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20项预测

  • 来源:快公司
  • 关键字:爱立信,扎克伯格,马拉拉
  • 发布时间:2016-03-15 11:35

  医生把剪刀递给我。我按下刀片,剪断脐带,然后抬头看着妻子。她抱着我们刚出生的儿子,面带微笑。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我们的孩子身高1米83,是一名大三学生。每当我看着他,他人生里的一幕幕就仿佛在眼前连续回放,有蹒跚学步,有大发脾气,有欢笑,有争执,还有哄着哭泣的小宝贝入睡和等待少年回家的那些个深夜。

  今年,《快公司》也满20岁了。自第1期封面宣称“工作是个人的、计算具有社会性、知识就是力量、勇于打破陈规”以来,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一宣言的现实意义却有增无减。我们的解读有了演变——不再预测App Store应用商店或Oculus Rift虚拟实境技术——但其精神已成为我们文化的核心。

  我们庆祝诞辰,是为了纪念往昔的一切,迎接未来的所有。我们借由展望未来庆贺《快公司》20周年。过去20年的瞬息万变,只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进步预热罢了。

  最近,我与瑞典通信公司爱立信(Ericsson)CEO汉斯·韦斯特贝里(Hans Vestberg)谈到了这一点。爱立信为大型电信供应商、手机制造商乃至全球数以百计的政府构建产品,因此韦斯特贝里掌握着内幕消息,知晓每一个人的未来大计——具体细节他不方便透露,但这些信息影响着他对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思考。

  “今天,全世界约有72亿名手机用户,”他指出,“而宽带用户仅29亿人,”他指的是高速互联网。“但随着科技进步,价格会下降。到2020年,全球90%的人口将享有移动宽带网络。之后再过个5-10年,宽带就能普及全球了。”

  韦斯特贝里认为,这将带来一场变革。他举出数百年前的历史先例:蒸汽机。最初发明时,它的功能是抽取矿山内的水分。直到后来,这项技术才被应用于其它领域,发展出了汽船、铁路与涡轮增压行业。互联移动技术的诞生同样有着强大的力量,也同样被低估,韦斯特贝里说道。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医疗保健、教育、银行业、能源、生产制造等领域都将受到影响。

  韦斯特贝里关于变革的预测,得到了其他学科前沿者的呼应:遗传学、替代能源、人工智能等。顺着这些领域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往前走,再将所有发展汇聚成一个未来,你就会发现我们站在一个戏剧性的转折点。

  我曾用“流荡世代”一词描述这个转变时期。由于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我们以全新方式调整适应的能力也便愈加有价值了。这些改变可能令部分人恐慌,但无可否认也是激动人心的。而对于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新兴现实的人类而言,未来的可能性着实诱人。

  以下是我们对未来20年发展趋势的20项预测。作为预测,它们免不了有局限性,也充满了假设。独立来看,无一令人震惊。这是我们有意为之的结果。但组合起来,它们描绘了一幅明日世界的光景:工作仍是个人的,计算仍具有社会性,知识也仍是力量,而成功的规则从不定型。

  1 速度必将取胜。

  全世界最优秀的球队强调速度高于完美。他们认为,与其等待最佳时机、做到完美传球,不如保持脚下球的快速移动。正如副主编大卫·利德斯凯(David Lidsky)在《100个重要历史时刻》开篇所说,1995年,Netscape疾如流星迅速崛起,速度由此成为商业准则之一,并在此后的岁月里逐渐走向核心位置。从亚马逊到谷歌再到Netfilx,持续更新迭代与重新定义是此类企业的核心特征,而每一个行业也必须接受这一节奏(尚待解答的问题是:哪一国政府能学会依据速度准则进行运作?)。Facebook或许是迭代变更的最终体现,预见到新方案的不完美——并不断改进,至臻完善。

  2 领头羊:扎克伯格。

  当我们在2007年5月刊的封面称马克·扎克伯格为“那个拒绝了10亿美元的小孩”时,他还是22岁的娃娃脸小伙子,Facebook只有1,900万名用户。今天,他的娃娃脸没变,但正如哈利·麦克拉肯(Harry McCracken)在《非‘胜’不可》一文中所写,他已成长为一名独一无二的领头人。现年31岁,全球拥有将近15亿用户,扎克伯格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仍被低估。他不断提高自己的经商能力,继续埋头学习。如此心态特征,加上300多亿美元的资产净值以及全球型企业的控股权,基本上保证了他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人类经济与文化进步的中流砥柱。

