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湖 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翡翠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太平湖,桃花潭,李白,屈原
  • 发布时间:2016-07-28 14:36

  太平湖,是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承諾援助中國修築的100個水利工程之一,1958年水電站大壩開工,不久遇上了國民經濟調整,加上蘇聯專家撤離,直到1970年完工,把舒溪、婆溪、麻川、清溪、佘溪等河流截住蓄水,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橫跨皖南太平、石臺、涇縣三縣,充分發揮了調節水利灌溉與分洪的作用,也為安徽經濟發展提供了潔淨的綠色能源。因為水庫大壩設在涇縣陳村(今桃花潭鎮),最初稱陳村水庫。1978年安徽省政府將陳村水庫水域面積全部劃入太平縣。一年後,為了發展旅遊業,陳村水庫改名為太平湖。2001年太平湖被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坐船遊太平湖

  從太平湖碼頭上船,船頭犁開清澈明亮的湖水,翻捲起青瓷釉色般的波光,突突地向前開去,迎面突兀地浮起一個個翠綠小島。我們先上了猴魁島,猴魁島由兩座小島組成,中間架橋。湖水落,兩島連為一體;湖水漲,則分離。遊客上島,百餘隻毛色淡黃尾巴粗短的黃山獼猴,悄無聲息地從懸崖峭壁,或林木叢中跳竄下來,圍着遊客晃悠。遊客分食,猴王大搖大擺地上來吃,吃飽走了,其他猴子才敢上來吃。猴子的等級地位極嚴,靠打鬥分出猴王,猴王享有至高無上的特權。

  龍窯寨也是一個小島,島上有間陶坊,50多歲的李師傅,把一坨泥放上陶輪,用力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形,然後竹刀修坯,傳統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壁表裡留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有線割的偏心紋,古樸自然,涼乾,送去燒製。

  燒製,是陶器製作最後的一道工序,新石器時代初期,陶器經歷了一個平地堆燒的過程,後來古人不斷琢磨,發明了蛋形窯、饅頭窯、龍窯等。陶坊背後的山坡上臥有一座龍窯,長40餘米,寬約3米,兩側各有48個煙孔,燒窯時用來調節火候。這座龍窯除了窯頭窯尾兩大進出門外,兩邊還開了兩道供窯工裝窯出窯的小門。龍窯南方較為常見,尤其是傳統的龍泉青瓷最為普遍。燒陶需要良好的火燄,發揮長火燄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增加窯的長度。南方多山,在山坡上砌建長形窯,讓窯頭燒的火燄順着山勢由下而上升至窯尾出去,恰好起到了煙囪的作用,熱效率高,傳熱均勻,燒陶效果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太平城,又稱八卦島,面積8.8畝,與周易的八八六十四卦巧合。太平城將《易經》中的周易文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有依山而築的八卦迷宮,反映周易起源的河圖、洛書,測試運氣的乾坤陰陽井,祈福的八卦鐘,還有一架幸運轉盤……遊客在遊玩中對周易文化有所瞭解。

  太平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面積312.9平方公里,是安徽最大的高山峽谷型湖泊,青山綠水,灣叉縱橫,從空中鳥瞰恰似兩條飛龍,被譽為「雙龍之湖」。每週六,太平湖巨網捕魚,數條漁船通過攔網、刺網等方式,包圍、截攔、驅趕魚群進入設定好的位置。收網時,上千條大魚,活蹦亂跳地掙扎,場面熱鬧壯觀,讓人興奮激動。收網的人卻顯得十分冷靜,不動聲色,這些經驗豐富的漁民,大多是「九姓漁民」的後裔。史料記載,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其手下九員大將「陳、錢、林、李、袁、孫、葉、許、何」的家族,被貶世代捕魚維生,從而形成了「九姓漁民」這個特殊的水上部落。

  來到太平湖國家水利風景區的河西村,兩岸青山收攏,湖面狹窄,看上去像是一條江。西岸山坡散落了三、四十幢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一位60多歲的男子在一棵梨花樹下鋤地,他姓周,在黃山區六角樓廣場開了個茶莊,專賣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名茶,1915年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一等金獎,多次獲「茶王」殊榮。2007年胡錦濤主席將太平猴魁作為國禮贈送俄羅斯總統普京。周老闆平時在茶莊做生意,週末回來度假,閒着沒事,留了一塊地,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專種有機蔬菜送朋友。聊起太平湖,他說,前蘇聯專家設計壩高150米,後來中國專家改壩高125米,居民遷移線121米,水位119米,村子往上搬了一百多米,如果按照蘇聯專家的設計方案,現在的河西村都保不住了。

  離開河西村,穿過隧道,山巒影幢變移,居高臨下,看到了峽谷中的陳村水電站大壩,壩上赫然紅字寫着:備戰、備荒、為人民。充滿了那個時代的特徵,一位在陳村公社插隊過的合肥知青,如今退休了,帶着家人,故地重遊,一邊拍照留影,一邊回憶說,當年我們幾個知靑想在大壩前合影,被站崗的人發現,當成特務盤問,差一點沒收照相機。

  大壩下遊桃花潭

  唐朝天寶年間,涇縣水東富豪汪倫,多次寫信邀請李白,李白遲遲沒去,汪倫又寫一信:「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看了信,興致勃勃來到桃花潭。而眼前的景色不是信中描繪的那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潭名,萬家酒店是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離開時,汪倫贈李白名馬八匹,官錦十端,率鄉親踏歌(唐代民間歌調,連手而歌,踏地為節,且踏且歌)送行。李白感動不已,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絕妙的詩篇,千古傳頌,使涇縣桃花潭的美景與人情,遐邇聞名。如今桃花潭東岸渡口,有汪倫踏歌送李白處,還有明朝建的踏歌聲閣等諸多名勝古蹟。古老的渡口附近,幾位婦人淘米洗菜,竹籃盛着鮮嫩的青菜、竹筍與豬肉,水清澈見底,屬國家一級水質,可以直接飲用。

  划龍舟紀念屈原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大詩人屈原,流放陵陽到過這裡,為紀念這位大詩人,每年端午節桃花潭鎮都要舉行龍舟賽。水東瞿氏宗祠,有「中華第一祠」之稱,寬敞的大廳存放了10餘條龍舟,每條20多米長,約一米寬。兩名木工在祠堂打造一條新龍舟,斧頭往船板上嘣嘣嘣地敲釘。我問一位木工,有那麼多龍舟還造?他笑呵呵地說,過去幾個村一條龍舟,現在經濟富裕了,每個村都要有一條龍舟。做一條龍舟3萬元,保養好可以用幾十年。桃花潭西岸的徐大伯,七十多歲,在家忙着為龍舟賽做龍頭,龍頭竹篾紮成,外裱棉紙,再繪上色彩鮮艷的龍鱗,6隻龍頭每隻造型不同。他說,端午節那天,龍頭抬去廟裏開光,供在龍舟頭上,一條龍舟36人,十幾條龍舟水面一字排開,場面壯觀,兩岸全是觀眾,連走路也很困難。

  兩千多年來,民間一直以划龍舟、包糉子等傳統活動來紀念這名偉大的詩人,已成為融入中國人血液裡的傳統文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