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大导演和名角儿们的小生活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北京人,导演,名角,生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2 16:40
老演员牛星丽为演好农民,每天在最热的中午跑到山脊晒太阳;老导演焦菊隐曾让导演谢晋面壁罚站??写老人艺的书不少,只是人艺子女牛响玲记忆深处的大导演和名角儿们的故事,却远离了高大伟岸,带有更多人间烟火气
文|《小康》记者 管方方
“人艺老演员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影帝影后的料。”说这话的人叫做牛响玲。牛响玲的父母都是北京人艺的老演员。父亲牛星丽曾获飞天奖,母亲金雅琴凭电影《我们俩》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后和金鸡奖。
只是,在当年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舒秀文、吕恩、朱琳驰骋的星光灿烂的北京人艺舞台上,牛星丽却多半只演些小人物,而金雅琴多数时间也只能演配角。即便是由丈夫牛星丽执笔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剧中“大赤包”一角,本是牛星丽照着妻子金雅琴写的,最后却让人艺另一个演员李婉芬演了,李婉芬凭此剧一炮走红,走到哪里都被称为“大赤包”。在牛响玲看来,藏龙卧虎的人艺舞台,有太多牛星丽金雅琴式的“默默无闻”的演员。
在话剧界,北京人艺无疑是由时间和技艺构筑成的“经典”的代名词。人艺的独特光芒和魅力,是在比较中体会来的。北京的话剧演出市场何其丰富,小剧场方兴未艾,先锋话剧层出不穷,港台同行又裹挟着林奕华、赖声川以及一众漂亮明星们不时来抢一把滩,但看惯了这一头的眼花缭乱,偶然进一回《窝头会馆》或古旧《茶馆》,每一个场景都透着千锤百炼的低调、每段台词都是直穿人心的敞亮、多大的腕儿往台上一站,也只是整部戏的一个小分子。演员的哪怕一个抬眉或扬手,都是沉甸甸的厚重在背后撑着。人艺戏剧的气质跟戏台上的道具类似:古旧矜持,衬着大户人家的底气十足。看出门道的观众,会内行地指点一二;而即便是戏剧的初级爱好者,也能隐隐觉出“举重若轻”四个字,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2002年人艺成立50周年,大批高屋建瓴的纪念文章问世,作为人艺子弟,牛响玲也开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受邀写专栏,追述大明星大导演们的往事,后来写顺了手,一发不能收拾,如今便结了一本《人艺往事》的册子出版。
牛响玲书中记录了众多大名鼎鼎的演员和导演:其父母牛星丽和金雅琴、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夏淳,演员于是之、英若诚、舒绣文、叶子、朱琳……作者所叙之事并不庞大,只捡了名人生活里的琐事开说,其细密生动,从牛响玲的写作动机中也可窥见一二。
牛响玲说,回忆老人艺缘起于一次关于焦菊隐先生的对话。“当时我的发小修建从日本回来,他是老演员修宗迪的儿子。”聊天中,修建问牛响玲,还记得“文革”时焦菊隐被抄家吗?修建记得,当时五六岁的他有次尾随红卫兵进了焦菊隐家,钻到床底下,结果看见一包玻璃弹球。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想明白,焦菊隐这么大一个导演,床底下藏弹球干嘛。
牛响铃听后告诉修建:“焦先生晚年得了个小儿子,这包玻璃弹球,是他家被洗劫一空的时候,唯一能留给孩子的一点玩意儿。”牛响铃说,在她的记忆里类似的人艺故事还有很多,大导演和名角儿们平平常常的小生活,让她感念至深,写也写不完。
“我妈老把张艺谋当成修电灯的”
牛响玲的母亲金雅琴曾出演《我爱我家》里那个热心肠的居委会大妈,基本上,那是一次本色演出。解放前,当时艺名还叫做“白薇”的金雅琴已经红遍京津一带,“我妈性格热情、火爆、大胆,我爸喜欢安静,总是陶醉在自己的琴棋书画里。”
