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轮动”仍在延续

  真正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是“风险偏好”,而“资产荒”和“风险偏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资产荒”是“流动性陷阱”下的必然结果,但从“资产荒”到“股市涨”,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大类资产配置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一年来,有时候因为“资产荒”看多股市是对的,有时候因为“资产荒”看多股市又是错的。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目前宏观数据疲弱、民间投资下滑,可见资金仍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现在是“流动性陷阱”。而在资本管制的环境下,这些资金配置的方向确实只剩下国内的金融资产——可见“资产荒”是“流动性陷阱”下的必然结果。但是国内的金融资产又分为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只有资金的风险偏好较高时,其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才会是风险资产,这时“资产荒”才会带来“股市涨”(比如2015年四季度);而当资金的风险偏好较低时,其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是避险资产,这时“资产荒”就不会带来“股市涨”(比如2016年1月份)。

  真正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是“风险偏好”,而“资产荒”和“风险偏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资产荒”这样一个逻辑对股市的“空头”和“多头”来说,都是一个很难驾驭的概念——“空头”是永远无法真正去证伪“资产荒”的,而“多头”又经常在自以为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时候遭遇毫无征兆的下跌。

  静态来看,保险等机构在“资产荒”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的行为确实是合理的,也无法被证伪。目前银行理财的负债端成本在4.5%以上,中小保险机构目前的负债端成本在6%以上。而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些机构要找到能够匹配负债端成本的合意资产已经越来越少。这时候通过对低估值、高股息率公司的增持,如果是权益法记账,则有望获得高于负债端成本的无风险收益;如果是成本法记账,则有望博取更高的风险收益,而低估值股票的风险并不大。所以近期保险等机构因为“资产荒”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

  但动态来看,“资产荒+流动性陷阱”的现状和“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充满了矛盾——如果未来政策面生变,则风险偏好就会受到抑制。在“资产荒”和“流动性陷阱”并存的环境下,一方面企业不愿意将低成本的资金拿去投资,而是用来“借新还旧”;另一方面资金流向金融资产还容易推升资产泡沫,这都和2016年以来监管层所强调的“脱虚向实”相矛盾。所以,未来政策面的变化非常关键:如果政策面还是维持不变,对当前局面持纵容态度,那么包括股市在内的资产价格继续上涨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政策面发生变化,要着力于解决“资产荒”和“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则可能会抑制风险偏好的提升。要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政策加杠杆搞财政刺激。因为一方面,既然“资产荒”降低了国债收益率,那么政府就可以利用较低的发债成本去大幅增发国债;而另一方面,既然民间资金进行实业投资的意愿极低,那么政府就可以利用发债融资获得的资金去加大政府投资,自行创造实业需求,从而走出“流动性陷阱”。

  近期低估值、高分红收益率股票的上涨仍是前期“热点轮动”的延续,但很难成为引领市场整体上涨的“主线”。首先,所谓“低估值”、“高分红收益率”也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一旦其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则估值就会上升、分红收益率就会下降,所以这个故事讲不长;其次,公募基金二季度配置仓位创历史新高的行业在近期均表现不佳(如黄金、半导体等),而近期表现较好的地产、银行恰好都是公募基金配置仓位创历史新低的行业,这也是资金不断在“热点”之间进行短期切换的表现。而一旦政策面发生变化,将可能使“流动性宽松预期”和“改革预期”消退,这样便会抑制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使其仍然走不出“慢熊”的格局。而在结构上,届时的热点可能又会切换到和政府加大投资相关的板块上。

  作者为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陈杰/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