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卖身”
- 来源:中国连锁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麦当劳,洋快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21 10:02
美国快餐文化在华的光环逐渐淡去,印记着美国文化符号的麦当劳,正在中国寻找买家,打算把特许经营权卖出去。
麦当劳,这个代表着美国餐饮文化,拥有着先进的经营模式的洋快餐品牌,曾经让中国人膜拜不已。
而如今,一切将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了。麦当劳正计划把中国业务寻求出售转为特许经营。
兜售特许经营权
麦当劳正在全面推行特许经营的方式,引进合作伙伴,给予餐厅所有权。
据传闻,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有意竞标麦当劳中国特许经营权:华润、新希望、中国化工、首农、三胞集团和北京首旅,竞购阵容强大。
去年,麦当劳宣布了全球振兴计划,开始对全球各市场的所有权结构进行评估,旨在减少直营餐厅的数量,让更多餐厅由当地的被特许人持有和管理。麦当劳表示,未来将特许经营餐厅比例由目前的80%提高至95%。
麦当劳2015年度报告显示,麦当劳全球门店数量超过3.65万家。特许经营店铺占82%。在中国和韩国等增长迅猛的市场,特许经营店铺比例仅为46%。麦当劳中国2200家门店中只有35%为特许经营的门店,远落后于全球比例。
3月31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将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韩国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竞争优势及增加资源,实现更本地化的发展策略。投资形式可能包括特许经营、合资公司、出让部分股权等。
特许经营的伙伴最终有可能持有某一个市场的多数股权,甚至100%持股,全权负责未来的资本支出。
这三个市场属于麦当劳的高增长市场,未来五年,这三个市场预计将新开超过1500家餐厅。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麦当劳利息、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高达2亿美金。按照其核心收入的15-16倍溢价出售,最终报价高达30亿美元。
传闻中竞标的企业以及麦当劳方面均未透露更多竞标细节,也不清楚是否还存在其它竞标者。
据传闻,贝恩资本、TPG资本、凯雷投资等国际财团将与中国战略买家结盟,联合竞标。
未能复制成功模式
虽然麦当劳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很多年了,但从发展来看,特别是特许经营业务,并不理想。
麦当劳1990年在深圳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门店,但很长一段时间,麦当劳始终采取保守稳健的直营模式。而竞争对手肯德基在2000年就开放了特许经营。
2008年,麦当劳开始启动在华的特许经营,但或许因为800万元入门费用过高,进行得并不顺利,推广一度暂停,直至2003年,才在天津吸纳了第一位特许加盟商。虽然后来麦当劳大幅降低了加盟门槛,但截至2013年底,麦当劳在中国仅拥有46位被特许人,经营着麦当劳12%的餐厅。
直到2014年,麦当劳才决定在中国大规模提升特许经营权的占比,然而,截至2015年底,麦当劳中国的被特许人也仅为52位,特许经营的比例提升到30%以上。
麦当劳的目标是将全球市场的特许加盟比例提高到95%以上,这次在亚洲市场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基于这个目标。
一直以来,麦当劳对被特许人的条件“苛刻”,门槛较高,程序复杂,极大地限制了麦当劳在华的扩张速度。早期,加盟费高达800万元,目前,加盟费虽然降到200万元左右,得到一家现有麦当劳餐厅的10年运营权,但餐厅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不包括在内,且这200万元不可以贷款。
此外,加盟者还要付出特许经营持续费和广告促销费等,分别约占营业额的6%和5%。
申请的程序也相当复杂,要经过多次筛选、面谈、实习、评估、培训……仅培训一个环节就要9-10个月时间,而且必须是申请人本人参加。即便签约成功了,日后的门店管理运营也需要本人亲自负责,不得委托他人。
而且,麦当劳不保证任何形式的盈利水平。
投资回报期长、后期投入大等原因都令特许人担忧。以往一般收回投资的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而近年来,随着物价、人工、租金等成本逐年上涨,以及肯德基等同类快餐品牌以及本土快餐崛起的激烈竞争,今后的利润率可能不甚乐观。
未能将成功模式复制到中国,麦当劳错过了特许经营最佳时机。
新模式是什么样
麦当劳虽然是一家餐饮企业,但从全球看,麦当劳的主要利润却来源加盟业务、房租和原材料供应。麦当劳在全球超过80%的餐厅是特许经营,特许经营业务的收益远高于其自营的餐饮业务。