老演员牛星丽,瘦高个儿,极具雕塑感的脸曾被人描述为“看着就想哭”,他曾在话剧《茶馆》里扮演卖闺女的“康六”。
对于牛响玲父亲的这张脸,观众应该不陌生,牛星丽在电影《老井》、《老店》、《骆驼祥子》和电视剧《末代皇帝》中,都有过让人过目不忘的表现,但记得住脸却未必叫得上名,也许这可以被看作人艺“戏比天大”传统的一个证明。
2005年,81岁的金雅琴凭借首部电影《我们俩》,连获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金鸡百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时任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张艺谋惊叹:“我只知道她是个老资格的舞台剧演员,没有想到第一次演电影就能拿到这么高的奖项。”
“张艺谋确实跟我妈不熟,他跟我爸熟。1986年张艺谋与牛星丽合作电影《老井》时,经常穿着军大衣来找我爸,可能就是因为这件军大衣,我妈老把他当成修电灯的。每次张艺谋来我家,我妈都问:‘咱家电灯又坏了啊’?我爸就得跟她解释:‘没坏,人家是搞摄影的’!”牛响玲如是说。
获了奖以后的金雅琴曾被媒体后知后觉、恍然大悟般地热捧,在第二年的人艺团拜会上,大导演欧阳山尊为此相当不服气地说:“金雅琴获奖后,许多人跑来问我,为什么你们剧院一位默默无闻的老演员居然一下子拿了两个奖?我当时说,只能说你们孤陋寡闻,金雅琴早在建国前就红了,她那时艺名叫白薇!”
金雅琴一辈子的话剧角色,多是些三姑六婆的偏门人物。她在焦菊隐的《茶馆》里扮演庞四奶奶,没事儿就坐在台下看别人表演,琢磨角色问题。庞四奶奶这样一个D角都排不上的小角色,愣是给金雅琴琢磨出了味道,她跑去跟焦菊隐导演讲自己的看法:庞四奶奶作为一个封建又跋扈的人,造型应该是“高射炮的发型”、夸张的大耳环、通身金光闪闪、“一张白脸不擦红、嘴上口红不涂满”,现在的打扮,显然不够突出人物性格。
焦菊隐先生深以为是。得到导演首肯后的金雅琴,穿着这身打扮站帷幕里候场,这时从旁经过的英若诚惊呼:“我的妈呀,我还以为我三姨又复活了呢。”
在人艺众多知名的演员里,金雅琴被女儿谦虚地形容作“还算是个后备小学生”。获奖后金雅琴曾说:“我们北京人艺,再出十个八个影后也没问题。你们可以不给,但不代表我们没有。”
“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那么演”
人艺的戏为什么好看?在牛响玲看来,其实不过“认真”二字,人艺气质数十年的传承,也无非对每一场戏事无巨细的追究精神的延续。
大导演焦菊隐排《龙须沟》,给全剧组下了一个死命令,要求所有人去龙须沟体验生活,只有伟大的生活才能引导伟大的戏剧,还要求不论大小演员、什么角色,都要写出自传和体会。这台戏金雅琴没角色,被分配做舞台效果,有场“打铁”的戏,排演的时候焦菊隐忽然暴怒,指着铁问:“这是谁打的铁?”
年纪轻轻的金雅琴从后台哆嗦着出来,焦菊隐命令说:你明天去天桥,好好看看打铁师傅是怎么干活的。
第二天金雅琴一早跑去看铁匠干活,天桥上师傅们精赤着上身,一下一下的,节奏分明地抡着膀子。“我妈一下子看迷了,原来这样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包含这么多技术含量,以及力与美的表现。回到剧院我妈再返工,大导演终于满意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北京人艺的风格,牛响玲把它归纳为:彻彻底底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它有民生的内涵,关注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原貌。
焦菊隐导演确立的这一人艺精神,作为“传家宝”被一代代人艺人延续下来。牛星丽参演电影《老井》时,没开机前每天中午跑去西北最穷的农村,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到开机那刻,他置身一群农民群众演员中,被西影厂的厂长打听:那个又高又黑的老乡是哪里找来的?
