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厄·雷汉尼尔:欢愉与乐观的复兴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设计,马蒂厄·雷汉尼尔
  • 发布时间:2017-01-04 10:39

  在时下动荡不已的世界里能处事不惊,并保持泰然自若的设计师,真的不多,而马蒂厄·雷汉尼尔(Mathieu Lehanneur)算一个。仿佛看过大风大浪的他,不仅自由地游走在工业、艺术、科技,甚至是医疗的领域,也丝毫不受“多产”的影响,一步一脚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他说过,“如果你说不出什么有趣的主意,那你最好保持缄默。”一一因此,这位“男神”并非低调成性,反而是将力气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像最近属于他的即使一场小小的个展都被视作为“欢愉与乐观的复兴”场合,将诗意进行到彻底。

  当日光撒进距离血拼人潮一步之遥的木匠工坊艺廊(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里,马蒂厄雷汉尼尔的个展就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常言——春天是新生的开始,是对新年的展望,设计师的意图就是希望将原料“活化”,他认为:“当原料最终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下,就像是变成了化石,总是让人感到失望。”

  “春”,从字面上解析,就是对大自然致敬。像是冬季过后花开的瞬间,“春”里的设计品也因此捕捉了“物质状态”正在转变的定格之美:“Liquid”系列茶几,看上去是大理石与铝材质即将开始变成液体;“smoke”系列则是坚固的缟玛瑙(Oynx)转换成为空气的瞬间;而“Les cordes”和“spring Lamp”系列则展现出玻璃成型前的软化特质——一切在设计师的眼中,皆让原料的“生命”得以还原。

  “春”里的每一件产品也都有效超越出了单一的功能性。尤其借“欢愉与乐观的复兴”作为前提,也就不禁让人怀疑:是否这“复兴”一词也带有其双关性?或许,马蒂厄想要复兴的是手工艺。因此从被弯曲的灯管、吹弹可破的灯罩,到似涟漪的台面:每一件作品里都存有考验工匠技巧的口吹玻璃。玻璃的打造,就被他形容为:“像是透明的肌肤保护这些物品的灵魂般存在”。当产品展示在艺廊空间内,更活脱为一件件艺术品。

  然而,不管其缘故为何,对于大量从科学中取材的马蒂厄而言,或许与玻璃的脆弱形成反差的原料或许才是值得去鉴赏的部分。因为它们虽然都看似未经任何处理,但其实都经过了高度复杂的技术才得以成型:“Liquid”的液态乃是在使用了为电影业所创建的3D特效软件的情况下完成的,而“Les cordes”中的弯曲玻璃管则是设计师向实验室设备制造专家寻求建议后才得以成型的。

  但一经询问,他却认为这些科技不值得一提。“我使用复杂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有时甚至是实验性的手法,尤其在开发设计中的所有步骤。但是,完成的作品不应该是一项技术的论证或只为谋求对于技术的赞扬。它需要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他解释到:“一件成品,在我们不需要质问其创新感的时候,就会自然美丽。我也觉得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它们在此之前,基于技术或处理手法的限制,并不能被创造出来。”

  为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打造的,类以前沿科技为主的太阳能路灯“Clover”,马蒂厄刻意将灯柱设计成仿如工匠们手工雕琢出来般,而实际上却是采用了工业加工的方式,由机器数码加工完成。如此一来,设计还可以将附近地区许多不同品种的树木放在一起加工,达到人们如今最熟悉的“接地气”与永续性的效果,也能证明城市环境中的设计是可以将自然与科技相结合,逐渐走向和谐的。“它是一个全新的生物——既原始又地道,自然又有科技性。”他如此形容道。

  同样地,另一项在2012年提出的成名作之一“Tomorrow Js Another Day”,也概括了他以正面和乐观态度来设计的手法。这一项设计,看似如一盏壁灯的物品,其实更像是一扇“荧幕”窗,显示出未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其目的是为了让绝症患者在知道了第二天的天气后,对生命仍存有希望。如此照料到病患者心理的支持设备,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而有效不从技术层面上考虑如何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或许看似为普通常识,但是却似乎来自于更为崇高的同理心。

  这一切,其实有迹可循。“我在家里排行第七”,他说,“所以成长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每个人的需求和欲望都必须排在群体之后,排在家庭之后。也许我能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原因,就是要试着为多数人找到解决方案的同时,又要理解和照顾每一个个体的充分需求。”而且为了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他还曾经当了制药公司的“小白鼠”,为了测试新药而在病床上躺上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因此,这些经验也让他思考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真谛。

  自2001年于法国ENSCI毕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来,马蒂厄在从事多元领域的设计时,也总不忘把自然和高科技带入日常生活中,以作品提醒人们要珍惜和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虽然他大量地设计出高科技品,却永远不希望被冠上“未来派”的名号。“我的设计的确有时候看起来是未来派,而我们的现实都是怀旧的,当我的工作涉及到氧气,或者是卧室时,那些其实都是为了今日而设计的。”

  的确,他的设计并不像另一位“未来派”设计大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早期的作品那样,仅以概念性为主,纯粹为设计而设计,进而叫好而不卖座。

  比如,“Andrea”室内空气过滤器,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产品,甚至连价格也非常合理(Le Laboratoire出品的,折合人民币约1千2百元),但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该设计不仅是与哈佛大学和美国航天署合作的成果,而且还曾在2008年获得美国杂志《Popu Lar Science》颁发的“最佳创新奖”。

  另外,他的“Take Time”腕表早就在去年就突破了10万份的销售大关,击碎了当时颇受外界质疑此设计无法吸引手机年代族群的想法一一虽然这过程仍花了近3年的时间,但无法忽略的是,“Take Time”介于怀表的传统性和塑料的现代感之间的设计,加上百搭的“潮流”功能,仍使其魅力无穷。或许马蒂厄并不是个多产的设计师,他至今并没有推出过一张所谓的“设计师椅子”,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对得起良心,也问心无愧。

  特别是,他近期所获得的新身份更为显然。当马克入驻了苹果的同时,马蒂厄也在去年3月份开始就被委任为全球第4大的科技品牌华为的一份子,担任该公司于巴黎成立的新研究中心的设计总监。对此任职,虽然再次让他那不情愿被冠上的“未来派”称号显得更为闪耀,但他亦反映,科技本来就只是一件工具。马蒂厄说:“今日,科技并不是主要的议题。我们已经可以利用科技来制造我们的所需。主要的挑战是知道我们想要与需要的是什么。我并不害怕科技,也不对它们着迷。所以我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为创新科技设计形态,而且也需要同时开发技术的演进。”

  不过,最让人感到讶异的是,他决定抽离该公司位于深圳的科技总部,并置身于法国的工作模式,如同当初服饰设计师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于洛杉矶打造圣罗兰(saint Laurent)那样,这样的安排也是他接受这份工作的考量。他认为这是理性的。即便从大学时期都提倡着“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应该紧密合作”的原则,但是马蒂厄不太同意这个理论,他说:“一位作曲家就不需要与其乐手一起生活才能谱写出交响乐。更重要的是,作曲家并不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与他们同在。创造性思维应该需要置身于机器之外。”

  所以,大家别太期望在未来会有以这位法国设计师之名作主打的手机。相反地,马蒂厄觉得自己要为企业带来“欢愉与乐观的复兴”的任务,就得像泡一壶茶那样,需要细心地,持续地,从长远角度来着手,才能品尝到茶之悠香和回甘。

  (编辑:王蕊)

  Ye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