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另一种乡愁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乡愁
  • 发布时间:2017-01-16 11:44

  我出生的时候,是在农村。妈妈是教师,产假只有四十五天。为了让我继续过上“有奶吃”的日子,给我在同村找了奶妈,于是我就住到了奶妈家里,一直到一岁半时才回到自己的家。

  奶妈勤劳朴实善良,身体强壮,脸黑黝黝的,脑子很聪明,手脚勤快麻利,因家贫没上过一天学,结婚生子持家干农活任劳任怨。

  奶妈的手巧,也是村里出了名的。村里的习俗是,婚丧嫁娶时都要做不同涵义和外形的花馍馍(学名面塑)。每到谁家有了红白事宴,奶妈总是被叫去帮忙,捏各种各样的花馍。

  记忆中,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我总是会去奶妈家里。只要一走进那熟悉的院门,奶爸和奶妈就迫不及待地迎了出来,欣喜地带我入室。而奶妈总是在前一天就蒸好一条很大的面鱼:鲤鱼的形状,上面用食用颜料点缀得五颜六色,胖乎乎的鱼,欢乐的色彩。

  回自己家的时候,我的手里就多了一条肥硕的鱼,小小的人,走路都是满足和自豪。农村里的孩子有奶妈的并不多,而只有奶妈才会给自己用奶水喂养过的孩子送上这样一种古老欢乐的祝福。

  长大后到了北京,也知道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是一个传统习俗上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而我的脑海还是停留在那个“面鱼”时刻,每到这一天,总是想起我的奶妈一家,想起我们在一起的虽然艰苦却亲情饱满的日子,想起那条胖胖的欢乐的“鱼”。

  “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的农村,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艰苦年代,奶妈家人口又多,我上面还有三个奶哥哥和一个奶姐姐,但我在奶妈的精心喂养和一家人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我的奶姐姐常开玩笑说,她之所以没有长成高个子,就是因为天天背着我。时隔多年,如今奶爸已经不在人世,奶妈也已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再没有力气为我做一条活蹦乱跳的面鱼。近几年每次回去看望奶妈,她那双原本灵巧的手因为生病变得哆哆嗦嗦,如同我酸酸的想要流泪的心。但我知道,属于我和奶妈奶爸的七月十五,如那面鱼,鲜活地永久地保存在我的心底。于我而言,中元节的怀念,更成了一种浓浓来自于童年的亲情的乡愁。

  后来,离开父母和家乡在外漂泊求学和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在如意或不如意的时候,各种节日的时候,想起儿时故乡的景物,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每每想起时,心中总是暖暖的、甜甜的,却又莫名地惆怅,恨不能马上回到当时的场景中,昨日重现一番。这种被很多人称之为“美丽的忧伤”的情感,一直追随着我,直至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而我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出于一种“在其位谋其事”的心理,开始有意识地探究关于乡愁的各种话题和文字。

  乡愁何处

  人类的乡愁,自古有之。《汉书·元帝纪》有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自从有了迁徙,有了跟亲人的分离,乡愁的情绪就油然而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乡愁的解释是这样的:“乡愁,是指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这大概是对于乡愁的一个最普遍最简单的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中的这一段文字,表达的就是在外士兵的忧伤的思乡之情。1688年,瑞士医生候佛(Hofer)在他的一篇医学论文中提到了乡愁的概念,他认为乡愁、怀旧是一种疾病——思乡病(homesickness),必须进行治疗。可见乡愁,是古今中外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绪。

  从学术的角度看乡愁的概念,中外学者们的定义因思考角度不同而异,概括起来有以下这些观点:乡愁是人们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想象;乡愁多产生在城市人群;乡愁根植于对过去的远离和对现在的不满;乡愁是一种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后产生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情感,是一种对远离过去生活、过去时间片段的回忆和思念等等。

  正视乡愁

  乡愁的具体指向不同,其内容也不相同,因此乡愁有其截然不同的类别。这一点,学者王宗法在对白先勇文学作品的评论中也曾提到过。从乡愁的指向和侧重角度来看,乡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小乡愁、大乡愁和文化乡愁。这个分类比较客观地解释了乡愁的范畴和内涵延伸。

  小乡愁。意指背井离乡者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是一种产生于个体最直接生活的小情怀。有人说,乡愁就是妈妈的味道,是家乡的那缕炊烟,是八月十五如水的月色,是儿时嬉笑打闹的小伙伴,是土得掉渣的乡土游戏,是邻居的老爷爷,等等。其实个体的这种小乡愁,都离不开人、物(景物)、事三个载体。正是在当初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下,那些特定的人,和与自己发生关联的特定的故事,构成了乡愁的三维立体空间。也正因此,个体的乡愁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差异。比如李白式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乡愁,人皆有之。而杜甫虽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浓浓思乡之情,却遭遇着不是谁都会遭遇到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困境和无奈,其乡愁在美丽与哀愁的强烈对比中,美好的思念和强烈的忧虑更甚。还有当年鲁迅先生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看到记忆中欢快、明丽、生动活泼的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少年闰土,在社会的动荡和窘迫的生活面前,变成了一个脸色灰黄、皱纹交错的中年男人,曾经的豆腐西施站成了圆规式姿势,曾经的乡村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似乎连鸟雀都不再光顾”,美丽的乡愁被沉沉的失落所击溃而无处安放。

  大乡愁。表达的是离乡去国者,其怀乡之情由家而国,由亲人而族群。思念对象的层次由小变大。大乡愁包括两种情绪:积极的和消极的。留学和工作在国外的游子以及海外华人侨胞对祖国的思念,表达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大乡愁。而失却故土、家园被侵占时的悲痛心情便是一种消极的乡愁。每次当我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心中的爱国热情总是悄然被叫醒和放大。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一个小小的不良细节,给祖国母亲脸上抹黑。随着空间的距离被拉长,环境的陌生让我们突然滋生了家国的大情怀,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这种从“小家”走出来迈向“大家”的心理历程和乡愁情结,赋予了我们一种无上光荣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更不用说像余光中所描述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回归家国之情怀。而翻开文人们的诗篇,当年词情超人、性格懦弱的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时发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千古慨叹!纵然“雕栏玉砌犹在”,一旦亡国,便只有深深的凭谁都无法丈量的乡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流来流去,何曾留出过自己的内心?!李清照更是在故乡被金国被占据之际,道出了“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和热爱,那浓烈的醉到骨子里的乡愁,又岂是沉香能够消除得掉的?

  文化乡愁。表达的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遗失和渴望回归的强烈情绪。如果说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就是我们的能够生存或是生存得更好的精神环境。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高科技、互联网正在统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和快餐文化的侵蚀,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传统文化在这代人身上的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极端的生存压力挤压,所幸人们及时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传统文化回归和继承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正如香港作家董桥说:文化乡愁就是“对精致文化传统的留恋”。而我们要做的,却不仅仅只是留恋,还要去努力营造这种精致文化传统的空间,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构造传承传统文化的链条。

  写到这儿,我想起第一次见到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先生,也是我第一次正视“乡愁”二字时,他说:其实对于当前的人们,一方面要记得住美丽乡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为我们的下一代建设美丽乡愁。如此,美丽的乡愁,丰厚的传统文化,才能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我想,关于乡愁,我已经说得太多了。接下来,是该去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作者为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博士)

  文/张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