为了演电影《老店》里的名厨孙师傅,牛星丽仍然照老规矩体验生活,拜了全聚德的大师傅为师学烤鸭子,最后戏拍完,牛星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孙师傅”。对老演员牛星丽来说,“卖弄性的过火表演”,正是他最反感的职业行为,“台上要一片生活”,才是人艺话剧的永恒主题。
1998年牛响玲以策划人的身份参与人艺折子戏《流金岁月》的制作,并在《蔡文姬》里客串侍书一角。排练时,她以平常生活中的语气念台词,导演苏民走上来指导说:“小玲子,这个台词不能这么说。当年焦先生导这场戏时,是要求每个演员的台词都上韵的。”焦菊隐要求演员练台词,须有介乎京剧的“京白”和朗诵之间的语调,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
“我当时惭愧极了,后来为了小小的侍书一角,我跟着同台的叔叔阿姨们练习跑圆场、做云手,还有台词基本功,所幸整场戏下来,也终于过关,没给人艺子弟丢人。”牛响玲笑着说。“人艺的戏为什么好看?那都是一出戏一出戏磨出来的,在戏里面,人怎么走路,怎么穿衣打扮,怎么开口说话,都得根据角色用心揣摩,不管角色多小,都得跟这角色的身份合拍。”
牛响玲在1998年排人艺的折子戏《流金岁月》时,力邀老艺术家们重新出山,这些六七十岁的老演员们,在几十年后再度进入年轻时扮演的角色,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积淀,对角色又产生了更深的理解。李婉芬演了三次虎妞,“老年版”虎妞更突出了其敢爱敢恨的性格;苏民又演《雷雨》里的周萍,这回想从人性角度表现周萍也有“真爱”的一面;金雅琴演《日出》里的翠喜,自觉年轻时“花架子”太多,老了以后反而体会出了“炼狱”的滋味……
“二十几位艺术家都已70岁上下,他们重新演绎成名的角色时,仍然把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似的那么演,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头,就是北京人艺经典辈出的原因吧。”牛响玲说。
“谁想自杀啊,我那会儿正想创作呢”
史家胡同56号院,是北京人艺的宿舍,从建院的1956年开始,牛响玲就随父母搬到史家胡同,至今也未离开。56号大院横跨两个胡同,前院一栋楼,苏式建筑,房间高大,有公用厨房和卫生间,每个过道住上两三户人,后面三套院是解放前留下的,“前出廊,后出厦,很是古典。”
牛响玲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人艺所有的演职员都住在这个大院,那时真配得上“群星璀璨”。女演员有舒绣文、叶子、赵蕴如、朱琳、杨薇、狄辛等等,男演员有于是之、刁光覃、田冲、蓝天野、童超等等,这些还都只是一线的大演员,其余现在听起来如雷贯耳的朱旭、牛星丽、林连昆、韩善续、金雅琴、李滨等等,都在人艺大院的星光中被淹没了。
童年的牛响玲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后院的中院,四四方方的,院里四颗海棠树,每到春暖花开时就一片芳香,而整个大院跟这片景致最相配的,是大明星赵蕴如。留美归来的赵蕴如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明星,舞台形象个个高雅漂亮,平日里则一头浓密黑发,卷着瀑布般的大波浪,总是一身合体的连衣裙,走起路来昂首挺胸、风华毕现。皇后般的赵蕴如是人艺大院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除了蕴如阿姨,牛响玲另外一个暗地崇拜的对象,是隔壁史家胡同51号的章含之,“她气韵非凡,每次她从我们院门口过,小孩子们都躲着赶紧远远看一眼。”
