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 在1/125秒中品味生活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马克·吕布,摄影
  • 发布时间:2017-01-04 10:26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面红旗)、《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法国摄影师。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他一生中先后22次到访中国,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从“百花齐放”、“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广州、深圳街头,没有任何一个西方摄影师像他那样了解和想要了解中国。35万张底片,记录了中国半世纪的悲欣,也记录了一位摄影师的执着信念与生命轨迹。但是在马克·吕布看来,“那些照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与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的历史变迁提供见证。”

  马克·吕布晚年罹患帕金森症。2016年8月31日(法国当地时间8月30日),马克·吕布逝世于法国巴黎,享年93岁。他曾经的助手、学生和挚友肖全,恰好在7月出版了新书《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这本来是给这位亦师亦友的摄影师的93岁献礼,却成为了一种深刻而特殊的悼念。

  行走的摄影师

  马克·吕布最著名的两张照片,一张是1953年拍摄的《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Eiffel Tower Painter),这张照片也是他的成名作和进入法国马格南图片社的入场券。另外一张是1967年拍摄于美越战争时期的《枪炮和鲜花》,记录了华盛顿反战大游行中17岁女孩简·罗斯(Jan Rose Kasmir)用鲜花对抗枪炮的历史性时刻。可以说,这两张照片是让马克·吕布可以走进摄影史的佳作。而大多数中国人更加熟悉的,则是他所拍摄的饮酒的毛泽东和抓拍周总理在会谈中举出“剪刀手”的肖像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周恩来总理和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会晤时,周总理伸出两根手指说:“我在法国只学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列宁主义。”在摄影的造诣和影史的地位上,马克吕布或许无法与布列松或卡帕比肩。但是没有人像马克·吕布那样行走和拍摄,这令他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1956年9月,也就是在拍摄《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之后的第三年,马克·吕布接到周总理发给他的访华拍摄邀请,他的签证有效期从1957年1月1日起。这是新中国对西方摄影师所发出的第一份邀请,马克·吕布则一天也没有延误,拿到签证后,他先从加尔各答飞到香港,从香港徒步过桥到达深圳罗湖关口,坐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飞到北京,开启了他为期5个月的中国之行。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在西方世界的眼中是封闭、神秘和危险的。那时中法尚未建立外交关系,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更是寥寥无几。马克·吕布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华拍摄的摄影师是背后几点特殊原因。首先,和其他欧洲民主国家相比,法国对于社会主义思潮的态度更加开放和支持。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法国共产党在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崭露头角,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另外,马克·吕布1956年在印度生活工作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关系间接联系到当时访印的周恩来总理,才能够获得了这来之不易的访华邀请。当然,这趟旅程能够最终成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得益于当时中国内地轰轰烈烈的“百花齐放”政治运动。虽然这短暂的文化春天仅仅维持到1957年4月底整风运动的开始,但是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被摄影师马克吕布牢牢地抓住了。

  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的这段时间里,摄影在中国作为服务政治的宣传工具,是被严格管控在极少数人手中的。除了媒体记者和照相馆,中国民间是不存在摄影的。在这种历史隋境下,必然造成个人角度和看法的缺席。作为建国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摄影师,马克·吕布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1957年熙熙攘攘的天安门广场、天桥大街的杂耍卖艺人群、单位门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标语牌、鞍山工厂食堂中用餐的工人,还有饮酒的毛主席等等。他的摄影与当时中国清一色的的宣传式摄影完全不同,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聚焦普通中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他所拍摄的美术学院里的人体教学场景,在法国展出的时候还曾一度被认为是假照片,因为人们认为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不可能存在人体艺术的。

  摄影记者和他曾担任马格南图片社欧洲部总裁和副总裁的身份,为马克·吕布的行走提供了机遇。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越南……他是一个漫游者,但是他的漫游又因摄影而成为了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的视觉叙事。他的镜头里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画面,并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每一个个体。越南战争爆发后,马克吕布又成为唯一获得准许进入越南拍摄的摄影师,他拍摄的胡志明登上了1969年《LOOK》杂志的封面……可以说,马克吕布通过他的摄影向我们讲述和介绍了,英国人称之为“关注摄影师”的新闻主义向更个人的、立场更鲜明的艺术蜕变的漫长过程。

  摄影师之眼

  1923年,马克·吕布出生于法国里昂附近的小镇saint Genis Laval一户富庶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他的一位哥动ean Riboud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服务公司Schlumberger的前总裁;另一位哥哥Antoine Riboud是达能公司的创办者和总裁,2002年去世。马克·吕布14岁的时候,父亲把自己在参加一战和全球旅行时随身携带的心爱之物——一台柯达袖珍型相机(Vest-Pocket Kodak)送给他,让不善言辞的马克·吕布学会观察这个世界。

  青年时代,马克·吕布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这段经历也让他对于线条和光影保持敏感,他的照片经常采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几何构图,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照片的形式感。这种倾向在马克·吕布的早期作品中体现得更加强烈。这或许也与马克·吕布在初入影坛时受到布列松的指点与影响有关,布列松曾赞赏他的几何眼光,并鼓励他走向摄影的道路。他的代表作品《北京琉璃厂古玩店窗口》,几乎是每一个摄影专业学生在构图课程中都会学习到的一张经典“教材”。

