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基金背后的故事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长江经济带,GDP
  • 发布时间:2016-02-19 14:39

  周常青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忙不过来的时候,只得一手接座机,一手接手机。

  这些电话大部分都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以下简称“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有关,有的是询问如何参与到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中来,有的则是咨询如何争取产业基金投资。

  自2015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设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这一战略决策后,这样的情景一直在周常青的办公室里上演。

  如何搭建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框架,如何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如何将这个基金扎扎实实地落地,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湖北省政府金融办面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身为湖北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周常青这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也就放在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筹备上。让他非常欣慰的是,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筹备工作的成果让人瞩目。

  2015年12月30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及管理公司揭牌启动仪式,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政府、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公司,同国开金融、工银瑞信、国新基金等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代表,共签订了40多项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由湖北省委、省政府出资400亿元作为引导,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总规模达2000亿元的产业基金,最终带动约1万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正式“扬帆起航”了。

  湖北省为何设立如此规模巨大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它又为何能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

  设立基金,主动作为

  在周常青看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并非“无心插柳”,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应对“新常态”的主动作为。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湖北省经济实现大跨越,GDP逼近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排位由“十一五”末的第11位上升至第8位。然而,强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仍是湖北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2015年前三季度,湖北省GDP增速达8.8%,与预期的9.5%还存在一定差距。不仅如此,和全国形势一样,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民间投资的增速及占比均下降。在经济结构上,重工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民营经济不够发达。在企业经营层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一系列现象均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那么,如何适应新常态发展?

  事实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很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认为抓产业是抓发展的第一支撑,也是调结构和转方式的第一战场。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呢?

  近年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如火如荼。国家级有2014年设立的首期规模达1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以及正在实施的总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地方级有重庆市于2015年设立的总规模达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以及浙江省设立的总规模达200亿元的产业基金等。

  “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周常青对《支点》记者表示,以往财政资金通过无偿资助的方式扶持企业,资金比较分散,往往“撒胡椒面”,效果不明显。而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方式,能把原来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通过金融杠杆进一步放大效果,并且通过职业投资人的专业化投资和管理,更加精准、有效地扶优扶强企业和产业。

  根据这一思路,2015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由省财政出资400亿元作为引导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总规模达2000亿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力争最终带动约1万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这是目前国内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的规模最大的产业基金。

  “这么大的资金量注入到产业发展上,对湖北省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湖北省长江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剑华对《支点》记者说,无论是基础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会更好地发展。

  政府引导,“三化”运作

  如何将400亿元财政资金多层次放大,吸引各路社会资本进来,最终带动1万亿元的投资呢?

  “政府让利”无疑最有诱惑力。将4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劣后资金,主动承担风险充当安全垫,让利于其他社会资本,这吸引了很多社会资本的目光。

  这样就够了吗?显然不是。

  周常青坦言,所有参与者着实动了不少脑筋,也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更是把已有的政府引导基金统统研究了个遍。

  他们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市场化基金管理人利益的冲突、地域的限制、对决策过多的干预等等,政府引导基金募不到资、投不出去、投资效果不理想的案例比比皆是,执行层面各路资本对此并不太感冒。

  于是,遵循市场规则,向市场靠拢,即通过“三化”运作--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成为了他们吸引各路资本的“利器”。

  基金需要通过基金管理人来管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便在这方面做文章,决定由省级投资平台公司与社会合作方共同发起,设立混合所有制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开招募联合发起人。这些联合发起人也将是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合作伙伴,将共同管理和募集2000亿元的产业基金。

  混合所有制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方案,吸引了众多专业机构的注意,申报机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当初设想。短短两周内就有68家机构申报。这之中,福布斯中国著名PE机构排行前30名中就有多家机构积极响应。经汇总统计,各申报人共确定向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意向出资超过8000亿元。公开招募时间截止后,又有10多家知名民营机构表示愿意参与。

  周常青透露,在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募集并不是问题。

  然而,不少相关人士也对此有些疑虑: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毕竟是由政府牵头设立的基金,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政府的引导目的?

  周常青的回答或许能释疑。

  “必须明确的是政府不能直接插手,即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否则就没人一起跟你玩这个资本游戏。”周常青说,但是政府又不是无可作为,而是在“引导”二字上做好文章。

  这些,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管理框架中已经有所体现。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发展规划、提供项目信息服务、根据协议实行事后考核监督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按照市场化机制引导产业基金更好地支撑湖北产业发展。

  “先把规则定好,以规则界定双方边界,约束双方行为。”周常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把政府的信用优势和市场的效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专注产业,打造链条

  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顾名思义是专注于长江经济带上产业发展的基金。

  周常青说:“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不同于其他地方政府所设的引导基金,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扶持产业发展,把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

  按照市场化原则,产业基金还设立了投资负面清单,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名列其中。

  周常青表示,湖北是工业大省,产业基础好、门类全、规模大,但却不是产业强省,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湖北不能再走过去仅仅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老路,要与沿海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任由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然成长,过程将很漫长,可能将会继续落后于沿海地区。而如果设立产业基金,则能加速这类欠成长产业的成长,推动产业转型和进化。”周常青说。

  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链条非常完整,基本能覆盖整个企业成长周期。周常青解释,“基金将覆盖VC、天使、PE、Pre-IPO、新三板和四板、并购等多种类型,既帮助初创期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又帮助成长期企业抢占市场份额,还帮助市场饱和期企业转型升级,让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得到全方位助力。”

  “分道赛马”,合作共赢

  虽然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确立了一套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行机制,但也有一些顾虑较多的投资机构反映,2000亿元母基金规模庞大、投资人众多,利益多元无法协调,必然会降低投资效率。

  在听取多方意见后,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独创了“赛马机制”--即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总体框架下,分别由不同的主要出资人牵头组建若干支母基金,划分“赛道”,由不同的管理团队运营管理,对项目进行独立选择和判断,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这样,就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运行效率。”周常青解释说,谁的项目好、快,就能得到更多资源。

  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已注册,注册资金为1亿元。湖北省财政通过预算调整方式列支的300亿元基金预算已到位,2016年预算中安排了100亿元。其他母基金的募集也按照“分期设立”原则,以项目为依据,成熟一个开展一个。

  周常青还告诉《支点》记者,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框架,既是一个“赛场”,也是一家“婚姻介绍所”。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目前正通过梳理湖北省所有上市公司和其上下游企业,寻找一些项目以供运营者选择参考。

  “在现社会实中,经常存在投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些好项目并不能被投资人发现,投资人手里有资金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周常青说,“通过搭建一个信息交流沟通平台,能够让项目与资金对接、配位。”

  如今,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已搭建好,周常青的工作暂告一个段落,未来更多的是提供基金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信息服务,并依据协议实行基金事后考核监督等工作。“接力棒”则到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手上,一切也将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运行。

  《支点》记者 林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