就是这个人艺大头牌赵蕴如,在古装戏《虎符》中饰演一位多才多艺的魏太妃,为了表现贵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赵蕴如特意拜溥仪的二哥溥雪斋为师,学习古琴。每周两次课,每次一小时,回家再练两小时,刚练琴的时候,手指破掉或出血都是常事。后来演出大获成功,赵蕴如为自己角色做出的贡献解释道:“学琴不光是为完成演出,更重要的是为了塑造人物,这是人艺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的基本要求。”
众星荟萃、积淀传奇的人艺大院,自然少不了“牛人和奇人”的异事做点缀。演员田冲就是牛响玲这帮孩子们心中的“神人”。他在人艺的经典桥段是,某天站在什刹海岸边,因思考角色而陷入深思以致迷醉,脑中幻化出一片海阔天空,便摊开双臂,纵身入水,正在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自由和愉悦时,突然一把被人从水里拖出,拖上岸后两名大汉对他说道:“我们盯着你看半天了,什么事想不开,非要自杀啊!”田冲湿漉漉回到家,一路还挺不满:“谁想自杀啊,我那会儿正想创作呢。”
田冲的另一个经典,是70岁重新演《悭吝人》中的小丑,这是个需要在舞台上大翻跟头的角色,上台前,人艺领导们一再向田冲嘱咐:“不用真翻,你这个年纪使不得了。”上场前田冲还无数遍默念:别翻跟头,别翻跟头!结果一上舞台,激情四溢,除了演戏什么事儿都丢脑后,最后跟头也翻了,观众大喝其彩,后台的领导们吓个半死,田冲下场冷静下来后,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真不是故意翻的。”
这话,没人不信。
人艺“经典”的造就,有时代的成因。谈及如今北京人艺式微的原因,牛响玲认为同样有时代的成分,“排话剧本身需要耐得住清苦,但这个时代人人却太浮躁。同时社会对于老艺术家的地位,也未免不公平,比如叶子阿姨,90多岁了还住在五六十平米的旧房子里,论她们的演技和贡献,完全担得起‘国宝’级艺术家的称号。但如今,领导们只在人艺周年庆典上把老艺术家推出来坐坐……”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人艺老演员郑榕对采访他的媒体说:“平时没这么忙的。”因为“庆祝百年”,媒体排着队找他讲两句,毕竟那时能找到的可以交流的人艺老演员已不过10余人。只是,等到下个百年,再有人猛然想到找他们讲两句时,他们又在哪呢?哪里,能找到他们的故事?
二十几位艺术家都已70岁上下,他们重新演绎成名的角色时,仍然把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似地那么演,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头,就是北京人艺经典辈出的原因吧。
……
文|《小康》记者 管方方
“人艺老演员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影帝影后的料。”说这话的人叫做牛响玲。牛响玲的父母都是北京人艺的老演员。父亲牛星丽曾获飞天奖,母亲金雅琴凭电影《我们俩》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后和金鸡奖。
只是,在当年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舒秀文、吕恩、朱琳驰骋的星光灿烂的北京人艺舞台上,牛星丽却多半只演些小人物,而金雅琴多数时间也只能演配角。即便是由丈夫牛星丽执笔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剧中“大赤包”一角,本是牛星丽照着妻子金雅琴写的,最后却让人艺另一个演员李婉芬演了,李婉芬凭此剧一炮走红,走到哪里都被称为“大赤包”。在牛响玲看来,藏龙卧虎的人艺舞台,有太多牛星丽金雅琴式的“默默无闻”的演员。