  3 建设者:马拉拉。

  年纪轻轻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下一步是什么?马拉拉·尤萨夫扎伊用实际行动回答。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全球公众形象,不仅提高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女孩教育需求的认识,更安排实地项目,创造实质性效益。在《我是马拉拉》一文中,(详见2016年5月刊)她向本刊撰稿人凯伦·瓦尔比(Karen Valby)解释道,刚成立不久的马拉拉基金会象征着改变社会期望的不懈努力。马拉拉本人则代表了一支新生队伍的前沿力量:成长于世界偏僻阴暗角落的青年人才们。这一代人将继续掌握着重新定义世界的工具与机遇。马拉拉只是一个开始。

  4 启发者:伊隆·马斯克。

  马斯克是不是钢铁侠的真实化身并不重要。他旗下企业——特斯拉、SpaceX、SolarCity——的最终成就也不是重点(当然我们也并不是不看好它们)。重要的是,马斯克的想法与典范是一股催化进步的力量,推动人类解决当代最为复杂的议题之一:气候变化。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将产生更多温室气体,制造更多污染。协调一致、高影响力的政府行动难以落实,除非危机爆发。留给我们的选择唯有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而这正是马斯克致力于鼓动的事业。在概述自己迄今为止最为大胆的计划时,他告诉马克思·查夫金(Max Chafkin),“‘市场上现存的电池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们太烂了。’”。通过利用这一看似无伤大雅的缺陷,马斯克不仅想打造更为庞大的企业,更希望启发人类解决眼前最大的挑战。

  5 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科幻小说常常描述一个反乌托邦式的明日世界。但假如拉长镜头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我们不能忘却那些以进步之名犯下的残暴行径与强取豪夺,也无法保证自然灾害或疾病爆发、战争或恐怖主义的悲剧终将结束。无论是意外所致或刻意为之,核、化学与生物威胁依旧存在。但我们也值得提醒自己,未来的恐惧往往被过分放大。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或许是:过去几百年来,全球平均寿命稳步上升,而过去10年间,世界各地的平均寿命均有增长。这一进步不会减退。

  6 数字工具释放机遇。

  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不平等现象依然猖獗。数字鸿沟往往进一步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手机的日益普及提供了改变这一状态的潜力。当宽带智能手机(如爱立信的韦斯特贝里所预测般)普及全球,可汗学院、Duolingo等数字学习工具将彻底改革发展中国家的机会。未来的教师与学生将不再受限于教室,甚至不局限于提供课程的国家或城市。

  7 民主数字化。

  针对美国投票选举为何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反对者给出了不少理由:身份验证、安全性、可靠性。银行与零售商等企业都克服了此类顾虑,而不久的将来,政府也将一一解决这些难题。随着新一代选民诞生——一个从小接受通过应用一键购买和即时访问的文化熏陶长大的群体——传统的投票流程终将不堪一击。新候选人将通过颂扬自身采用的尖端科技树立威信,电子投票将无处不在。

  8 多样性继续深化。

  在美国,掌握商界与政界大权者仍旧以白人男性为主。随着人口日益多元化,这一现象终将改变。多样化的领导群体也更具备取胜优势: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人类将面临各种复杂棘手的难题,而用于解决难题的方法与经验越是多样化,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9 使命胜过金钱。

  经济学家一直强调财政激励的力量。绩效高于一切;竞争孕育卓越;一分钱一分货。听来顺理成章,但有些情况下却收效甚微。近期实地研究表明,相比于纯粹的金钱回报,拥有与工作相关的使命能够催生更好的业绩表现。新一代工作者期望,维系他们与工作之间的桥梁将不仅仅只是金钱手段。

  10 基因工程无可阻挡。

  人类基因组的解码催生了一波新治疗方法,正如《解锁身体密码》一文所述。这些例子虽然鼓舞人心,但基因数据的影响力尚处于萌芽阶段。

  11 医学培训将被重写。

  现代行医始于如同新兵训练营的体验:没完没了无休止的倒班,年轻实习医生被迫以条件反射般的专业技能吸收——并作出诊断。随着人类的医学知识库超越任何医生的信息记忆能力,未来的医生必将成为数据解读专家,利用像沃森(Watson)这样的电脑系统等技术工具诊断病症与优化治疗。这一转变将提高医疗保健的效率,并从理论上允许医生将精力集中于更为重要的门诊任务上。