  “优秀的钢琴家不用看键盘就能找准各个键的位置。摄影师的键盘只有三个键:距离、光圈和速度。三键具备很容易,可是抓准恰当的时机和最好的角度却考验了反应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不断练习别无他法。好的眼光所需要的不光只有一双眼:头脑,甚至整个身体都得相互平衡。也就是说要身体可以帮你“看”“A good foot is a good eye!”马克·吕布曾经这样说。在他晚年的摄影生涯中,经常拿着一台佳能300D走世界,因为在他看来,摄影靠的是摄影师的眼光与观察方式。

  人们习惯将马克·吕布归类于纪实摄影的序列,但他本人生前多次强调自己并不是纪实摄影师,而只是一个细节的记录者,他力图不输出价值判断,而把摄影回归到出于好奇和直觉的记录下的瞬间。“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我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马克·吕布如是说。摄影对于他来说,就如唱歌和写诗一样,是一件轻松和自然的事情,虽然在战火或不安中行走世界充满艰辛,但依然是充满愉悦感的事情。

  马克·吕布与中国摄影

  上世纪80年代,《现代摄影》杂志的主编李媚发表了马克·吕布拍摄中国的20幅作品,首次让中国摄影师认识了这位对中国情有独钟的法国摄影师。那个时期,中国的摄影界正处于力图挣脱官方正统的新闻宣传摄影和民间唯美而日趋商业化的沙龙摄影,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也正探讨着关注社会的底层及人性的问题,他的摄影手法和理念,以及作品中所突出指向的人道关怀,为中国的摄影界带来了一种新鲜的冲击,人们没有想到,早在50年代便曾有一个西方人如此拍摄中国,一种被称之为“纪实摄影”的摄影风潮在中国迅速崛起,而马克吕布的拍摄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纪实摄影界占据主导位置,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马克·吕布影响最为直接的两位中国摄影师,一位是肖全,另外一位就是吴家林。他们都相识于1993年马克·吕布访华时。

  肖全于1993年担任他在中国的助理和翻译,因而与马克·吕布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一起在上海、深圳街头拍摄,去张艺谋的片场拍摄,肖全的《我们这代人》不难看出马克吕布的影响。在他今年出版的新书《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中也曾详尽地提到马克吕布与他在中国拍摄的点点滴滴。在肖全的描述下,马克侣布具有着特别敏锐的嗅觉,“我第一次跟他接触是1993年。93年是一个什么年代?我们都知道邓小平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其实马克吕布特别清楚他要什么,所以他会让陪他去逛中国最大的电器市场,包括火车站,他知道有民工潮什么的,他虽然不懂汉语,但是他拍到了特别典型的1957年的中国,大跃进墙上那些宣传画,路边的墙上还有很多这种符号,他对这些东西非常的敏感。”

  同样是1993年,云南摄影师吴家林在深圳遇到了马克·吕布,这次相遇是改变吴家林命运的一次相遇。马克·吕布对于这位在没有人理解摄影的偏远山村里坚持拍摄的中国摄影师他赞赏有加,视为珍宝。马克·吕布称他将吴家林称作自己的“双胞胎”,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同样的人文关怀与热忱,他将吴家林的作品带回法国介绍给摄影界,还曾为他在巴黎最好的画廊举办展览……可以说,没有马克·吕布的极力提携与推荐,吴家林是不可能成为西方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摄影师之一的。

  “我是银行家的儿子,而吴家林是农民的儿子;我在法国,他在中国,而且是在中国贫穷的山里,完全是两个世界,常人对此往往不理解。但他的照片强烈地冲击了我,沟通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就像双胞胎一样。我在法国有懂中文的朋友,他在中国有懂法文的朋友,使我们的沟通很方便。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促成了我们的故事。我14岁就有了照相机,是父亲给我的。年轻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都发表不了。要知道那时照相是很贵的,或许常人不可理解。吴家林在山里,那么贫穷,可他拍了那么多好照片,同时能保持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状态。一次他的相机掉进河里,常人可能会放弃,可吴家林硬是跳下去把它捞了起来。类似的故事有很多。”马克·吕布如此解释自己对于吴家林超出一般的赞赏和喜爱。

  更重要的是,马克·吕布认为好照片的力量是本性的流露,不是一时想象出来的。那力量来自生活本身。而他在吴家林的身上,显然看到了这种品质。

  马克·吕布对于中国摄影的影响还远不止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纪实摄影和这两位摄影师。

  2001年,中国最早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就是在马克·吕布和他的外甥阿兰·朱利安的推动和资助下举办的。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头两年,他动员了法国国家摄影中心全力支持平遥,并将法国博物馆珍藏的国宝级摄影作品都运到平遥来展出。他还策划、组织了10多位玛格南大师级摄影家来平遥举办个展,其中有玛格南史上最棒的4位女摄影家。而他在2001年也带着自己经典的24幅作品参加了展览。在他的帮助下,玛格南多位大师在平遥开展了摄影讲座,成为空前的中西摄影文化交流活动,也为后来平遥国际摄影节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上海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举办了《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当时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展览竟然是马克·吕布最后一次来到中国。马克·吕布曾说过,作为摄影家,就是要在1/125秒中品味生活。他敏锐的双眼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攫取到不平凡的瞬间,又能在特殊的历史机遇面前,为人类定格下在1/125秒钟存在的永恒记忆。

  (编辑:姜雪)

  王若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