在话剧界,北京人艺无疑是由时间和技艺构筑成的“经典”的代名词。人艺的独特光芒和魅力,是在比较中体会来的。北京的话剧演出市场何其丰富,小剧场方兴未艾,先锋话剧层出不穷,港台同行又裹挟着林奕华、赖声川以及一众漂亮明星们不时来抢一把滩,但看惯了这一头的眼花缭乱,偶然进一回《窝头会馆》或古旧《茶馆》,每一个场景都透着千锤百炼的低调、每段台词都是直穿人心的敞亮、多大的腕儿往台上一站,也只是整部戏的一个小分子。演员的哪怕一个抬眉或扬手,都是沉甸甸的厚重在背后撑着。人艺戏剧的气质跟戏台上的道具类似:古旧矜持,衬着大户人家的底气十足。看出门道的观众,会内行地指点一二;而即便是戏剧的初级爱好者,也能隐隐觉出“举重若轻”四个字,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2002年人艺成立50周年,大批高屋建瓴的纪念文章问世,作为人艺子弟,牛响玲也开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受邀写专栏,追述大明星大导演们的往事,后来写顺了手,一发不能收拾,如今便结了一本《人艺往事》的册子出版。
牛响玲书中记录了众多大名鼎鼎的演员和导演:其父母牛星丽和金雅琴、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夏淳,演员于是之、英若诚、舒绣文、叶子、朱琳……作者所叙之事并不庞大,只捡了名人生活里的琐事开说,其细密生动,从牛响玲的写作动机中也可窥见一二。
牛响玲说,回忆老人艺缘起于一次关于焦菊隐先生的对话。“当时我的发小修建从日本回来,他是老演员修宗迪的儿子。”聊天中,修建问牛响玲,还记得“文革”时焦菊隐被抄家吗?修建记得,当时五六岁的他有次尾随红卫兵进了焦菊隐家,钻到床底下,结果看见一包玻璃弹球。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想明白,焦菊隐这么大一个导演,床底下藏弹球干嘛。
牛响铃听后告诉修建:“焦先生晚年得了个小儿子,这包玻璃弹球,是他家被洗劫一空的时候,唯一能留给孩子的一点玩意儿。”牛响铃说,在她的记忆里类似的人艺故事还有很多,大导演和名角儿们平平常常的小生活,让她感念至深,写也写不完。
“我妈老把张艺谋当成修电灯的”
牛响玲的母亲金雅琴曾出演《我爱我家》里那个热心肠的居委会大妈,基本上,那是一次本色演出。解放前,当时艺名还叫做“白薇”的金雅琴已经红遍京津一带,“我妈性格热情、火爆、大胆,我爸喜欢安静,总是陶醉在自己的琴棋书画里。”
老演员牛星丽,瘦高个儿,极具雕塑感的脸曾被人描述为“看着就想哭”,他曾在话剧《茶馆》里扮演卖闺女的“康六”。
对于牛响玲父亲的这张脸,观众应该不陌生,牛星丽在电影《老井》、《老店》、《骆驼祥子》和电视剧《末代皇帝》中,都有过让人过目不忘的表现,但记得住脸却未必叫得上名,也许这可以被看作人艺“戏比天大”传统的一个证明。
2005年,81岁的金雅琴凭借首部电影《我们俩》,连获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金鸡百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时任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张艺谋惊叹:“我只知道她是个老资格的舞台剧演员,没有想到第一次演电影就能拿到这么高的奖项。”
“张艺谋确实跟我妈不熟,他跟我爸熟。1986年张艺谋与牛星丽合作电影《老井》时,经常穿着军大衣来找我爸,可能就是因为这件军大衣,我妈老把他当成修电灯的。每次张艺谋来我家,我妈都问:‘咱家电灯又坏了啊’?我爸就得跟她解释:‘没坏,人家是搞摄影的’!”牛响玲如是说。
获了奖以后的金雅琴曾被媒体后知后觉、恍然大悟般地热捧,在第二年的人艺团拜会上,大导演欧阳山尊为此相当不服气地说:“金雅琴获奖后,许多人跑来问我,为什么你们剧院一位默默无闻的老演员居然一下子拿了两个奖?我当时说,只能说你们孤陋寡闻,金雅琴早在建国前就红了,她那时艺名叫白薇!”
