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慢阻肺,隐形杀手
  • 发布时间:2016-11-18 16:4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和活动后呼吸困难。这种疾病通常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多与吸烟和环境污染等有关。慢阻肺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新近召开的2016年欧洲呼吸学年会上,钟南山院士公布了来自中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4%,较2007年显著增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期特别策划,带您聚焦——

  57岁的刘先生吸烟40年,平均每天1包,近几年来,他明显感觉气短,呼吸上不来,住在3楼的他爬到2楼就累得不行。经检查,刘先生患上了慢阻肺。

  发病凶险,不容小觑

  事实上,慢阻肺并非一种独立的肺部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统称,老百姓熟知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都属于慢阻肺的范畴。之所以把这类病统一归入慢阻肺,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特征:气道阻塞,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发病时,慢阻肺患者往往会出现慢性咳嗽、咯痰、喘息或哮喘反复发作,当感冒或感染时,咳喘会加重,严重时,嘴唇、手指尖和脚趾尖都会发青,呼吸急促、心悸,这些其实都是由于缺氧引起的,有的患者甚至连平卧都不能做到,头痛、大汗淋漓,抑或是神志异常。所以,慢阻肺的凶险绝对不容小觑。

  许多人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往往会将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误认为是上了年纪或普通感冒所致,不予以重视,导致症状反复发生,最后出现急性加重,病情不断进展恶化。事实上,慢阻肺患者中,有18%~20%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彻底治愈如感冒和气管炎后的咳嗽等,结果发展为慢阻肺。

  慢阻肺在秋冬季尤其高发。一是患者很容易感冒,而一场感冒,就可能引起慢阻肺的发作,或使病情加重;二是秋冬季寒冷的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也可能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进入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病率与吸烟数量、吸烟时间成正相关。吸烟会破坏支气管腔表皮细胞组织,组织破坏后,机体及结缔组织替代原来正常的组织进行修复,修复后形成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没有正常组织的功能(吸气时胀大,呼气时缩小),而且会改变原本的组织结构,比如造成支气管腔狭窄,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为慢阻肺。

  空气污染是慢阻肺的重要致病环境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钟南山教授指出:“最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不仅单纯增加慢阻肺的急性发作率,而且会造成慢阻肺。”研究发现,空气污染颗粒(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在反复刺激下,导致气道及肺产生慢性炎症,气道出现狭窄,使空气进出肺部受限,从而形成慢阻肺。

  室内污染也不可忽视。临床上很多女性平时没有抽烟习惯却也得了慢阻肺,发病原因很可能是在公众场所吸的“二手烟”。另外,大部分农村地区以及郊区目前仍在使用的生物燃料、柴草还有蜂窝煤等,也会增加慢阻肺的患病几率。

  前期症状轻,容易被忽视

  慢阻肺在以往常常被忽视。不少最初发现的“征兆”是上楼梯或追公共汽车时发现“不够气”,实际上,此时已经不是早期。有研究甚至认为,当慢阻肺患者出现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经只剩下正常的一半了。

  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有10%~35%会合并骨质疏松,42%~67%有骨量减少症状。另外,慢阻肺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将提高10%,心血管患病率提高30%~40%,还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最令人担心的是,慢阻肺患者的肺癌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

  尽管慢阻肺的发病率很高,但其早期诊断率非常低。临床上,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肺功能已经明显受损,却还没有症状或者仅有极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患者往往是在出现活动后气促,甚至安静状态下气促等症状时才会想到去求诊。遗憾的是,这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严重受损,且已经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人体的肺部如果有30%的部分发生病变,一般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但是当达到40%这个临界点时,肺功能就会成倍恶化,继而出现咳、喘、憋症状。如果在达到这个临界值时再不尽快及时治疗,进而就会迅速发展为慢阻肺“三步曲”,即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目前,大多数单位组织的体检套餐项目中肺部检查只选择“胸透”,即胸部X射线检查,但事实上,这项检查并不能诊断“慢阻肺”。即便是最近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的“低剂量螺旋CT”,其作用也在于发现和鉴别肺部其他病变,对于气流受限无能为力。

  而恰恰是最“接地气”的肺功能检查在早期筛查方面有极高的敏感性,可以在早期发现肺部和呼吸道病变。

  在刚结束的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钟南山院士呼吁,“非常希望每年体检把肺功能检测作为常规检查,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专家建议,慢阻肺高危人群,即年龄大于40岁的吸烟者或曾经吸烟者、与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者、长期受室内外空气污染者、有慢性咳嗽史者等,都应当至少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家族有慢阻肺史者,则应每半年做一次检查。

  5步骤规范防控慢阻肺

  慢阻肺的许多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但是,持久而规范的治疗、护理,对于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防治和干预慢阻肺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首先是健康宣教,要求患者及高危人群充分了解掌握慢阻肺的基础知识。

  第二是戒烟、减少职业粉尘吸入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这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

  第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慢阻肺的药物治疗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已有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慢阻肺的治疗,并且多数药物都在医保范围之内。

  第四,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一旦出现急性加重,如呼吸困难加重等,必须积极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等,积极治疗并发症。

  第五是康复治疗,可进行全身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氧疗等,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都可改善症状、增加活动耐力等。

