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多元彰显真正的成熟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里约奥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23 09:49
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从人们对奥运会、运动员和金牌的豁然态度看,里约奥运会的这届中国观众,是最“成熟”的观众。
事实上,中国人对于奥运和金牌的情结,早已逐渐解开。四年前,在伦敦,秦凯因为错失金牌而痛哭时,无数网友便送上了暖心的“秦凯不哭”。此番里约奥运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心态的多元。
人们注意到,与此次里约赛事相伴的,对几乎所有舆论的焦点事件,都不乏不同视角甚至互相冲突的声音并存。一方面,有百万网友力挺孙杨“讨伐”霍顿,另一方面,也有人直言中国游泳队确曾存在晦暗的一页;一方面,有网友对宁泽涛无缘决赛后的释然态度点赞,另一方面,也有人说“没资格决赛都敢说非常满意,这届运动员真行”。
相比于刻意乃至矫枉过正地追求放下金牌的“成熟”,这种多元,才是真正的“成熟”。
多元意味着,对于金牌既可以释然地放下,也需要热烈地追求。经历了在奥林匹克中寄托了过多的大喜大悲之后,如今的中国人,开始将淡化“金牌情结”作为“成熟”心态的一种标志。这固然是可喜的变化,但是,也不应忘记,“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从来都是奥林匹克核心精神的一部分。事实上,不少人推崇的职业化体育中,对于冠军的追求从来都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主流。在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中,流传最广的名言之一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而在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比赛中,被反复提及的一句话是,“历史只会记住冠军”。
多元意味着,对于奥运的国家叙事,既不用过度自我加压,也需要义正辞严地标榜。事实上,和刻意地去国家化视角相比,民族国家才是现代奥运会的主元素之一。共生于近代世界历史的民族国家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可谓彼此影响、互相推动。一方面,民族国家是现代奥运会竞技的最重要的主体单元,奥林匹克运动也不断地从民族国家的演进中主动地加以调适,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也在奥运舞台上寻得团结和奋进的力量,奥运会的历史早已超出了体育本身,而成为了不少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多元意味着,在普遍倡导“成熟”心态的同时,社会也需要给“不成熟”以空间。在此次奥运会中,依然有不少对于中国被裁判“黑掉”的指责,其中,或许有不公平的成分存在,但是,也存在观众对赛事规则不了解的情况。这正是观赛者“不成熟”的表现。不过,所有对赛事了如指掌的“成熟”观众,无不是一步步从这种“不成熟”的状态中进步而来。而且,并非人人都是铁杆体育迷,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当然有大量“大赛型”粉丝。粉丝的多元共存,尤其是这些“不成熟”粉丝的存在,恰是奥运会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民族国家、商业化、职业化等多种话语体系并存的庞大体系,其本身就是一个颇为多元化的舞台。面对奥运会,考察中国人心态成熟与否,既需要基于中国历史坐标进行自我比对,也应该置于这个多元化的舞台上进行横向度量。一个日益多元化的国家,自然会在这个多元化的舞台上显得日益老道、成熟。
本刊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