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极致理性又无比浪漫的存在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知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2-26 09:49
如题形容五岁的知乎,只因它屡屡触碰我们的内心深处。
比如,“爱一个人到底什么感觉?”“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或者,“喜欢一个人,却不能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你是我的枕边书,我是你的耳旁风。”“眼睛为他下着雨,心却为他打着伞。”
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并时不时刷爆社交网络。但知乎若如其名,本该成为知识的圣地,不是么?
知识是物,情感是人
“我只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也许连知乎的创始人都不曾想到,一个以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为导向的社区,会成为人们情感的后花园。不过想想也是,一个社区的真正财富是用户而不是内容,有人的地方自然有江湖纷争、儿女情长。
对那些不了解知乎的人来说,知乎是一个装逼犯的集中营;而对另外一些了解并且热爱知乎的人来说,知乎就是这样一个极致理性有无比浪漫的存在。
但在不知不觉中,知乎的理性、客观以及浪漫情怀,也会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一个“抠脚大汉”虚构出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骗取人们的信任,再编造先天性心脏病的悲剧博人们的同情心和善心。在人们发现“他们”的谎言之前,募捐金额已达到15万元之多。最后,这场闹剧以幕后操手自首而告终。
骗子为什么会得手,这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也许恰恰是知乎上浪漫的氛围让人们放松了警惕,这也留给所有知乎用户和关注这件事的人们一个问题,那些看起来美好、动人心弦的故事,信还是不信?
或许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否则人们又怎么会在电影院落泪呢?
永远不会有人对你说
“认真你就输了”
在知乎,永远不会有人对你说,认真你就输了。当你在问题下面回忆曾经的奋斗、拼搏、努力的时候,不会有人报之以嗤笑;当你说出自己曾经得到的小小成就,不论是小学年级第一、中学奥赛得奖还是大学拿到奖学金,不会有人出来说无用。
在那个叫做“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的问题下面,尽管没有人用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但一个个答主的亲身经历,让每一个浏览问题的人明白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穷人很多,却充满希望,因为没有哪一个因为自身境遇的缺陷与不足而放弃过向上攀爬。
这些都是知乎的理性与浪漫所在。
“知乎”初心,“知乎”知乎?
诞生之初,知乎采用邀请制聚拢一大批知识精英,构建起最早的格调。这些人贡献过高质量的答案,用心维护这一小片在互联网世界中为数不多的清净之地。
依靠高质量内容积累的影响力,知乎在2013年开放注册后迎来用户数量的爆发,从数十万到上千万。这也让知乎完成从“知识”到“知心”的延展,除去理性的知识外,更多的是人与人的链接。
人多了问题便接踵而至,比如答主以讲故事替代回答,曝照获取粉丝,在答案中夹杂私货与广告,等等。高质量内容是立身之本,知乎显然明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最终还是要用户自我约束才行。
知乎还可以选择,是做下一个百度知道、百度贴吧、新浪微博还是自己。知乎对于热门社会事件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护士强喂多美滋奶粉”“台湾反服贸”“帝吧出征facebook”……知乎几乎在当天便展开讨论。知乎用户用提问的方式,形成一个理性客观专业的讨论平台,使各路纷杂的信息在知乎得到整理与还原。
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
“发现更大的世界”背后,不仅仅是更多、更专业的知识与见解,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百态。“所有问题都有好答案,但世界还是那个样子。”如果知乎能够给这个世界带去什么变化,那大概就是它将好答案告诉了我们,我们用这些好答案去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
文/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