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马斯然辞职了,开始她10年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间隔年,此时为2016年7月,她25岁。
你没猜错,她13岁就开始工作了。如此随性与她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杜马斯然没有上过一天学,纯粹靠家庭素质教育的营养开花结果。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父母任职高校多年,深谙教育体制的缺陷。他们坚信,教育孩子和创作艺术品一样,材质决定方法,而填鸭式的教育,填充了所谓的知识,但桎梏了灵性,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所以,女儿出生后,夫妇俩双双从高校辞职下海,到广东顺德安家,让女儿在家读书,随缘就教。
看似放养的“在家教育”也是有规矩的,不能做的事绝对不允许做,“这是做人的底线。”斯然小时候特调皮,经常爬树翻墙,舞刀弄剑,只要不危及安全,父母都不会反对。一次,7岁的斯然跟着父母到朋友家做客。斯然跳到主人家门前的鱼池里,怀里紧紧抱着一条大锦鲤,她正使出浑身解数不让它挣脱。“啊……”主人不由自主地发出叫声,这可是他精心喂养多年的宝贝。斯然哪懂这个,正得意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战果。一向宽容的父亲拉下了脸……那天回到家,极少动武的父亲对斯然一顿狠揍。这次挨揍让她懂得了“不能乱动别人家的东西”,她现在是个界限感很强的人。
杜马斯然13岁半时,来到广州,寄住在父母的一个朋友家,父母觉得是时候让她到社会中去历练了。白天,她随这家的阿姨去杂志社上班,晚上回家,跟这家的叔叔学习古琴。后来在一家名为《生活速递》的杂志社,斯然跟随家居栏目编辑实习了3个月就能独当一面,接手家居栏目。不久,她又接下了《人物》栏目的采写任务,周旋于画家、设计师和现代舞者之间。
让一个小孩子去采访,受访者会有何感想?杜马斯然从思想素养到为人处世的成熟让编辑部的前辈们彻底叹服。有人向杜马斯然讨教:小小年纪何来的底气?杜马斯然嫣然一笑:“多读书呗!”原来,在家上学的她,5岁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电视上热播《还珠格格》,她的床头就会出现一本《还珠格格》;播放《雍正王朝》,妈妈就带她去买二月河的系列小说原著,然后一起畅谈读后感。而父母和朋友们谈论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社会问题、商业经营时,从不回避小小的她。她在一边安静地听着,看似心不在焉,偶尔冒出一句却让大人惊叹不已。就在这样的熏陶式教育下,杜马斯然慢慢打造出“三观”。长大以后,斯然切身感受到,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塑造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这比传授知识、技能都重要。
而让家长们咬牙切齿的青春叛逆期,在杜马斯然身上也不见踪影,原因很简单:“我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很低,只要我开心就好。他们也不要求教育的回报。从来没有逼迫,何来叛逆?”
在杂志社工作了两年,斯然决定开始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间隔年,读书学习、游历充电。
斯然的完全独立也从这一年开始了。“那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父母从不干涉她的决定,他们有自己的事忙,除非她来请教。不到16岁的斯然一个人住在广州,不工作时父母每月给她500元生活费,在2006年,这只够最基本的开销,可父亲从来不问她够不够用。
17岁,斯然应聘进入佛山电视台。她策划过大型真人秀表演,做过谈话节目、美食节目、娱乐节目,还开过电视台的线下实体店。辞职前,她和一名男同事搭档主持的时事评论节目《8090观天下》是佛山电视台收视率排名第二的节目。这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每天上午梳理新闻热点,撰写评论,下午录制,晚上播出。渐渐地,她感觉自己这只罐子太小了,里面盛载的东西已经快倒光了,有必要把罐子变大一些,重新吸纳所需。时刻保持清醒的空杯心态,让她再次停下来,换一个角度尝试新生活。
回到家,斯然告诉父母自己辞职了,父亲不以为然:“哦。”然后是惯常的那3句话:“你胖了?(言下之意:注意身体。)”“你最想做的事找到了吗?(言下之意: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你现在在干什么?(言下之意: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其实就是父母对她的最终期望。在杜马夫妇的概念里,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孩子心中的理想和激情,而快乐独立比随波逐流更值得向往。
斯然也有自己的遗憾: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要靠自我觉醒不断充电;没有同学圈,曾向往过4个女生一间宿舍的校园生活。但同时,杜马斯然又感到自己很幸运:有一对从来不焦虑的父母,使她身心得以舒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摘自《家庭》2016年21期)
张译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