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模式比较复杂,或者说有些混乱,目前至少存在直营餐厅、传统特许经营和发展式特许经营3种业务模式。
这种状况显然不是麦当劳希望看到的。
麦当劳的传统式特许经营是授权加盟者运营现有麦当劳门店,可以理解为个人加盟,这也是大多数特许企业常用的模式。
但加盟的高门槛限制了这种模式在中国的扩张速度。麦当劳更希望选择机构投资者,做区域加盟,就是所谓的“发展式特许经营”,在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比如一个省),授予特许经营商运营现有餐厅和开设新餐厅的权利。
麦当劳很早就开始尝试这种模式,2011年,麦当劳分别与云南、湖南等地的合作者签署了发展式特许经营合作协议。
传统特许经营模式是,麦当劳在选址、装修、员工方面自己完成后再将店面转给加盟商。而新的模式是,这些都交由特许发展商自己操作。
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很可能拥有麦当劳连锁餐厅的多数股份,甚至有可能会全额持股,并承担餐厅所需所有费用。加盟者除了不能对餐单及食品原料擅自更改之外,对于具体运营则可全权管理,比如一些优惠活动等。新开的店面,麦当劳亦不会收取加盟费。
麦当劳获得的是一次性的特许经营起始费,并将持续获得特许使用费收入。
麦当劳在中国开启新的加盟模式的用意非常明显,即加速在中国的扩张步伐,打破其在中国扩张的瓶颈。
但麦当劳发展式特许经营权出让并不顺利。例如出让河南麦当劳,多年以来,洽谈了很多公司,但始终未果;湖南省加盟商,在2014年一度出现了股权纠纷,令外界质疑麦当劳新扩张模式。
但麦当劳也积累了相关经验,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进战略投资者,正是这一模式的深化。
“大财团购买力强,管理水平高,成规模的店铺也利于麦当劳原材料的配送。另外,政府资源、门店资源等都是麦当劳看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特别是,此举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迅速聚拢资金,快速实现大规模扩张。”
麦当劳试图一次性解决特许加盟问题。
如何挑选合作伙伴
对于中国战略投资者的要求,麦当劳全球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表示“持开放态度”。但分析麦当劳为数不多的几次表态,不难看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麦当劳也颇为挑剔:
麦当劳表示,战略投资者要高度诚信、财务稳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并拥有独特业务模式和竞争优势,与麦当劳拥有一致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推动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战略投资者不局限为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也可能是多个。有业内人士指出,麦当劳已经有完善的团队,战略投资者的经济实力可能更为重要,引进多家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也更大。
战略投资者可以来自餐饮业外。“麦当劳在寻找具有当地关联、互补技能和知识、及对麦当劳品牌有深入了解的长期策略伙伴。”据分析,麦当劳的资本运作对象不一定会局限于餐饮领域,有可能是风投或具有连锁零售经验的投资方。因为麦当劳不缺餐饮经验,但如果想做本土化业务,他们可能缺乏物业资源、门店资源或者物流资源。
战略投资者将在麦当劳中国占多数股份,甚至100%股权,全权负责未来的资本支出。而麦当劳将获得一次性的特许经营权支付额,以及持续性的权利金。
麦当劳出售条款规定,特许使用权费率将达到8%,同时要求买家在3年内保持现有中国大陆市场的管理层团队不变。而在发达国家市场,有关费率一般在4%-6%的水平。
麦当劳此次在公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时明确表示,是为增加资源,强化本地化发展策略,因此本土投资者成交的可能性更大。
外界传言,麦当劳出售的是中国20年特许经营权。麦当劳中国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大部分股权”的说法是正确的,至于出售20年特许经营权的说法,公司方面没有这样的表态。
目前由本地的特许合作伙伴经营的麦当劳中国餐厅,将不会受到影响。
据传闻,麦当劳设置了限制性条件,阻止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参与收购。但还有传闻称,贝恩资本、TPG资本、凯雷投资等国际财团将与中国战略买家结盟,联合竞标。国际资本与中国企业联合竞标成为一种可能。
新上任的麦当劳首席执行官SteveEasterbrook表示,麦当劳坚持在中国内地长期发展的目标,今年将继续开设约250家新餐厅。引进战略投资者后,主导权转到战略投资者身上,该计划是否会作为谈判条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