能性?

  帕特·肯尼利: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与硅谷相比较而言要年轻得多,但上述很多因素在中国不少地区也都具备。

  我认为,在中国,像硅谷一样充满机会的地方不下10个,譬如北京、上海的投资创业体系非常完备,而全国的二线城市存在更大机会。

  中国市场不弱于美国

  《支点》:如今有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此前有段时间百度股票受挫,国内称美国投资者看不懂中国的O2O模式;而百度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股票上涨,媒体又称美国投资者“看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帕特·肯尼利:实际上,大多数美国人不太了解中国市场。虽然美国一些主要投资研究中心对中国密切关注,但美国老百姓对中国市场并不像他们对法国或英国那么熟悉。

  而我认为,中国普通消费者不同于美国消费者。在某些方面,中国消费者要更加超前,比如手机交易。

  和中国人相比,很多美国人在家中只有个人电脑。而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智能手机,所以,用手机交易非常常见。

  美国家庭个人电脑保有量很大,年纪稍大的人花在电脑上的时间比其他国家都多,当他们需要电子交易时,还是会倾向于使用电脑。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在电商方面比美国更加超前。

  《支点》:除了海外上市,不少中国企业家对国外投资也很感兴趣,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帕特·肯尼利:美国一直都向好奇的人们敞开大门,包括IDG创投也有些基金已有中国投资者,东南亚及欧洲也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不过,有句话叫“围栏那边的草更绿”。可能从中国视角看美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美国闪着光、充满机会。但在大洋彼岸,美国人会感叹“中国市场真大、经济增长真快,我们应该马上去学中文然后去中国”。

  实际上,无论哪里都有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中国GDP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这也说明中国市场机遇不弱于美国,而且投资潜力可能更为广阔。而你如果想去外国投资,就要去学外语、学外国文化,这是比较艰难的。

  《支点》:但您不认为中国企业家具有“乐于迁徙”的特点吗?

  帕特·肯尼利:我觉得中国人一般都不愿意离家太远,甚至于不少创业者都更加愿意在家乡附近创业--即便那里并不适合做他们所从事的产业。

  相比之下,整个美国历史就是人民不断寻找机会、从大西洋一直西进到太平洋沿岸的历史。30岁时,我便从2000公里外的波士顿来到硅谷。对美国人而言,和家人、朋友、老师说再见,是非常平常的事。

  而且,美国每个城市都有特色行业作为城市名片,你如果想在某一领域做到行业先锋就得迁徙:对IT有兴趣就去硅谷;有电影梦就去好莱坞;想做汽车行业领头羊,就去底特律;想从事石油行业,就去德克萨斯。

  从“小”发力

  《支点》:如果您的角色从IDG创投(美国)董事总经理变为一位创业者,在缺乏品牌号召力的情况下,那您还会选择从事创投行业吗?

  帕特·肯尼利:是的,我依然会选择创投行业。当然,IDG创投的品牌号召力确实很强,而对才起步的创投人士而言,建立品牌恰恰是最难的。

  10年前,创业最关键的事就是筹到足够钱去买电脑、软件和其他办公硬件。现在,他们只需要在亚马逊云(Amazon Cloud)这类云存储中购买服务,注册资本金也大大降低,白手起家的成本比10年前降低了很多,这也吸引许多人开始创业。

  结果显而易见,创业初期变成了较容易的部分。但由于现在创业者实在太多,因此,困难在于如何建立市场和品牌以继续生存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新兴企业如何建立品牌号召力?我认为只选择在一个地方投资,或只投一个阶段、一种类型的公司,是一种适宜于刚起步的策略,而一个清晰策略也将成就一个品牌。

  IDG创投有其独特的定位。当你看到IDG创投时,你就会知道,我们只投资早期阶段的IT公司和电脑游戏、广告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消费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有时可能只有三四个员工。

  在硅谷,有医疗或生物投资机会的人从来不会找我要钱,因为我的品牌说明了我所专注的领域。

  《支点》:现在中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您对中国年轻创业者有何建议?

  帕特·肯尼利:现在中国政府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都非常好,但我认为年轻人最好先去大公司积累工作经验。

  近20年来,在硅谷把小公司经营得比较成功的人,都是从英特尔、谷歌这类大公司里辞职出来的。

  创业者独立门户需要一个契机,可能包括资金、公司组织结构、政府政策法规等等。在这个契机出现之前,在大公司积累经验是种不错的选择。

  《支点》:但有观点认为,人们创业时比为别人打工会更加开心。

  帕特·肯尼利: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其实有些人喜欢为自己工作,而有些人喜欢在公司工作。对某些人而言,自己创业需要赌上家庭、金钱和时间,所以他们会认为创业压力太大,更愿意在公司里工作。

  而选择创业的人,则是非常特别的一群人。他们敢于冒险,他们会启动一个项目,然后对身边的朋友说“跟着我干”,于是一个团队就形成了。

  《支点》记者 蒋李 实习生 熊丽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