  慢阻肺患者康复2建议

  1.腹式呼吸锻炼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积极地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是一个非常好的“健肺”方法,它能增加膈肌运动,增加呼吸的有效性,从而增加肺活量。

  腹式呼吸锻炼的要点:注意训练呼吸节律与呼气方式,吸气的时候鼓起肚子,让膈肌下降,吸入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呼气时缩起肚子,这样一呼一吸,使膈肌上下运动。不过,如果是张着嘴巴一呼一吸,肺泡就会迅速闭合,反而不利于呼出残气,因此要尽可能地做深而慢的呼吸,并在呼气时缩起嘴唇,像吹口哨一样呼出气,以避免因呼气过快小气道过早关闭、肺泡内含二氧化碳的残气不易呼出的弊端。

  一些肺活量小的脑力劳动者在平时也可以在感到缺氧、疲劳时做一做腹式呼吸,以帮助迅速增加氧气、改善疲劳状态。

  2.家庭氧疗

  氧疗不仅可以改善缺氧状况,减轻肺动脉高压,防止肺心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保护人体重要器官不会因为慢性缺氧而造成损害,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前家用氧气机品种很多,而且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基本能达到医用氧的基本要求。一般主张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续或间断吸氧,同时,根据病情的发展需要,每天吸入5~15小时,尤其夜间吸氧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辨治,大有裨益

  慢阻肺早期症状多以咳嗽、咯痰为主,病情进展兼伴气短、呼吸困难,中医一般将其归属为中医内科“喘证”、“肺胀”、“咳嗽”等病的范畴进行论治,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套防治慢阻肺的手段。即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加以干预,如辨证用药、内外同治、冬病夏治,药食同疗、气功、养生功法等相互结合,特别是根据慢阻肺的发病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说,中医保健和综合调养的手段也非常可靠。如果属于慢阻肺高危人群,或已经被确诊为慢阻肺轻度的人群,不妨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特色治疗,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其病理环境,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外,中医倡导的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多种调养方法,均可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早期预防。

  无论是通过西药还是中医疗法的介入,不少患者都会在治疗几个疗程后进入缓解期(也叫慢阻肺的“稳定期”)。在这段时期内,西医往往只是维持原来的用药或进行药物剂量的简单调整,中医的特色也就分外凸显。

  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疾病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证”,中医时时更新辩治思路,处方也大不一样。比如,对于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认为,这一时期是外邪暂未入侵,虚、痰、淤三者相合为患仍存的阶段,正气虚损、痰淤互阻、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因病程长短、轻重不一以及体质差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而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寻其病机,辨证施治,调养体质,是慢阻肺稳定期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基于“辨证施治、调养体质”的基本思想,现代中医临床针对慢阻肺早期,一般是扶正固表防外感为主,至缓解期,则调整为理脾和胃祛痰浊,或益气活血通肺络为主。因此,专家建议,除了西药治疗,慢阻肺缓解期如果能应用传统中医药疗法进行介入,对于减轻患者症状、防止急性发作、减少门急诊和住院次数、维护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4招助患友安度秋冬

  秋冬季节是威胁慢阻肺病患者生命的季节,一到天气变冷,慢阻肺病患者就容易症状加重,严重者需住院治疗。每次加重都会促使病情进展,导致心肺功能损害,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那么,慢阻肺病患者怎样才能平安度过秋冬季节呢?专家们给出了以下4条建议:

  一、避免人流拥挤处。秋冬季节寒冷的空气刺激呼吸道及在空气不流通的低氧环境中,呼吸道的病毒和细菌最易侵犯人体而导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多穿衣服保暖,居室内要定时开窗,使阳光能照进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建议尽可能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出门要带口罩,避免呼吸道病毒交叉感染。

  二、注意饮食和心情。日常饮食中,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平衡膳食,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简易的“缩唇呼吸操”可以常练。具体方法是,在深吸气后,嘴唇呈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可帮助患者增强肺功能。

  四、冬令膏方进补。眼看冬季快要来临,中医学认为“冬主收藏”,冬令正是服用膏方进补的好时节。服用膏方既能疗疾,又能补虚,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来说可起到祛邪扶正,增强机体免疫机能,预防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之作用。因此,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试试膏方进补,选择一位专业的肺病科医师,结合自己的四诊参数和体质开具膏方,进补至开春,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养生防病的效果。

  链接

  “6分钟步行试验”自查心肺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疑似慢阻肺的人群,或是有哮喘、咳嗽加重者,可以试试用国际上通用的“6分钟步行试验”来了解自己的日常心肺功能情况。具体的方法是:在平地尽可能快速走动6分钟,测量步行距离,若6分钟步行距离<150米,为重度心肺功能不全;150~425米为中度心肺功能不全;426~550米为轻度心肺功能不全。

  这种简便、安全、价格低廉的自我检测是肺功能检测的有益补充,可以让稳定期患者随时掌握病情;同时,6分钟步行也有利于患者持续的肺部康复。如果检测数据有异常,应该立即求医,以尽早明确是否有慢阻肺的可能;如果确诊,就要第一时间介入治疗,把握最好的治疗时机。

  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稿/赵非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