金雅琴一辈子的话剧角色,多是些三姑六婆的偏门人物。她在焦菊隐的《茶馆》里扮演庞四奶奶,没事儿就坐在台下看别人表演,琢磨角色问题。庞四奶奶这样一个D角都排不上的小角色,愣是给金雅琴琢磨出了味道,她跑去跟焦菊隐导演讲自己的看法:庞四奶奶作为一个封建又跋扈的人,造型应该是“高射炮的发型”、夸张的大耳环、通身金光闪闪、“一张白脸不擦红、嘴上口红不涂满”,现在的打扮,显然不够突出人物性格。
焦菊隐先生深以为是。得到导演首肯后的金雅琴,穿着这身打扮站帷幕里候场,这时从旁经过的英若诚惊呼:“我的妈呀,我还以为我三姨又复活了呢。”
在人艺众多知名的演员里,金雅琴被女儿谦虚地形容作“还算是个后备小学生”。获奖后金雅琴曾说:“我们北京人艺,再出十个八个影后也没问题。你们可以不给,但不代表我们没有。”
“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那么演”
人艺的戏为什么好看?在牛响玲看来,其实不过“认真”二字,人艺气质数十年的传承,也无非对每一场戏事无巨细的追究精神的延续。
大导演焦菊隐排《龙须沟》,给全剧组下了一个死命令,要求所有人去龙须沟体验生活,只有伟大的生活才能引导伟大的戏剧,还要求不论大小演员、什么角色,都要写出自传和体会。这台戏金雅琴没角色,被分配做舞台效果,有场“打铁”的戏,排演的时候焦菊隐忽然暴怒,指着铁问:“这是谁打的铁?”
年纪轻轻的金雅琴从后台哆嗦着出来,焦菊隐命令说:你明天去天桥,好好看看打铁师傅是怎么干活的。
第二天金雅琴一早跑去看铁匠干活,天桥上师傅们精赤着上身,一下一下的,节奏分明地抡着膀子。“我妈一下子看迷了,原来这样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包含这么多技术含量,以及力与美的表现。回到剧院我妈再返工,大导演终于满意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北京人艺的风格,牛响玲把它归纳为:彻彻底底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它有民生的内涵,关注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原貌。
焦菊隐导演确立的这一人艺精神,作为“传家宝”被一代代人艺人延续下来。牛星丽参演电影《老井》时,没开机前每天中午跑去西北最穷的农村,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到开机那刻,他置身一群农民群众演员中,被西影厂的厂长打听:那个又高又黑的老乡是哪里找来的?
为了演电影《老店》里的名厨孙师傅,牛星丽仍然照老规矩体验生活,拜了全聚德的大师傅为师学烤鸭子,最后戏拍完,牛星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孙师傅”。对老演员牛星丽来说,“卖弄性的过火表演”,正是他最反感的职业行为,“台上要一片生活”,才是人艺话剧的永恒主题。
1998年牛响玲以策划人的身份参与人艺折子戏《流金岁月》的制作,并在《蔡文姬》里客串侍书一角。排练时,她以平常生活中的语气念台词,导演苏民走上来指导说:“小玲子,这个台词不能这么说。当年焦先生导这场戏时,是要求每个演员的台词都上韵的。”焦菊隐要求演员练台词,须有介乎京剧的“京白”和朗诵之间的语调,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
“我当时惭愧极了,后来为了小小的侍书一角,我跟着同台的叔叔阿姨们练习跑圆场、做云手,还有台词基本功,所幸整场戏下来,也终于过关,没给人艺子弟丢人。”牛响玲笑着说。“人艺的戏为什么好看?那都是一出戏一出戏磨出来的,在戏里面,人怎么走路,怎么穿衣打扮,怎么开口说话,都得根据角色用心揣摩,不管角色多小,都得跟这角色的身份合拍。”
牛响玲在1998年排人艺的折子戏《流金岁月》时,力邀老艺术家们重新出山,这些六七十岁的老演员们,在几十年后再度进入年轻时扮演的角色,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积淀,对角色又产生了更深的理解。李婉芬演了三次虎妞,“老年版”虎妞更突出了其敢爱敢恨的性格;苏民又演《雷雨》里的周萍,这回想从人性角度表现周萍也有“真爱”的一面;金雅琴演《日出》里的翠喜,自觉年轻时“花架子”太多,老了以后反而体会出了“炼狱”的滋味……
“二十几位艺术家都已70岁上下,他们重新演绎成名的角色时,仍然把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似的那么演,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头,就是北京人艺经典辈出的原因吧。”牛响玲说。
