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依托信息化“寒冬”变得不再可怕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 关键字:去产能,跨境电商,商业模式
  • 发布时间:2016-05-13 10:40

  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的步伐在逐渐加快,而去除过剩产能的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分员工将就此下岗。据人社部表示,今年预计会有将近180万人离开自己工作多年的岗位,其中煤炭行业130万人,钢铁行业50万人。

  前不久,武钢工人穿着工作服去招聘现场应聘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对于这些工人而言,现实是残酷的,而残酷的现实背后却映射出了这些行业真正的“痛点”。

  就像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的那样,今天中国钢铁业的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的结构性供给出了问题——大量的同质化产品供应严重过剩,而个性化、能够激发需求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过去中国钢铁业的供给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供给,什么产品需求大、利润高,钢厂就“一窝蜂”生产什么,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的转换周期很短。因此,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就是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

  这个过程该如何完成?除了依靠政策扶持、内需拉动,企业自身又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从宝钢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当中,也许能找到答案。

  智能车间 做提质增效排头兵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提出,智能制造渐成行业共识。在2015年,工信部提出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当中,宝钢股份“钢铁热轧智能车间试点示范”成为钢铁制造领域唯一上榜的试点示范项目。

  宝钢股份从2014年起,就组建了团队,选择钢铁制造的核心环节——热轧作为智能车间的试点。该项目以工业互联网数据集成、混合模型与数据分析、多目标交互优化、智能机器人等为支撑技术,通过无人化板坯库、全流程质量监控、智能点检、机器人应用等,就1580热轧产线开展智能化车间的探索与实践,在工艺控制、物质能源协同优化、劳动效率提升等多个领域,实现管控智能化、预测预警前瞻应变、业务协同多目标优化等智能化应用,提升产线的制造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制造成本。

  据预测,宝钢热轧智能车间改造完成后,能源利用率、全自动轧钢率、劳动效率将分别提升5%、6%和10%,成本下降20%,钢铁制造将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

  此外,徐乐江表示,当前,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结合钢铁企业的特征,生产组织模式要在销售、研发、生产环节以及延伸深加工和服务体系、智能物流、合作共生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建设上实现转变。而实现这样的改变,则需要借助现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工厂内部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之间,以及生产商、消费者、供应商和协同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不同端点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物理系统。

  跨境电商 做开拓市场急先锋

  除了积极建设智能车间,宝钢也在稳步推行跨境电商项目。宝钢将这个电商平台命名为“欧冶云商”。而谈到欧冶云商,徐乐江说:“这个名字还真有些历史渊源。‘欧冶’是中国古代炼铁的鼻祖,是铁器时代的开启者。今天宝钢用‘欧冶’命名新组建的钢铁服务平台,意在通过注入增值服务复兴古老的钢铁产业。”

  他还提到,欧冶云商是宝钢针对钢材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贸易效率低下、钢贸信用环境崩溃等问题,系统思考和重构了全流程业务每一个环节,而搭建的第三方钢铁电商服务平台。

  目前,欧冶云商围绕钢铁产业链进行了跨产品、跨区域和跨服务多维度拓展,已形成包括钢铁产品交易平台、工业品采购平台、大宗原燃料交易平台和化工品交易平台等在内的交易服务平台;构建了境内五大区域服务公司和服务站点,以及国际跨境业务服务的区域服务平台;搭建了包括仓储物流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材料加工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和资讯服务平台等在内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平台。

  另外,欧冶云商已在国内布局了140多个服务站点和800多个仓库,基本形成了物流、加工配送、动产质押、金融服务等产业链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

  同时,欧冶云商还大力推进全国性各区域个性化服务工作,设立了五大地区公司,广泛布局服务站点,迄今已初步形成总部提供支撑、地区公司和服务站点为一线的网络型架构,并同境内数十家大中型钢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接下来,欧冶云商将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经营能力,包括大力推行“寄托”业务,围绕钢厂端和城市端推进服务站点布局,同时围绕钢铁产业链,促进欧冶资源、化工、国际和资讯等子平台筹备工作有实质性落地,推动欧冶云商电商平台交易量尽早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当前,钢铁电商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各大钢厂、贸易商和咨询服务商都在搭建各自的平台。我估计钢铁电商平台的‘产能过剩’局面很快就会出现,行业兼并浪潮可能会快于制造体系的重组而到来。在这方面,我们有各类资源的聚集优势,也有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劣势。为了在这场混战中胜出,宝钢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希望欧冶不仅仅成为宝钢‘一体两翼’战略中的重要一翼,更希望它成为中国钢铁产业服务转型的共同平台。”徐乐江说道。

  相关链接

  创新驱动宝钢抢占竞争先机

  宝钢在管理、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坚持持续不断的创新:

  管理创新方面,宝钢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引进了新日铁的管理理念,独创了一套宝钢现代化管理体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组织架构、决策流程、激励机制等方面借鉴世界优秀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特点和宝钢实际进行融合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宝钢的原始技术和装备来自引进,这为宝钢高起点地消化和吸收赢得了时间,然而,引进的技术只能取得一时的优势,根本还是要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在这方面,宝钢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每年都在2%左右,同时,在科技人才的引进和激励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宝钢是国内第一个“按合同组织生产”的钢铁企业,是国内第一个实施“直供用户”的钢铁企业,还是国内第一个与用户建立“联合实验室”的钢铁企业,第一个引进EVI(供应商先期介入)模式的钢铁企业。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