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不止是“机器换人”

  企业家意志觉醒、市场倒逼这两大力量的驱使之下,企业将会脱离掉最初的盲目和冲动,用更稳健的步伐去实践智能制造

  如果说2015年是在社会各界对于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热议中谢幕的,那么2016年应该是在大家对“中国制造2025”的热切期待中开启的。

  而观察过去一年当中“中国制造2025”在国内宏观环境、企业行动和社会认知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种种变化,可以发现,智能制造的理念经过近两年的普及和实施,已经更多地走向了实处。

  帮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们不难理解,这一规划的提出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工作的考虑。

  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这令中国有足够的信心朝着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必须迈过当前的“中等收入陷阱”。

  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突破7000美元,已经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6年4月1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7990美元,在全球19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76位,排名比2014年提高7位。

  而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进入到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时候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也就是说既没有了低成本的优势,又没有太多的高附加值的优势。

  在这个局面之下,中国不可能倒退回曾经的“低成本”的状态去,而是必须走一条“新的低成本”的道路,真正意义上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发展形成更高附加值的优势。

  所以“中国制造2025”毫无疑问将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支撑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又是“三利”并举的——首先它符合全球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第二,它有来自于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第三,它是当前及未来,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预见,中国必将孕育出一批通过智能制造成功转型的企业和一批优秀的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新创业场

  多重利好的预期下,很多投资机构乃至个人投资者纷纷关注“工业4.0智能制造”的投资机会,在证券市场上甚至有了“工业4.0板块”。这毫无疑问会给中国的智能制造相关的科研和创业公司注入大量的资金。

  此外,人才也从其他领域向这一领域聚集。例如,由通信业转型为制造业的软件和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展弯信息科技,从互联网行业投身于制造业的供应链优化的必要商城,等等。

  大量的传统制造型企业积极投身于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比如海尔的互联工厂实践、三一重工在物联网方面的探索、沈阳机床i5系统的探索、红领制衣C2M的探索,等等。

  这些企业属于转型的先行者,给很多后来者树立了标杆。

  然而,企业家必须意识到,智能制造是这个时代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实际上,转型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可能会使得某些企业的转型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

  再者,千万不能忽略了这一轮的转型升级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是“产品的升级”和“品牌的升级”。如果仅仅注重制造的升级,而忽略了产品及品牌的升级,恐怕也不会带来附加值的大幅提升。

  尽管制造的升级会强化产品及品牌升级的基础,但如果本身就是一个走向没落的产品,品牌无法建立起应有的美誉度,即便是制造能力提升了,也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只有把制造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全盘思考,才有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智能制造的优势,使企业从普通走向卓越,进而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机器换人”并非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过去的一年中,关于智能制造有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企业是应该一步跨越到工业4.0,还是先做到2.0或者3.0。

  这取决于这个企业当下的状况,更取决于企业家如何去构思企业应该走的发展路径,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一个企业家对工业4.0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升级”上的话,他会选择走一条从2.0到3.0再到4.0的路线。而如果他意识到,工业4.0时代的变革还包含新商业模式的话,其目光就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技术升级上,他会从打造全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实现跨越式的转型。事实上,后一种做法并不简单。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人对工业4.0、智能制造的理解过于局限。

  比如有些省份曾经的产业升级口号就是“机器换人”。这样的口号朴实无华容易理解,是很多传统制造业或者基层政府所喜爱的,因为“听得懂”,然而在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企业转型的大潮中光是“听得懂”是没用的。

  劳动力成本高了,就用机器把人换掉,看上去好像解决了问题。但是,同质化竞争怎么办?新模式带来的冲击怎么办?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该怎么办?后面这些才是制造业升级所应解决的更本质的问题。

  所幸,这一年中,人们对于这一轮变革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机器换人”,而更多地认识到了“数据驱动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C2B的商业模式”、“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智能化的柔性生产”,以及“软件是工业的未来”。

  在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时代,“机器换人”也不是完全错误的,但须在前面加上一系列的定语,它应是“高效、柔性、灵活、智能”的“机器换人”。

  从“围观”到“上路”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对工业4.0和智能制造,人们不止从认识上有了诸多进步和改变,这个话题的好奇者、围观者和议论者也逐渐退去,智能制造正在从概念转化为企业的实质行动。

  热议并非坏事。正是由于热议,中国制造的未来才能得到空前关注,人才、技术和资本才会有相当大的部分聚集到制造业及智能制造的创新企业中。

  而在企业家意志觉醒、市场倒逼这两大力量的驱使之下,企业得以脱离掉最初的盲目和冲动,以更稳健的步伐去实践智能制造。

  2016年,行业内也有一些关于“某个企业这样转型是否已经成功”的争议,然而,转型原本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主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哪些企业在转型的路上、是否勇敢地跨出了一步,而不是急于去评判它未来是否成功。

  任何一个转型都必然会有支持者和反对者,只有企业家建立起自身的判断和逻辑,才能坚定不移地朝一个方向走。一个可以引领行业的企业家的思维应该是超前的。2000年时几乎无人可以理解马云,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巨头。而今天,无非是情境从互联网行业换成了制造业而已,道理还是一样的。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没有哪家企业是成功的,大家都在路上”。

  美国通用电气作为一个老牌的工业企业,其CEO在2015年却表示“也许哪天一觉醒来我们就会变成一个软件公司”,而2016年,通用电气把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等部门合并成为一个叫做“GE digital”的部门,以业务集成的方式去构建未来的智能制造。

  而在工业4.0概念的发起地德国,有一家做连接器蜚声世界的隐形冠军菲尼克斯电气,其首先是在原本已经非常差异化的产品基础上挖掘更多的差异,通过构建工业4.0体系在实现进一步差异化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在中国,海尔在互联工厂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连接用户、打造好产品和智能化的供应链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构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从组织的小微化和创客化、平台化来支撑转型。这也是张瑞敏整个网络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述企业案例可以看出,工业4.0和智能制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谁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才有可能迈出坚实的第二步。

  (作者系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曾供职于施耐德、华为并担任过海尔智能制造项目的负责人)

  文/曾玉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