“谁想自杀啊,我那会儿正想创作呢”
史家胡同56号院,是北京人艺的宿舍,从建院的1956年开始,牛响玲就随父母搬到史家胡同,至今也未离开。56号大院横跨两个胡同,前院一栋楼,苏式建筑,房间高大,有公用厨房和卫生间,每个过道住上两三户人,后面三套院是解放前留下的,“前出廊,后出厦,很是古典。”
牛响玲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人艺所有的演职员都住在这个大院,那时真配得上“群星璀璨”。女演员有舒绣文、叶子、赵蕴如、朱琳、杨薇、狄辛等等,男演员有于是之、刁光覃、田冲、蓝天野、童超等等,这些还都只是一线的大演员,其余现在听起来如雷贯耳的朱旭、牛星丽、林连昆、韩善续、金雅琴、李滨等等,都在人艺大院的星光中被淹没了。
童年的牛响玲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后院的中院,四四方方的,院里四颗海棠树,每到春暖花开时就一片芳香,而整个大院跟这片景致最相配的,是大明星赵蕴如。留美归来的赵蕴如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明星,舞台形象个个高雅漂亮,平日里则一头浓密黑发,卷着瀑布般的大波浪,总是一身合体的连衣裙,走起路来昂首挺胸、风华毕现。皇后般的赵蕴如是人艺大院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除了蕴如阿姨,牛响玲另外一个暗地崇拜的对象,是隔壁史家胡同51号的章含之,“她气韵非凡,每次她从我们院门口过,小孩子们都躲着赶紧远远看一眼。”
就是这个人艺大头牌赵蕴如,在古装戏《虎符》中饰演一位多才多艺的魏太妃,为了表现贵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赵蕴如特意拜溥仪的二哥溥雪斋为师,学习古琴。每周两次课,每次一小时,回家再练两小时,刚练琴的时候,手指破掉或出血都是常事。后来演出大获成功,赵蕴如为自己角色做出的贡献解释道:“学琴不光是为完成演出,更重要的是为了塑造人物,这是人艺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的基本要求。”
众星荟萃、积淀传奇的人艺大院,自然少不了“牛人和奇人”的异事做点缀。演员田冲就是牛响玲这帮孩子们心中的“神人”。他在人艺的经典桥段是,某天站在什刹海岸边,因思考角色而陷入深思以致迷醉,脑中幻化出一片海阔天空,便摊开双臂,纵身入水,正在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自由和愉悦时,突然一把被人从水里拖出,拖上岸后两名大汉对他说道:“我们盯着你看半天了,什么事想不开,非要自杀啊!”田冲湿漉漉回到家,一路还挺不满:“谁想自杀啊,我那会儿正想创作呢。”
田冲的另一个经典,是70岁重新演《悭吝人》中的小丑,这是个需要在舞台上大翻跟头的角色,上台前,人艺领导们一再向田冲嘱咐:“不用真翻,你这个年纪使不得了。”上场前田冲还无数遍默念:别翻跟头,别翻跟头!结果一上舞台,激情四溢,除了演戏什么事儿都丢脑后,最后跟头也翻了,观众大喝其彩,后台的领导们吓个半死,田冲下场冷静下来后,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真不是故意翻的。”
这话,没人不信。
人艺“经典”的造就,有时代的成因。谈及如今北京人艺式微的原因,牛响玲认为同样有时代的成分,“排话剧本身需要耐得住清苦,但这个时代人人却太浮躁。同时社会对于老艺术家的地位,也未免不公平,比如叶子阿姨,90多岁了还住在五六十平米的旧房子里,论她们的演技和贡献,完全担得起‘国宝’级艺术家的称号。但如今,领导们只在人艺周年庆典上把老艺术家推出来坐坐……”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人艺老演员郑榕对采访他的媒体说:“平时没这么忙的。”因为“庆祝百年”,媒体排着队找他讲两句,毕竟那时能找到的可以交流的人艺老演员已不过10余人。只是,等到下个百年,再有人猛然想到找他们讲两句时,他们又在哪呢?哪里,能找到他们的故事?
二十几位艺术家都已70岁上下,他们重新演绎成名的角色时,仍然把每场戏都当做第一次上舞台似地那么演,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头,就是北京人艺经典辈出的原因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