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排毒不成,反成“肚拉拉”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排毒,保健品,泻药
  • 发布时间:2016-11-18 17:04

  从电视到广播,从报纸到网络,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在如今“厚德载雾、十面霾伏”的环境下,一些排毒养颜类保健品更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它们打着“清宿便、排肠毒、润肠道”的旗号,让普通人难辨真假,导致不少人花重金购买了这些产品,结果不但没有“排毒”,反而“中毒”生病!因为这些保健品当中添加了泻药成分,其作用实际上就是让你成为“肚拉拉”,你“肚拉拉”了,天长日久,自然就瘦了——能不瘦吗?

  现在,我们想讨论的是,这些虚有其表的保健品中,有多少泻药藏在其中?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揪出保健品中的泻药,帮助大家擦亮双眼,不再被忽悠。

  保健品中多含刺激性泻药

  ◎番泻叶以某知名减肥茶为例,其主要成分为绿茶、金银花、决明子、荷叶、番泻叶、蜂蜜等,其中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及刺激性很强,能使大肠急剧收缩,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番泻叶常用于外科肠道检查或手术前清空肠内容物或急性便秘治疗,对于慢性便秘,一般不主张使用。

  ◎芦荟市面上很多保健品含有“芦荟”,它是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洗发水、化妆品、饮料、防晒霜、润肤膏、香水甚至卫生纸往往都含有芦荟成分。芦荟看起来似乎能包治百病,但具体疗效、安全性却没有足够证据,曾经有芦荟提取物用于治疗癌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不幸案例。芦荟有效成分在大肠中发挥刺激性泻下作用,刺激性非常强,用量多时可发生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肾炎、肾衰竭。

  ◎大黄一些排毒养颜保健品则含有大黄,其中有效成分具有肝毒性,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临床上有报道,某乙肝患者因为服用含大黄的中药,导致病情加重,因败血症和多种器官衰竭而死亡。有学者提出长期服用大黄类泻药可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观点。

  查阅文献,泻药分为以下几种:(1)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2)容积性泻剂,如果胶等可溶性纤维素;(3)刺激性泻剂,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酚酞;(4)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5)润滑性泻剂如开塞露。可见,番泻叶、芦荟、大黄均是刺激性泻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邹多武教授指出,刺激性泻剂不宜长期使用,经常服用泻药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这是因为习惯了用泻药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就会造成便秘。

  “宿便”没有那么恐怖

  其实,医学上从来没有“宿便”概念,这是商家出于促销产品目的捏造出的新词。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的粪便,也就是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近年来,由于清肠保健品产家的广告宣传,“宿便”对健康的危害被宣传得令人闻之色变,不知多少消费者被忽悠了。

  就“宿便”的本质而言,它其实没有那么毒,因为其本质就是食物残渣即粪便,其营养成分和一些有毒成分已经在小肠被吸收殆尽。“排毒”功能其实是靠肝脏和肾脏实现的,大部分代谢废物也是随着尿液而非粪便排出体外,因此每天定时大便固然是好事,但偶尔隔一两天没有大便也不必惊慌失措。要知道,医学上广泛认同的便秘定义为:每周排便不超过2次;有时出现排便少、或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并常有直肠胀感、长期用力排便、排便不完全感、腹胀腹痛等一系列症候群。

  再退一步而言,开始有便秘症状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主要有3点:一是改变饮食过分精细的不良习惯,要求有足够的纤维食品摄入,如玉米、蔬菜、水果等;二是保证每天足够水分摄入;三是适当运动锻炼。至于吃些清洗肠道的保健品,让人“肚拉拉”,是没这个必要的。

  同样,“排毒”也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噱头,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只要肝功能正常,这些毒素经过体内的化学反应转化成可以排泄的物质,经肾脏、尿道排出体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毒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要减轻肝、肾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包括“排毒”药物。

  总之,某些保健品的核心技术就是“肚拉拉”,其理论基础往往就是“宿便”和“排毒”。认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慧眼识破其谎言,明察秋毫,坚定地告诉“肚拉拉”保健品:别来忽悠我!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药剂师 方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