  12 人类同理心成为核心。

  改善临床态度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我们都应当学会更为贴心地倾听他人。实际上,随着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逐渐深入工厂与职场,唯一一个永远不会被技术侵占的领域就是人际沟通了。

  13 创业并非人人适用。

  ABC电视台《创智赢家》(Shark Tank)节目的普及,突出了创业者在全球文化之中的吸引力之大。人人都想创业,都想获得扎克伯格般的成就。政府领袖赞颂创业世界的优点,越来越多年轻人渴望未来自己当老板。只有一个问题:创业艰难,需要高强度的冒险与一颗承受失望的钢铁心。有些人在心理上更适合过山车般的经历,但更多人承受不来。

  14 泡沫将会破灭。

  是否存在科技泡沫?那些梦幻“独角兽”初企是否果真价值数十亿美元?听信炒作的投资商最后会否引火烧身?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是的,某些地方确实存在科技泡沫。事实是,泡沫永远存在。那些独角兽确实有身价高达数十亿者——也有过分夸大者。有些投资商会引火烧身;有些会发财致富。如何区分?到时我们就知道了。对多数人而言,讨论有泡沫与否不过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方式。当大规模的泡沫破灭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即便是早有预料者,也如其他人一般被颠覆。最重要的,是保持随机应变的能力:假如你所涉足的领域成了泡沫,那就是时候转移阵地了。

  15 简单变得更难。

  新兴技术崛起之际,往往承诺让一切变得更简单、更美好、更便宜。久而久之,我们发现更美好——甚至更便宜——都实现了,但所谓的更简单却是好景不长。想想广告市场,曾经看来简单明了(电视广告统领天下!),但营销者对于广告观众以及潜在顾客的反应知之甚少。现在,营销者可以针对特定的顾客群,并追踪其活动。然而,现代广告世界丝毫不简单:接触顾客的渠道前所未有的多,管理各种各样的社交、网页与移动项目,让电视广告独霸天下的旧时代显得有些别样的吸引力。谷歌等企业主张,在新型分析工具与程序化市场的协助下,一切将变得更加简单。更可能发生的结果是:广告业将以对的方式把对的信息传达给对的人,效率大大提升,但其复杂程度有增无减。

  16 网络安全成本高昂。

  今时今日,每一家公司都是“技术公司”,因为我们都利用技术进行操作运营(正如所有企业都是“电力”企业,因为我们都需要接通电网)。这一事实的必然结果是:我们都可能沦为网络袭击的受害者,无论是黑客入侵,抑或是我们自身或他人的无能所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无一幸免,而是证明了每一家企业都需要纳入以往预算中甚少考虑的网络保护措施。成本将上涨,这是必然。

  17 中印将成主导。

  专家们早就预测,中国与印度这两个“沉睡的巨人”终将觉醒,挑战美国与欧洲的经济统治地位。过去20年来,行进路线虽然曲折婉转——但最终的方向是无可否认的。而各国的表现也是有些违反直觉:苹果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业巨头,其设计与营销部门设在美国;而它的中国对手小米则遵循类似的策略,开始向印度市场扩张。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将继续深化。

  18 食品更健康。

  无高果糖谷物糖浆、无反式脂肪、少盐、少糖、少脂肪。超市货架上充斥着所谓健康食品的标语,无可置疑,我们对摄入体内的食物也越来越有意识了。Chipotle墨西哥卷饼店与全食超市的成功说明了,消费者是乐意为高品质产品掏钱的,甚至会主动要求。久而久之,曾经的奢侈品将成为饭桌上的必需品。

  19 现金将消失。

  随身携带紧急备用现金总是有道理的,即便最后的用途不是购买必需品。然而,这种需求正在消失殆尽。首先,ATM诞生了(有需要随手取,又何须背着现金满街跑?),但彻底冲走现金需求的浪潮,还是经由手机与芯片的电子支付形式。给你一分钱,告诉我你在想什么(Penny for your thoughts)。啊?什么是一分钱?

  20 我们都是一家人。

  手机、飞机与电视让世界变得更小,而眼下这波技术革新浪潮也只会把人类拉得更近。我们将没有权利无视其他地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家和万事兴也成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要务。说到批评,亲人的话最是一针见血——毕竟他们了解你的弱点——但在你需要帮助时,他们也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以上20项预测中,这一项是承载着最大希望:希望我们彼此之间不断增进的认识与不断拉近的距离,能够带来互相理解、机会均等的美好明天。

  文/Robert Safia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