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整个影片在进行特效计算时存储空间达到了3PB,占用内存104TB,占用核心5936个,即使在这样巨大资源的支撑下,计算仍旧耗时将近1年。最近热播的某款动画片计算时间达到了8000万核小时,如果用一台商用4核笔记本电脑进行运算的话需要2300年并且耗费将近300万度电才可以完成。可以说电影特效对于运算的要求极高,如果电影公司自己组建特效团队打造电影特效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云渲染服务应运而生。
云渲染是让用户通过网络在云端进行渲染,再由云端服务器将渲染完成的内容传输至本地的技术,将传统耗费大量计算资源的渲染工作放在云端解决。
“高科技特效是电影大片具备强大吸金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观众对特效的要求越来越严苛,电影特效制作所需的计算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云计算可以为影视作品提供制作、存储和处理平台,为电影渲染等制作提供很大的便利。”量子云CEO李甫在近日举办的量子云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云计算可以为影视行业提供三方面服务:1.解决一次性影像投入的问题;2.影视业务是季节性的,所以在业务繁忙时要提高效率;3.提供专业的IT服务。”
影视行业对云计算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高性能。性能可以说是影视行业用户最关心的,时间就是金钱,渲染时间越短对于影视用户来说在档期方面的灵活性越强。第二,安全性。影视行业用户和其他行业用户有些许不同,影视行业用户在版权保护方面要求很高,因为一旦影片在没有公映之前就流出,会给出品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云计算毕竟是公共设施,所以它需要达到很高的安全性才能满足影视行业用户的需求。第三,高扩展性和性价比。
“我们是第一家采用SDN技术的渲染云,作为一家高性能云计算的提供商,我们想聚焦行业,扎根垂直服务,以SDN、GPU为核心,打造高性能平台,给影视行业用户提供高性能的云计算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李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给行业用户提供IT平台,让用户更加关注自身的业务,而不是关心IT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会量子云不仅发布了其云渲染服务,还宣布了校园特效短片大赛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大赛发现和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量子云为此特设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大学生们制作出好的电影。”量子云品牌战略顾问丁智勇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会为参赛者提供软硬件支持,大学生可免费使用量子云云渲染平台,免费参加在线培训,甚至可以免费获得好莱坞级大咖的指导。”
本次大赛首批开展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院。量子云将在5月中旬进入高校进行宣讲路演,10月开始收集作品,参赛选手将作品上传到平台设计制作,由量子云、好莱坞知名特效导演、国内知名特效电影导演,以及知名科幻作家做评委,挑选出的优秀的作品,将于2017年1月进行颁奖。最终将有一名选手可以签约量子云,并将获奖作品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拍摄成电影,获得进入美国相关知名院校深造的机会。
本报记者 张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