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财报向华尔街讲了一个新故事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华尔街,云计算,智能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10 09:55
对于一家在云计算领域转型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企业,你是否从它的财报中“嗅”出了变革味道?智能会成为继云计算之后这个新时代格局巨变的诱因,甚至会重新洗牌全球市场。在这轮竞争中,谁最智能,谁就能占得先机。
财报,一方面让人“看”到上市公司的现阶段业绩数字,更重要的是从中能够“嗅”出未来金钱的味道。因为,逐利的华尔街从来只“嗅”未来。北京时间4月22日凌晨,微软公布了2016年Q3财报,在这次财报中能够“嗅”出什么新的故事?
微软Q3财报显示,净利润为38亿美元,营收205亿美元,且在生产力和业务流程,智能云,以及更加个性化的计算三大业务方向,均取得了稳定增长: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收入达65亿美元,增长1%。其中,在Office 365增长63%的带动下,企业级Office产品与云服务收入增长7%;面向消费者的Office产品与云服务收入增长6%;Dynamics产品与云服务收入增长9%。
智能云业务收入增长3%,达61亿美元。其中,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5%;微软云Azure收入增长120%,Azure Compute和AzureAQL数据库的使用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多;企业移动客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多至超过2.7万家。更个性化的计算业务收入95亿美元,上升1%。其中,得益于Windows 10在超过2.7亿台设备上被激活,搜索引擎广告收入增加18%。
微软官方表示,包括Azure、Office 365、Dynamics、服务器云服务等组合在内的企业级云服务表现最为抢眼,收入突破100亿美元。不过,笔者从这份微软财报“看”到的是云计算,“嗅”出的却是智能未来。为什么?
华尔街要新故事
由于云计算的颠覆作用,几乎所有的美国IT巨头都处于深度云转型期,据悉今年直接或波及的裁员人数将达数十万。
但微软云业务的强劲表现却使得它成为云转型较为成功的企业。为什么多数IT巨头的云转型如此被动?
其实,所有巨头都明白,云计算颠覆的正是自身原有的成功业务,自己颠覆自己谈何容易。此外,云计算尤其是基础IaaS业务本身就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利润不高的业务,这明显影响季度财报。但是,华尔街不管这些,它既要利润,也要预期,总之必须是一个全新的可以说服投资人的金钱故事。
这些都意味着,云计算只能是另一个新故事的开场白……
微软要智能转型
如果说云计算首先掀起的是第一轮公有云大潮,那么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带来新一轮的云服务大潮。这在微软被称作“智能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更高层次的云服务。
3月底在旧金山举行的微软Build大会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首次展示了“对话即平台”(Conversation as a platform)的未来智能愿景。智能愿景建立在微软云Azure、Office 365和Windows平台的基础上,它的未来成功与否依赖于三大主营业务目前业绩的稳定增长,但另一方面,它又为三大主营业务讲述了一个华尔街认可的全新故事。
在云转型的同时,微软的智能转型也在今年全面拉开序幕。
目前,讲人工智能,认知计算、机器人、大数据的企业很多,既有Google、Facebook、BAT这些互联网巨头,又有各种技术精英创立的初创企业。但笔者观察到,在这些企业中唯独微软具有难以复制的独特性。
微软是唯一能够满足每一组织、每一开发者多样化需求的云服务提供商——从IaaS到PaaS再到SaaS,并且支持使用任何语言为任何平台进行开发。这样一个纵向+横向的生态布局对于数据的获取,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新一代人机交互无疑都是利好。
再加上Windows和Office在各自领域近乎垄断性的存在,微软的智能入口如此丰富,数据价值具备真正的深度,数据内容也覆盖从企业到个人的广度,这些都是普通个人互联网浅层搜索、聊天连接,甚至是单纯的购物交易所不具备的。对了,微软还有处于第二梯队的Bing搜索、Skype聊天等互联网入口。
那么,微软智能转型故事,纳德拉要从哪里讲起?
智能故事怎么讲
普通消费者对微软的智能感知是从“小娜”(Cortana)开始的。
现在它已经从“Cortana分析套件”更名为“Cortana智能套件”,它集成了大数据、机器学习、感知、分析与智能机器人技术。而且它就是一项基于微软云Azure的智能服务,还可以供开发者和企业自行开发智能化的应用与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SaaS层面的Office 365获得了大量的价值数据,它将成为微软未来的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企业业务运营中心)。
在微软的智能愿景中,全新的扩展组件和Microsoft Graph接口,能在Office 365的各项功能服务上加入机器学习,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人、内容及其互动关系之间的关联。而且,这是一个能够让开发者接触到超过十亿跨设备用户的平台,你也可以基于它开发智能应用,改变人们对于工作的传统认知。
Windows 10跨设备的连接就是一个智能的超级入口。Windows 10本身已经在2.7亿台设备上激活,成为历史上最快被接受的Windows操作系统。
微软的智能愿景将为这个平台带来“微软认知服务”。这套智能API接口组合首先可以让系统学习看、听、说,并以自然交互语言去理解和诠释人们的需求。其次是“微软机器人框架”,它让开发者得以用任何编程语言开发出用自然语言交互的程序,而且广泛支持包括文本/短信,Office 365、Skype、Slack,以及标准的网页应用等平台。
笔者认为,云和智能的关系一定是这样的:企业将数据放到云中,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分析数据智能预测;个人将数据留到云中,不仅仅是为了搜索,还为了更人性化的交互和更智能化的连接。也许目前做云是辛苦的,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毛利润却不高,但既然云是大势所趋,就要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智能大潮来临之时,云计算所得只是人工智能的利息。”这也是笔者一直坚信的观点。
华尔街青睐开放
最后笔者还要强调一点:微软的智能愿景无一例外都包括开发者生态,从微软在移动领域的沉浮就可见一斑。这意味着在新的云时代和未来的智能时代,必须全面拥抱开放。
如今,微软不仅在Azure云上支持开源,且Linux和Windows虚拟机的比例也达到了56:44。再比如,微软还推出UWP通用平台构架,Windows 10中甚至也可以直接执行Linux命令。这些在传统的软件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也正是华尔街持续看好微软转型的要因。
对于一家在云计算领域转型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企业,你是否从它的财报中“嗅”出了变革味道?智能会成为继云计算之后这个新时代格局巨变的诱因,甚至会重新洗牌全球市场。在这轮竞争中,谁最智能,谁就能占得先机。
本报记者 陈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